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童年,最深刻的记忆就是那个温暖的后背。
大概4岁时,家住在海南三亚一栋楼的七层,没有便利的电梯,年幼的我却做不到徒步爬楼梯回家。于是爷爷便蹲下,把他窄而瘦小的后背对向我,我咯咯笑着,满心欢喜地扑上他的背,两只小手弯在他的肩膀两侧,爷爷把手臂向后弯曲搂住我的屁股和腿,紧接着缓慢地站住,向前微微欠身,小心翼翼地,一步步地,攀登着那条白色楼梯路。伏在他并不宽厚的肩膀上,趴在他脊骨清晰的后背当中,感受到的,是无与伦比的温暖和安全。爷爷的背就好像一道海湾,安宁而平静地伫立着,囊括着对我来说整个世界的美好和幸福。
在这道温暖的海湾下,在爷爷瘦小的后背上,我走过了幼儿园中土色的石阶,走过了家里延向二层的大理石楼梯,走过了无数的,长长短短的路。这张普通却又不普通的的后背,像一堵墙,坚定地立在我前方,把我与世间一切不好的事物隔离开来;像一把剑,挥舞着,斩杀着四面八方所有的困难和坎坷。
可世间好像没有什么是永恒的,这张后背,也被这个残酷的定律笼罩着。
到了小学三年级左右,我的重量终究使我远离了这张温暖的背,我对这张背的感情也变得越来越淡。这张后背竟似乎已经不存在于我的生活。
去年暑假,我随父母到爷爷奶奶家里居住,在农村,自然遍地是坑坑洼洼的山路,而我们要离开的那天,正赶上暴雨一场,我愣在了门口,面对充斥着泥土和脏水的山路,不知该如何下脚。这时爷爷叫住了我:“我背你走哇?这泥水还不把你鞋都弄脏了?”我摇了摇头:“您背不动我了,摔倒了可怎么办?我自己走。”“哎呀没事!”
说着只见他两腿费力地弯曲着,双手支撑着膝盖,手肘向外拐着,僵硬地扭动着保持身体的平衡,缩了下来蹲着背朝着我,用他那佝偻的,苍老的,瘦小的,狭窄的,单薄的后背和近乎干枯的手,缓慢地,将我移上他的后背,又同样费力地,站起了身子,用胳膊搂住我,望着他霜白的两鬓,我能感受到他骨瘦如柴却有着令人吃惊的力量的脊背,支撑着我的身体,一步步向泥水里稳稳地踏去,每一步都是那样沉稳坚定,好像他背上背的,不是一个女孩,而是他的,整个世界。
我的眼泪抑制不住的淌下面颊,转眼间,脑海里只剩下了他那瘦小却强硬的后背。
篇二:外婆背上的童年
故乡在一个镇子里,隐在溪边。对那里,有无限的怀念,那里的小路,小溪,花丛中,田野里无处不藏着我的童年回忆。还有那虽不宽厚却很温暖的背,背着年幼的我,坐在田地上,饶有兴致地望着几缕余晖。直到日落时分,才会步履蹒跚地背着我,走向夕阳深处。
每次,外婆去街上,田上也好,都会带上我,用一个大麻布包着我,系在背上,我就靠着她的肩,四处看看,稚嫩的我趴在她的肩头好奇地张望,外面是多么精彩,人来人往,没有汽车的喧闹,只有自行车悠闲地路过。外婆那双手时不时地托一下我,继续向前走。天是那么的蓝,有一丝透明,残云飘在空中。溪中的水是那么的清,可以分明地见到水中的鱼和细石,涓涓细流,溅起小小的水花向西走。每当要过溪时,看看水,心里有点慌,靠在高高的背上,直接闭上双眼,只感觉抖抖的,外婆的那双脚奋力地抓住每一块石子,手紧紧地抓住我的背,于是心里也有了那么一丝的安全感,便睁开双眼,只见溪面上泛着波痕,晃着苍翠的山,还有几只小船,漂荡着,游着。
想起那次,要从外面,一座半山腰的庙里回家,天色已经暗了下去,沙沙声伴着几声风啸,几丝凉意浸透了衣服。外婆一手抱起我放在布上,轻轻地蹲下来,让我爬到她的背上,慢慢地托着我上去,然后用布包着我,系在腰和双肩上。走出庙,一步一步往山下走去,快快的,靠在肩上,稳稳的,手紧紧抱着我的背,将布盖在我头上,从缝隙中看见,整个山变了颜色,与天交映,地上渐渐湿了,掉下一串串雨珠,如针,如丝,好似枪林弹雨。咆哮着,树晃着,几片叶子被猛地一下拍到了地上,拍到了外婆发上,她的脸上布满雨珠,顺着流下,跑到家里后,外婆抹了一把脸,将布解下,把我抱在桌上,她的衣服不停地滴着水,那水滴在地上,积成了一滩,只有背上是干的。
靠在外婆的背上,我游遍家乡,我睡着在背上,在田野中,风吹起麦浪,嗅着麦香,听着一首首歌谣回荡在山中,一遍又一遍。在她的背上,我有了依靠,不怕那溪流,什么也不怕,总有那一块布,那双肩,托着我,步履蹒跚,一步又一步。现在外婆老了,我长大了,她不能背着我啦。但是每当我回到老家,站在土堆旁,望着夕阳落下的方向,似乎总会瞧见那个影子,托着我,走着,走着。
以上就是背上的童年作文800字的所有内容,更多初二作文资讯请关注美德网熊掌号,为您提供第一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