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汽车做事天下(ID:asworld168)
日前,F6大数据研究院发布《2022汽车后市场维保行业白皮书》,用不同维度的数据呈现2022年汽车后市场的整体情形。
据理解,本次研究的数据样本紧张来自F6聪慧门店系统,涵盖1.8万家门店,覆盖全国31个省份,342个城市,包括全部一到四线城市和84%的五线城市;包括5000万总进厂台次,以及累计1.5亿条进厂记录。
从样本量来看,《白皮书》所呈现的数据广度和精度是比较高的,因此具备较强的参考代价。
《白皮书》紧张剖析了行业的四个层面,分别是配件供应、售后做事、车主洞察和新能源售后。
首先,汽车做事天下梳理《白皮书》中的关键数据和不雅观点:
1、行业端:
• 中国汽车保有量在2021年达29418.6万辆,2022年保有量打破3亿。详细到乘用车保有量,估量2023-2024年打破3亿辆。从2023-2027年,中国乘用车保有量的年增长率将保持在4%以上。
• 2022年,中国乘用车均匀车龄为6.4年,车主行驶里程下滑到不敷1万公里。
2、配件端:
• 2022年,门店累计店均发卖机油2347升,同比低落14.9%,有9个月同比下滑,导致机油市场规模同比低落16.1%;乘用车轮胎销量和市场规模同比降幅分别为17.3%和16.5%。
• 2022年,门店机油和机油滤清器改换率低落10%旁边。
3、门店端:
• 2022年,51.1%的门店进厂台次同比下滑超过15%。
• 快修快保门店的两极分解征象比较严重,13.7%的门店进厂台次同比增长超过15%,也有52.7%的门店进厂台次下滑超过15%。
• 2022年,门店男技师占比93%,男多女少征象越来越明显。26岁以下年轻技师占比提升到46%,年轻化也是维修行业趋势。
4、车主端:
• 车龄在4-6年的车辆进入独立售后的意愿增强。
• 2022年,超过60%车主维保次数和用度无增长,消费需求明显降落。
5、新能源售后:
• 2022年,新能源汽车进厂台次占比逐年提升至3.4%,维保产值打破100亿,到2025年维保产值规模将打破500亿元。
• 2022年,新能源汽车的年均维保用度约1210元,不敷传统汽车年均维保用度的一半。
• 门店做事新能源汽车常见维保项目的渗透率不高,改换空调滤清器项目靠近50%,而改换冷却液、改换齿轮油渗透率均低于25%。配件供应商和售后做事商仍有较大布局机会。
下面,汽车做事天下根据《白皮书》的内容,并结合行业的信息和不雅观察,做一个整体剖析。
一、均匀车龄6+,燃油车进入收成季
《白皮书》中有两个宏不雅观数据值得关注。
一是中国乘用车保有量的增长情形。
从上面的表格看到,从2013年到2022年,十年间,中国汽车和乘用车保有量处于稳定增长状态,虽然增幅有所下滑,但汽车后市场的整体体量无疑是水涨船高的。
二是均匀车龄和行驶里程的情形。
2022年,中国乘用车均匀车龄达到6.4年,超过4年的车辆占比74%,4-6年的车辆占比29%。
均匀车龄的变革无疑深刻影响汽车后市场的方方面面。
小拇指总裁兰建军就曾表示:“燃油车已经到了却果、长瓜藤的韶光,在机遇上,现在是燃油车快修售后的收成时令。”
均匀车龄6+给独立后市场带来两个紧张影响,一是流量层面,二是项目层面。
在流量上,随着车龄增长,分开主机厂-4S店质保期的燃油车数量也不断增长,流量进一步从4S店进入独立后市场,过去几年,4S店的售后份额已经从70%低落到65%,这个份额将持续低落。
在项目上,均匀车龄增长使得后市场的主流业务从入口项目转向深度养护,这种转向可以从近几年行业当中的项目争夺战看出端倪,从过去几年的保养大战转向底盘业务,特殊是燃油系统除积碳、管理烧机油、正时系统等项目,都是车龄增长带来的新业务。
末了说一点,虽然2022年乘用车均匀行驶里程低落到1万公里以内,但紧张受制于疫情影响;作为比拟,春节前门店普遍迎来了业务爆发,其缘故原由便是车主纷纭选择开车回家。
因此,车主年均行驶里程再度回升完备是可预期的。
总得来说,汽车后市场仍旧是一个值得投入,并且充满机会的行业,2023是一个重新出发的好年头。
二、机油店均销量下滑14.9%,整年9个月负增长
再看看门店最常发卖的机油、轮胎、蓄电池等配件的变革情形。
机油销量在很大程度上反响出车主的进厂台次,以及门店的经营情形。
从上面图表看到,2022年门店均匀机油销量2347升,同比低落14.9%,下滑幅度很大。个中,除了1月、2月、8月以外,其他9个月销量都是下滑状态。
环最近看,7-11月机油销量持续下滑,这还是在经历了国庆长假的背景下,由此可以看出,门店的经营压力有多大。
数据显示,2022年全体行业机油市场规模同比低落16.1%,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终端门店买卖不景气的影响。
除此之外,《白皮书》还显示,0W-20低粘度机油越来越受汽车厂商青睐,2022年新车配套占比约为60%。
上面两张图表展示的是轮胎和蓄电池两个品类上,国产和国际品牌的渗透率变革。
在轮胎领域,国际品牌仍旧是主流,产值占比领先幅度较大,但是趋势上来看,国产品牌正在追赶国际品牌。
在蓄电池领域,国产品牌在不同城市级别、不同规模门店的渗透率均高于国际品牌。特殊是在三线以下城市,国产品牌的门店渗透率明显高于国际品牌。
末了看看不同区域的部分配件改换情形。
东北、华北地区的冷却液改换率相对较高,西南地区刹车片的改换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这是比较突出的区域比拟结果。
三、51.1%的门店进厂台次下滑超15%,快修快保店最难
《白皮书》的第三部分显示了门店的进厂台次、维修技师等情形。
进厂台次是最直不雅观的门店经营晴雨表,从上面的图表看到:
11%的门店进厂台次同比增长超过15%,11.1%的门店增长区间是0-15%,26.2%的门店下滑幅度在15%以内,51.1%的门店下滑幅度超过15%,更有甚者,5.9%的门店下滑超过80%。
其余,快修快保店呈现出两极分解的状况,有13.7%的门店进厂台次增长超过15%,也有52.7%的门店进厂台次下滑超过15%,这两个数据在三种类型门店中都是最高的。
也不难明得,快修快保店的业务相对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在紧张受到疫情冲击的情形下,进厂台次大幅颠簸在预见之中。
在《白皮书》之外,去年年中,汽车做事天下也发起了《2022上半年,修理厂真实的生存情形究竟如何?》调研,个中的一些数据也有参考代价。
去年上半年门店的生存状况大致如下:
1、超50%的门店处于亏损状态,个中近60%是个体单店;;
2、近55%的门店受疫情影响超3个月;
3、超80%的门店进厂台次处于下滑趋势;
4、82.61%的门店产值下滑,也有近10%的门店产值“逆势增长”。
其余,据汽车做事天下统计,2022整年有近1.9万家修理厂转让,很多中小门店的经营难以为继。
各类数据表明,2022年汽服门店的日子确实很难过,“熬下去”是普遍性的状态。
上面两张图表和门店的维修技师干系。
一是性别比拟,男性技师的比例在缓慢增长,行业的女性从业者仍旧是极少数;
二是年事分布,26岁以下年轻技师占比从2020年的42%提升至2022年的46%,46岁以上“资深”技师占比也从2020年的5%提升至2022年的7%,解释技师从业者正向年轻化和“资深”化两极发展,中坚力量在流失落;
三是从业年限,90%的技师从业年限超过3年;
四是配件选择,大部分技师选择配件的成分还是基于配件质量。
由此看出,汽车后市场的人才招聘、培养和留存,仍旧是各家企业的痛点,也可能孕育出下一个增长机会。
四、车主方向于选择独立售后
再来看看车主真个变革。
上面这张图表对付独立后市场是个好,由于车龄4-9年的车辆都方向于选择独立售后(TGI指数大于100)。
特殊是车龄4-6年的车辆,是目前的行业主流,TGI指数同比上涨,解释这类车主更乐意选择独立售后。
前文提到过,均匀车龄的变革给行业带来流量层面的影响,分开主机厂-4S体系的车辆不断增长,使得流量进一步从4S店进入独立售后。
这个不雅观点得到了上面图表的佐证。
虽然宏不雅观流量逐渐流向独立售后,但是车主总体消费意愿也发生了较大变革,对独立售后来说不是好。
上面的图表就很清楚:从2020年到2022年,年均维修次数从3.5低落到3.2,36%的车主表示维保频次减少。
维保用度也是类似的,年均维保用度从2020年的2703低落到2022年的2508,40%的车主表示维保用度减少,这个比例更高。
车主在维保上消费意愿低落的趋势已经持续了很多年,短期内看不到回暖的迹象,而且维保用度低落,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行业价格战的影响。
不过,从去年开始,汽车做事天下不雅观察到,行业的低价行为已经在悄然发生转变,洗车、保养等项目的纯挚低价策略被很多门店放弃。在价格的根本上嵌入做事代价,成为更多门店的选择。
以是,面对车主消费意愿低落的现状,门店该当转变思路,提高自身的做事体验,让车主为做事买单,这才是可持续的、行之有效的应对手段。
五、新能源维保用度不敷燃油车一半,但仍值得期待
2022年,海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乘用车渗透率达到27.6%,较2021年提升12.6个百分点。
毫无疑问,新能源汽车催生的售后市场潜力巨大。
《白皮书》的数据显示,2022年,新能源汽车进厂台次占比逐年提升至3.4%,维保产值打破100亿,到2025年维保产值规模将打破500亿元。
虽然新能源汽车的年均维保用度约1210元,不敷传统汽车年均维保用度的一半,但是由新能源汽车催生的其他业务却不容忽略。
华胜总裁周大军在2022年汽车做事天下超级大会上表示:“新能源汽车与存量竞争时期下,洗美与钣喷代价凸显。
估量汽车洗美干系售后代价将从2022年的约3000亿元,增长至2032年的约4100亿元;钣金喷漆类做事的代价也将快速提升,将从2022年的约2500亿元,提升至2032年的约4200亿元。”
钣喷、洗美、贴膜、轻改等业务,都是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带来的市场增量,大家险些处于同一起跑线,而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