金帜山旁的韶光博物馆

唐景陵前,神道的“石像生”依然可见不少;但曾经的“神道”却已经成为了深深的沟——它即是雨水冲刷出来的!
也是被韶光冲刷出来的呀!

时间博物馆的一日游 休闲娱乐

唐景陵神道所在已经成为深深的大沟

金帜山阁下的这间“韶光博物馆”是在原“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央蒲城是非波授时台”旧址上建成的;并且这里已经入选了“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可见它曾经对国家的贡献之大。
参不雅观是免费的。

“授时台”兴建于1966年

虽然不是节假日 但游人陆陆续续一贯都有

当年的工程代号“326”

本日来了六辆拉学生的大巴

这里有关于韶光的科普知识展览;有保存无缺的事情区、生活区;有新拓展的招徕游客的举动步伐。

原授时台主体建筑

韶光科普展区一景

展览中提到了“阿秒” “普朗克韶光”

“北京韶光”是从这里来的

最初对326工程的哀求是“靠山进洞”

时期感十足

有“工业遗产”的样子

用于电台切换的设备

学习326精神

“发射大厅”

这件工业遗产——不知道是干什么的

依山顺势而建的宿舍

屋子门前还有廊道

在博物馆园区里悠悠的参不雅观——或者在不雅观景台上眺望远方的蒲城县,或者找一处花前树下安歇、让风凉的山风在身上吹过;这觉得挺值的。

远处是蒲城一角

园区里的石榴花

园区里的虞美人

关于韶光,李白说过:“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 韶光流逝,物换星移。

从韶光博物馆出来,或许让飞速变革的天下不至于那么的陌生了一些。

“韶光名人墙”上有一只不有名的小鸟

(察迩 记于2024.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