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的6月15日极氪发布公告称:极氪001 2021年可交付订单已经售罄,6月15日起,停滞吸收意向金。但有极氪粉丝无意创造极氪001 WE版涨价了——从26.6万元涨至28.4万元。
针对涨价,极氪官方给出的阐明是,因6月15日往后的极氪001订单2022年交付,“小程序上售价的变革,是由于我们无法确定2022年详细国家补贴金额,这是没有扣除补贴的产品净价”。
上述的阐明看起来合理,但实际上是相称忽悠人。早在去年4月,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运用财政补贴政策的关照》(以下简称:关照),明确将新能源汽车推广运用财政补贴政策履行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
《关照》还称,2020年补贴标准不退坡,2021-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根本上退坡10%、20%。原则上每年补贴规模上限约200万辆。
也便是说,关于2023年之前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与标准,《关照》是非常明确的。但面对用户反对的涨价,极氪却开始“甩锅”补贴政策,“我们无法确定2022年详细国家补贴金额”。
如此一来,一贯宣扬“与用户共创”的极氪遭到用户们的口诛笔伐。更为主要的是,此前极氪是承诺7月31日前下订综合补贴后的价格为26.6万元。而6月15日公布产能不敷,瞬间让不少缴纳意向金而转向“大定”的用户感到不解。
经此一役,完美的极氪品牌在不少消费者心中涌现缝隙。只管此后极氪CEO安聪慧亲自发文先容“涨价”缘故原由,但很多用户并不买账。
在极氪App上就有用户吐槽说,“觉得极氪就跟个筛子一样,四处漏风”、“615事宜不管是算错了补贴还是产能都暴露出很大的问题,这就相称于想露脸,结果露了屁股出来”、“极氪背靠吉利,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极氪品牌既能显示出新能源品牌的创造力,也能展现出传统车企的严谨可靠。希望你们每做一个决定,每发布一个都能严明认证。而不是闹到让匆匆出来道歉,大家还不买账”。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日有用户创造,在工信部极氪001最新的工信部报告信息显示,其电机供应商已由日本电产改换为威睿——两个电机的分别为日本电产汽车马达(浙江)有限公司和威睿电动汽车技能(宁波)有限公司。
而且还有“大神”扒出了电产和威睿电动机的代号,前者为TZ184XY180,后者为TZ220XSA01,并进一步说,电产的电机冷却办法为油冷,而威睿的冷却办法为水冷。业内人士表示,相对付水冷而言,油冷散热效率更高。
不仅如此,其国产电机峰值扭矩参数也比此前宣扬的降落了40-80牛·米。但随后官方亦发布声明称,极氪选用的电动产品终极输出到轮真个扭矩和功率是同等且知足极氪001性能哀求的,电机轮端扭矩均为3840牛·米。此外,声明中称,非营运“首任”车主享受终生质保。
对此阐明很多用户根本不埋单,直言“长安发动机放到你奔驰车里,跟你说一样的功率,你说能一样吗?”。
事实上,极氪自4月发布至今,人气都是非常高的,一方面有吉利汽车的背书,另一方产品性能与价格的确非常“喷鼻香”。而且在于用户共创的思维与运营模式下,极氪订单颇有卖爆的迹象。但在“涨价门”和“电机门”的操作后,部分极氪用户也开始镇静、理性地思考到底值不值的问题。
目前,在极氪App上就有不少“大定”用户开始转手订单,并戏谑极氪是“玩盲盒”。
当然,作为传统车企打造的新能源品牌,极氪的玩法还是非常引人瞩目的,几个月韶光里就俨然成为一副成熟品牌的样子容貌。但从其余一个角度上说,极氪过去看重与用户共创、沟通的同时,或许更要加强在企业内部的研产销之间管理、沟通与领悟。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营销吹出去的牛,生产搞不掂,然后营销三番五次出来道歉。这种办法其实显得不足体面。
而关于其余一个吉利汽车退出极氪汽车股东的问题,也仅仅是在汽车行业圈子里引发了热议,吉利汽车退出不主要,主要的是,极氪汽车通过“闪转腾挪”已经完备属于“吉利控股”——而吉利控股的实际掌握人是李书福。吉利汽车退出极氪汽车而让上海华普国润汽车有限公司“参与”,或许是未来极氪快速独立上市的一个手段。
眼下,汽车行业风起云涌,尤其是在电动化的浪潮之下,成本变得极其“强势”。如果说过去一百年是技能改变汽车,那么从现在开始,成本或许正在成为改变汽车市场最大的推手。
在成本、技能、市场以及用户多个维度看,极氪是眼下传统汽车转型的一个非常范例的缩影。我们希望极氪成功,更希望极氪稳妥,同时多一些敬畏心。
注:部分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