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上海402车队“还乡省亲”之旅,唤醒了我那段尘封近半个世纪的青春影象。在上海402车队师傅及山西省阳泉市白羊墅煤矿子弟的帮助下,我四处网络资料,伏案奋笔疾书,写下了有史以来第一篇较为全面概括上海402车队历史的史料性文章,以此纪念那段奉献青春年华的美好岁月,以此致敬上海402车队、致敬上海汽车运输工人、致敬上海公民!
上海402车队运煤车辆与阳泉市白羊墅煤矿职工俱乐部(张文平 制作)
劳动光荣,造诣梦想;劳动者伟大,创造历史。在这个春光妖冶的五月,在这个劳动者的节日里,山西省阳泉市迎来了一批来自国际大都邑上海的劳动者——曾经为阳泉经济文化培植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原上海市汽车运输三场402汽车大队的部分职工及其家属。
2019年5月10日,上海402车队部分职工自发组成“还乡省亲团”,千里迢迢重返故地(张爱玲 拍摄)
20世纪60年代初,为了增援阳泉市抢运存煤,也为了自己家乡工农业生产的须要,一大批上海汽车运输工人告别父老乡亲,从繁华富庶的黄浦江畔,来到闭塞掉队的太行山区驻扎,这一扎,便是整整26年。26年间,上海402车队与阳泉公民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上海家”。
马车拉出来的阳泉我们常说,阳泉是一座火车拉出来的城市,事实上,阳泉也是马车拉出来。
20世纪50年代,阳泉工业,特殊是煤炭工业发展较快,但是运输远不能知足发展须要。全市遍地所煤矿产出的煤炭,只能依赖当年新组建的山西省联运公司阳泉联运支公司组织群众运输力量——马车,进行外运。1951年9月,阳泉联运支公司组织群运马车400余辆,担负阳泉各煤矿、阳泉铁厂至小南坑火车站的煤炭和矿石运输任务,其余组织群运马车300多辆,担负平定各煤矿至白羊墅火车站的煤炭运输任务。1952年一季度,联运支公司组织群运马车900多辆,到四季度增至1200多辆,1952年整年完成货运量879643吨,个中,煤炭运量占到了70%以上。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阳泉煤炭运输紧张靠畜力拉运(原阳泉市煤炭工业局档案资料)
我市的煤炭运输力量除了阳泉联运公司的群运马车之外,遍地所煤矿在形成一定的生产能力后,依赖自身力量,纷纭成立了马车运输队,个中韶光比较早、规模比较大、运输能力较强的是白羊墅煤矿。
始建于1947年的白羊墅煤矿,初名建平煤矿,是吸收整合了部队和平定机关9个小煤窑组建而成的;1952年归榆次专区统领,命名为榆次专区地方国营白羊墅煤矿;1962年归阳泉市统领,命名为阳泉市白羊墅煤矿。文革期间,白羊墅煤矿一度改称东方红煤矿。由于各类缘故原由,到1958年白羊墅煤矿仅保留了泊里、小河两个矿井,拥有职工1353人。
山西省榆次专区地方国营白羊墅煤矿职工佩戴的胸章(张素平 供应)
1952年,白羊墅煤矿发扬独立重生艰巨奋斗的精神,不等不靠,不向上级伸手,自凑资金,立了马车运输队,拥有马车近30辆,后逐步发展到了50多辆,并成立了三个运输小队。同时,投资10万元,建筑了坑口至白羊墅火车站的运煤公路。每天天刚亮,煤矿坑口那条坡陡弯多的村落庄土路上,就会响起一串串清脆的铃铛声,还有“叭叭”的马鞭声和车把式洪亮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甚是好听。在通往白羊墅火车站的路上,几十架马车蜿蜒数十里,车后扬起的阵阵烟尘耐久不绝,仿佛一条长龙盘旋在云雾中,蔚为壮不雅观。
向外地求援抢运存煤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那是一个充满激情的纯朴年代,全国公民斗志昂扬、干劲十足地投身于社会主义培植中。煤炭作为共和国的工业的粮食,一韶光需求量非常巨大。由于煤矿生产任务不断加大,对运力提出了巨大寻衅,特殊是1958年至1960年的“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落调,公民生活日用品缺少,市场供应十分紧张。“一煤独大”的阳泉,则困难更为突出。
1979年,上海402车队驾驶员在阳泉市火车站留影(武定国 供应)
如何渡过难关,阳泉市的领导思来想去,最捷径的办法还只能依然在煤上做文章。当时实施的是操持经济,生产的煤炭由国家统一调配,但是在完成生产操持后超产的煤炭,许可地方有少量的机动处置权。为此,在省政府的统一安排下,1958年前后,阳泉市政府约请上海、江苏、石家庄、青岛、天津、武汉等省(市)组织零散的临时性的汽车运输军队,带人、带车、带油、带粮到阳泉,开始以自拉煤为主的经济协作事情。当时双方并无交流条件,仅由这些省(市)主动旭日泉境内一些煤矿增援机电设备、粮食、肉之类的生产和生活资料。
上海402车队食堂餐具(阳泉市白羊墅煤矿子弟收藏)
即便如此,我市遍地所煤矿的煤炭外运效率依然十分低下,加之许多煤矿频频“放高产”,原煤产量呈井喷式大幅度增长。1958年,白羊墅煤矿掘进进尺11514米,产量36.723万吨,1959年掘进进尺12093米,产量26.7023万吨,1960年掘进进尺10987米,产量26.194万吨,是平常年份的两三倍。生产出的煤炭长年在煤场堆积如山,运不出去,风化、水冲,乃至自燃。
抢运存煤,成了当时阳泉经济培植最为紧迫的事情。为此,阳泉市领导就与煤炭供应紧张的上海市协商,议定双方进行长期“协作”,阳泉向上海输煤,上海旭日泉运送生活日用的轻工产品。
上海402车队入驻阳泉为了增援部分省市的产煤区抢运存煤,和增加上海的煤炭调入量,确保上海工农业生产须要,根据上海市政府指令,上海市交通运输局在所属运输企业中抽调大批职员、车辆和设备,分赴山西、山东、河南等地,承担当地的运煤任务。个中驻山西省阳泉市白羊墅煤矿的402汽车大队,驻点运输做事长达26年,累计运输调沪煤炭千万吨。
上海402车队职工宿舍(张文平 拍摄)
据原上海市402汽车运输大队部分职工回顾,402车队由上海市外地汽车运输公司组建于1960年7月间,1965年由上海市汽车运输三场接管,队部设址山西省阳泉市义井镇瀑里村落白羊墅煤矿矿区内,属调沪煤运输点。最初,没有修理车间,车子坏了,就在寒风中烈日下维修;职工宿舍、办公室都非常简陋,吃的是玉米面、土豆,条件极为艰巨。
上海402车队修理车间(张文平 拍摄)
1960年7月尾,上海市外地汽车运输公司汽车30辆、职工156人抵阳泉驻扎。同年8月2日大队正式成立,并投入营运。分设汉河沟矿、赞许矿、新城矿等3个车辆停驻点。初运送该3个点煤炭至白羊墅火车站发运回沪,运距分别为6、13、17公里。
上海402车队队部办公室(张文平 拍摄)
至1962年8月,汽车增为67辆(包括上海市轻工业局2辆车),职工增为413人。除上运三场职工外,另有上海市机电局职工124人,轻工业局11人,纺织局、物资局、土方大队等10余人,多为运煤装卸工。
1976年,上海402车队职工在阳泉市白羊墅煤矿大门口留影(武定国 供应)
至1963年3月,有28个装煤点。卖力将新城、新村落、小河、泊里、泊里生产队、阜山、汉河沟、汉河沟生产队、赞许、冠庄、南庄、桃林沟、柳沟、王家庄、南坳、桑堰、陈家沟、余积粮沟、上烟里、下烟里、小阳泉、甄家庄、三都、南沟等各矿装运的煤炭送至白羊墅火车站,荫营装煤点装的煤炭运送至荫营火车站等,运距在3~25公里间。
上海402车队停车场(张文平 拍摄)
1963~1984年间,有部分车辆陆续回沪,但是多年来,402车队营运车辆一贯保持在60辆旁边。初期,上海402车队运营车辆为解放牌CA10型卡车,这是一款以苏联吉斯150为原本制造的汽车,它自重3.9吨,装有90匹马力、四行程六缸发动机,载重量为4吨,最大时速65公里,是当时我国最为前辈的公路交通运输工具。1981年前后,全部运营车辆更新为东风EQ140卡车,这种车是在总结理解放牌CA10型载重汽车的生产利用履历,保留其优点,改进其缺陷,在性能方面比解放CA10有大幅提高,是当时我国最为前辈的中型载重汽车。
1975年,上海402车队职工在驻平定县赞许煤矿运输点留影(陈兴国 供应)
402车队组织机构健全,内设党政工团、调度、统计、安全、财务、后勤、总务等机构,同时,机修、钣金、油漆、电工、锻工、木工、铁工、胎工、焊工、机床、油料、配件管理等工种完好,是当时阳泉境内规模最大、技能力量最雄厚、公路运输能力最强的汽车运输单位。
上海402车队女职工在驻阳泉市白羊墅煤矿大队部前留影(陈晓震 供应)
驻点运输期间,上海402车队按照阳泉市委、市政府指示,积极投入我市“保煤”活动中。为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他们把解放牌平板卡车改装成卷扬机吊拉式自卸翻斗车,利用自卸车运量大、速率快的上风,组织车辆职员加班加点突击抢运煤炭。上海车队那些朝气发达的青年驾驶员,觉悟高,干劲大,不管山高阵势险,也不怕雨雪山洪暴,心里想的是怎么才能多拉快跑,想的是为国家多着力、为家乡多运煤。当时,上海402车队不实施计件人为,无论拉得再多,跑得再快,也没有褒奖,但司机们从不考虑个人得失落,每天一如既往地多拉快跑,每车每天最少要跑十二三趟,成为阳泉地方煤矿抢运煤炭的最紧张力量。
1963年9月,上海402车队职工参加阳泉市“保煤”活动时留影(殷广雷 供应)
1985年12月,因晋沪两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须要,上海402车队全部人、车撤点回沪,归入市沪南运输公司(原上运三场)建制,改编为十一车队。
“上海家”个个都是好样的上世纪60~70年代,上海大批的在职职工积极相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增援三线内地培植,这批人被称为“支内职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上海402车队职工也可以称之为“支内人员”。不同的是,上海402车队采纳每人每年一轮换的制度,由上运三场从所属各车队抽调数十名工人师傅赴晋轮换。为使全体车队始终保持有一半以上的熟习职员在,以便达到民气稳定、新来职员不陌生、事情上能及时接替等目的,确保车队安全生产,402车队一样平常在每年的四月和十月进行职员轮换,这两个月是阳泉景象最为舒适的时令,可以让新来的上海师傅较快适应当地生活环境,使职工无后顾之忧,事情生活得更舒心。
1975年,上海402车队职工在山西阳泉事情时留影(陈兴国 供应)
1963年~1984年二十多年间,先后有近千名上海工人师傅陆陆续续来到驻阳泉402车队,从事阳泉煤炭调沪运输事情。这些驾驶员、维修工、管理职员、后勤职员都是经由层层考察、严格政审、百里挑一选拔出来的,可以说,这支军队无论是驾驶水平和维修技能,还是思想品质和事情能力,在全体上运三场都是拔尖的
1974年,上海402车队驻平定县赞许煤矿运输点部分职工合影(陈兴国 供应)
26年来,一拨又一拨的上海师傅来到阳泉,又离开阳泉,把青春和汗水抛洒在了第二故乡,也与乡亲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与友情,甚至很多人主动向组织提出长期坚持在阳泉事情,有的人轮换回到上海之后,又接连几次志愿重返阳泉事情。
1981年,上海402车队职工与阳泉老乡在阳泉东风戏院门前合影(陈晓震 供应)
26年间,上海运输工人战胜了顾虑亲人、水土不服、环境艰巨等各类困难,全身心投入到运输事情中去。在那个艰巨的岁月里,他们“驾长风,驰太行”,劳动着奉献着并快乐着。他们战冰雪,穿风沙,斗大水,爬陡山,在当地享有“困难吓不倒,特殊能战斗”的誉称。隆冬时节,盘山路常成冰封雪冻的“玻璃路”,司工撒沙铺路,撒一段,汽车开一段,坚持营运。酷暑山洪毁路,司工脚踏峭壁,采石填沟,挖沙铺路,抢修通道,恢复活产。为此,402车队曾多次被评为上海市驻点运输前辈集体,并获阳泉市“五好”竞赛亚军,为晋沪两地经济社会培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上海402车队驾驶员合影(张爱玲 供应)
26年间,上海师傅们与阳泉当地有着广泛深入的经济文化、生活习气、民俗风情、措辞文明等方面的互换,他们用聪明才智和费力劳动架起了上海和阳泉之间经济往来的桥梁,他们更把江南大都邑人特有的彬彬有礼、激情亲切善良的天性,深深地刻印在阳泉公民的影象中。
“为公民做事”是一种境界,也是他们的座右铭。上海402车队在完成煤炭运输任务的同时,常常主动帮助我市各工矿企业和单位运输基本培植物资和生活生产资料,参加了1966年8月桃河特大洪灾抢险及灾后重修事情,还为当时我市最大的民生工程——娘子关提水工程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他们利用放工安歇韶光为当地农人春耕秋收生产运送粮种、农药、化肥、农具等物资,有时候半夜村落民们生病、生孩子,去车队宿舍敲敲窗户,报经调度许可,司机们都会热心积极地送村落民去医院,从不推辞。
1975年,上海402车队职工在阳泉事情时留影(陈兴国 供应)
“上海家个个都是好样的!
”这是直到现在还挂着当地人嘴边的一句话。便是这样,上海师傅们在平凡的事情岗位上,以不平凡的主人翁任务感、高尚忘我的劳动激情亲切和无私奉献精神,赢得了阳泉公民的尊重。
在阳泉长达26年的货色运输过程中,上海师傅不但为阳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思想、新风尚,也带来了当时最为前辈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能,以及工农业生产急需的诸多紧俏物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百姓日常所需的各种生活用品、轻纺织品,以及当时比较紧俏的商品如自行车、腕表、缝纫机等“三大件”在阳泉都比较随意马虎买到,引得太原、石家庄的人纷至沓来,阳泉一度成为晋东地区最繁荣、最热闹、最具特色的购物城市,在当时被称为“小上海”。
1977年,上海402车队职工与当地老乡在平定县天宁寺留影(邓宝源 供应)
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阳泉的经济互助一贯没有间断。1981年,阳泉市印铁制品厂引进上海的前辈履历和技能,结合实际,投资32万余元建成一条自动印铁生产线,并于1983年正式投产。1982年,阳泉市钟表总厂又同上海腕表二厂联合生产出海山牌、环球牌腕表,行销全国,享誉九州。
进入21世纪,大上海与阳泉“小上海”的各领域互助互换进一步加深,商贸往来频频,文化互换繁盛。2006年,阳泉市先后组团参加山西(上海)经贸互助洽谈会等大型招商活动,会上,阳泉市与客商签订条约7项,总投资9.27亿元;签订协议2项,引进资金2亿元。除商务往来,阳泉与上海文化互换也日益频繁。2014年10月至11月,“图画绘美中国梦·大连、上海、阳泉美术作品联展”在阳泉、上海展出,这是第三届上海、大连、阳泉职事情品巡回展。
1975年,上海402车队职工在平定县事情时的合影(陈兴国 供应)
时序更替,梦想前行,大上海与“小上海”百年情缘不断。2018年8月9日,阳泉市“创青春”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项目路演活动在上海市浦东南路855号天下广场世邦力德路演中央成功举办,取得良好的成效。2019年3月29日至3月31日,阳泉市长雷健坤赴上海市稽核对接新一代信息技能、文旅康养家当转型重点项目,双方就落实计策互助进行友好磋商,达成良好共识。
上海402车队职工在太原晋祠留影
如今,白羊墅煤矿早已关停了,上海402车队也撤点回沪35年了,昔日的辉煌成为了历史,美好的青春成了回顾。但是,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呈现出来的精良工人群体——上海402车队,他们那种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巨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特殊是对阳泉这片故土深深的眷恋之情,必将永久铭刻在阳泉公民的心中,也必将载入阳泉经济文化培植的彪炳史册。(张文平)
郑重声明:本头条号已与“维权骑士”签订原创保护协议!
本头条号所有文章、视频、图片均属原创,著作权属创作者本人所有。任何复制、洗稿、搬运和抄袭行为,必将受到法律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