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伴们,大家好!
本日是8月30日,农历七月二十三,星期一。出发总是俏丽的,尤其是在一个阳光普照的清晨上路。歌曲《热血青春》送给大家。
热血青春
作词:许 鹏
作曲:许 鹏
演唱:老 炮
耳边又传来军号响
哨声震耳回荡在营房
我们整理着装 奔赴新的沙场
英姿飒爽的绿军装
光彩夺目的红肩章
我已实现那个儿时的梦想
我们青春无悔斗志昂
激情亲切似火像太阳
我们不忘初心武断空想
雕琢雨雪风霜百炼成钢
我们风风雨雨现代不能忘
挺起胸膛追逐着梦想
祖国来召唤 义务我担当
我会越挫越勇越战越强
我们千辛万苦凝聚了力量
不怕困难险阻年夜胆闯
流血不堕泪 意志坚如钢
把那青春来激荡
让那热血来飞扬
当烈日照在演习场
汗水合着泪儿在流淌
我还不足倔强 走的路还很长
哨所旁我手握钢枪
保卫祖国繁荣和富强
军营使我改变旧日的样子容貌
我们青春无悔斗志昂
激情亲切似火像太阳
我们不忘初心武断空想
雕琢雨雪风霜百炼成钢
我们风风雨雨现代不能忘
挺起胸膛追逐着梦想
祖国来召唤 义务我担当
我会越挫越勇越战越强
我们千辛万苦凝聚了力量
不怕困难险阻年夜胆闯
流血不堕泪 意志坚如钢
把那青春来激荡
让那热血来飞扬
△1950年7、8月间,王震(左二)、陶峙岳(中)等研究石河子垦区方案
1954年8月6日,中心军委、总参谋部批复赞许第二十二兵团部与新疆军区生产管理部合并后改用“生产培植兵团”的名称。当时新疆军区有17.5万人被编入生产部队,从军队自给性生产转为企业化生产,从属于中国公民解放军新疆军区,这也是新中国最早的屯垦戍边部队。
△新疆 “兵团第一犁”
记录电影《绿色的原野》:当战斗中,战士们曾抱负着有一天能回到这里唤醒草原。本日,他们回来了,不过胯下已经不是战马,而是培植边陲的拖沓机。
△新疆生产培植兵团各师团分布
1949年,王震将军率部队入疆,新疆和平解放。为避免大军长期驻守给新疆公民带来沉重包袱,毛泽东主席哀求王震:你们既要当战斗队,也要当生产队和事情队。从此,刚从战役硝烟中走出来的军人,征尘未洗又走向荒原,战士们把青山碧水、耕地沃野让给公民,自己开拓荒田。
△创业初期新疆生产培植兵团的“地窝子”,所有的兵团人的寓所
记录电影《军垦战歌》:看,这里筑起了绿色的万里长城,抗拒着风沙,保卫着农田,把风沙漫天的戈壁草原变成了树木葱郁、林荫碧空的锦绣田园……
△兵团战士兴修水渠
1952年2月,毛泽东签署《中心公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宣告将部分部队改编为生产部队。1954年10月,中心军委决定将新疆全部生产部队合并管理,组建新疆军区生产培植兵团。
△1950年从湖南来到新疆的张迪源,她后来成理解放军的第一个女拖沓机手
记录电影《军垦战歌》:从前的戈壁草原现在涌现了新的绿洲、新的城镇、新的森林、新的渠道……看,这一片绿色的原野,便是中国公民解放军新疆生产培植兵团当代化的大农场……
△1960年上海公民欢送支边青年奔赴大西北
新疆生产培植兵团成立后,全国各地大批的青壮年、复转军人、知识分子和科技职员也纷纭加入兵团行列,他们满怀豪情,投入到新疆火热的生产培植中。他们兴修水利,让沙漠变绿洲,在祖国的边陲挥洒着他们的青春和汗水,为新疆的稳定和繁荣作出无比主要的贡献。
△兵团支边女青年和新疆劳动女性一起采摘棉花
歌曲《光荣的生产兵团》:啊,光荣的生产兵团,我们来自南泥湾,一手持枪去战斗,一手拿锄光降盆……
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