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提起“八一大道”,大多数人会遐想到的是"南昌八一起义",至于当年建筑这条大道前后的一段故事就鲜为人知了。

年纪稍长一点的人可能会知道,这是江西第一任省长邵式平倡导建筑的,而在五十多年前,八一大道这里还是城郊的一片荒野。

南昌八一大年夜道上世纪50年代修的路仅次于长安街第一任江西省省长主持建筑 汽车知识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发布成立。

1951年,被提出在南昌市城东面城墙废墟上开辟一条81米宽的八一大道,并建筑60米宽的井冈山大道连续向南延伸,当时与北京长安街不相上下,乃至比长安街还要宽,曾被称作中国第一宽大道。

1956年,61米的八一大道完成,成为当时全国仅次于北京长安街的一条大道。

南昌,这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古城,在饱经时期变迁和战役洗礼后当时还是凋零破败,人口只有20余万,两辆烧木炭的公共汽车,真正称得上工业的只有一家机器修理厂,也便是江拖的前身。
英雄城公民险些是在一张白纸上重新绘制培植新南昌的蓝图。

解放后江西省的第一任省长邵式平,当时称为省政府主席。

这位省长,面对百废待兴的南昌,他首先就提出要搞好南昌的城市方案,并且亲自兼任南昌市城市培植委员会主任。
为了体例南昌市城市培植方案,绘制南昌市新区域操持图,他险些在南昌大街小巷转了一个遍。

而邵式平方案南昌首先就提出要建筑一条贯通南昌南北的主干道,他亲自支持设计了一条长2000米的大道,也便是本日的八一大道。
那么八一大道要修多宽呢?邵式平以“十年往后看”“五十年不掉队”的计策眼力,主见八一大道要建成80米宽。

广场西南边的童子路口,这个位置原来是南昌古城的顺化门,过去城外有练兵的大校场,以是有民谣说“跑马射箭顺化门”之说。
最早沿着八一大道还是一条壕沟,后来城墙被拆掉了,碎石碎砖填平了壕沟,到理解放前夕这里只剩下老城墙跟。

据回顾,邵式平当时紧张是从城市方案结合备战来考虑的,当时他哀求八一大道,平时可以作为交通,战时是作为飞机起降的跑道,以这样的哀求来设计的。

“那么宽的马路,从来没听说过,有那么多人走吗?”邵式平的发起遭到了许多人乃至是卖力干部的反对,一场关于城市培植的辩论由此展开。

据邵式平的秘书回顾:当时汽车也确实是少,解放初期的时候,小车子便是两部,一部便是邵省长的,那是粟裕送给他的,那辆红颜色的轿车;再一个便是省委布告陈君子的,那是一部吉普,缴获的美国吉普。
就这两部车子,一个省委布告,一个省长,就两个小车子。
这个事情当时有人反对,便是说不要修那样宽,邵老就坚持,说你们要看远一点嘛,看到往后嘛,这些同道就争不过他。

1951年6月2日,八一大道正式动工培植,农人、机关干部、解放军等怀着巨大的激情亲切投入到了这场培植热潮中。

八一大道开工后不久,也便是1951年底,一场大规模的“反贪污、反摧残浪费蹂躏、反官僚”的三反运动在全国展开了。
在那个还是一穷二白的年代,要建筑一条80米宽的马路,切实其实不敢想像,于是有人借此机会把建筑如此宽的大马路提出来批评。

面对空前的压力,邵式平被迫作了自我批评,并且只好作出让步,但是他坚持,再窄,路面宽度不能少于60米,不能再退了!
而且在建筑过程中,他对工程质量非常重视,常常到工地检讨。

据邵式平的秘书回顾:在设计施工过程当中,没有完备表示他的设计哀求,他是很不满意的。
在施工过程当中,他常常检讨、督匆匆。
在察看工程过程当中,他创造这个问题。
他就进行了批评:为什么没有按着方案来办。

江西饭店门口,对面是江西省革命义士纪念堂,这两处建筑都是当时在八一大道两侧最早方案的建筑,现在能看到"江西饭店"四个字便是邵式平亲笔题写的。

革命义士纪念堂前面有一个院子,江西饭店前有个停车场,这在最早的方案中是没有的。
如果把革命义士纪念堂前的院子和江西饭店前的停车场扩展成马路,那么这个总宽度便是当时八一大道最早方案的宽度。

在1956年南昌庆祝建国7周年大会的场景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大会便是在八一大道上开的,主席台设在革命义士纪念堂的大门门楼上。
那个时候的八一大道,显得是那么空旷,几万人可以站在马路上开会,仅有的几座建筑除了义士纪念堂和江西饭店,也便是总工会、友好馆……

与八一大道牢牢连在一起的八一广场,也是当年同步培植的。

虽然后来经由几次改建,但基本的框架仍是当年由邵式平拍板定夺的。
邵式平方案培植的七层省政府大楼和江西宾馆,现在仍旧是南昌屈指可数的宏伟建筑之一。

凡是跟邵式平打过交道的人都说,他对干部特殊严,对老百姓又特殊亲,一点架子都没有。
八一大道和八一广场建筑后,他多次带头参加责任劳动,扫大街。

当时的人们把南昌八一大道和北京长安大道、武汉中山大道、上海闵行一条街并称为“三条半马路”。

1961年9月,周总理到南昌察看。
周总理步辇儿在宽阔的八一大道上,对邵式平连连夸赞:“不错,很有派头!
江西老表,气概不小!

朱德朱老总看到八一大道后,对邵式平说:“这条大道好啊!
这条大道对战备也是有须要的,战役来临时直升机可以在上面起落。

1964年夏天,病榻上的邵式平还遗憾地说:“八一大道的电线假如埋到地下就好了,战役一来,八一大道便是飞机跑道。

邵式平病重期间,又向有关领导说:“八一大道当时如果修80米宽就好了……”

曾经60米的八一大道

因设计太宽而饱受争议

65年后的本日

八一大道已然承担了

南昌交通主干道的主要角色

(图文来源网络 侵权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