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的春夏之交,时任沈阳音乐学院院长李劫夫,写完了一首童谣,正在为下一首歌曲探求灵感。
时逢周总理到辽宁察看事情,李劫夫到沈阳市戏院参加了欢迎晚会。会后,他听到了总理的一段讲话,受到了启示,创作出了《我们走在大路上》这首赤色经典。
2019年6月,中宣部把这首歌纳入了《庆祝中华公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精良歌曲100首》之中。许多年事大一点的听众,该当对它非常熟习。
一、《我们走在大路上》的出身这首歌曲,创作于“三年自然磨难”之后。1962年的春天,李劫夫把全部的精力放到音乐创作上去。当时他正处于创作上的“井喷期”,仅在1962年的一年之内,就写出了十九首歌曲。
在创作这首歌之前,他已写完了一首童谣,找到辽宁省委宣扬部的安波请教见地。对方称颂他歌写得好,同时提出一个不雅观点:音乐必须反响时期的心声。
受到这个启示往后,李劫夫当即想到,他想要创作一首反响中国公民发奋图强、颂扬集体精神的“战歌”。但是这首歌详细要怎么去写,他的心里暂时还没有谱。
1962年6月,周总理到沈阳察看事情,沈阳市办了一场欢迎晚会。宴会后,周总理请省委果领导过去发言,李劫夫也被约请前去参加。没想到便是这一次发言,启示了他。
李劫夫以为周总理说得很对,“斗志昂扬,斗志昂扬”,刚刚降服了自然磨难的中国公民,正是这样的精神面貌。
要写歌词,没有比这两句话更准确、恰当的了。于是,他将周总理的原话,直接放到歌词的前两句中。万事开头难,写出了开头两句,李劫夫的脑中,顿时有了一种画面感。
他从一群工人、农人走在大路上的画面,遐想到了苏联的歌曲《斯大林颂》。他立时就明白了,自己要的是哪一种风格的音乐。
于是他又参考苏联歌曲,替这首曲子写出了副歌,末了定名为《我们走宽广的大路上》。后来,删除了“宽广的”三个字,就成了《我们走在大路上》。
二、李劫夫的存心创作,得到周总理切实其实定李劫夫创作歌曲的态度非常严谨,初稿写好往后,他就一贯反复修正,四处向人取经。有时候走在街道上,他也会去唱给路人们听,并搜聚别人的见地。
有一回他走进商店,对着一名素不相识的业务员唱起这首歌。唱完了往后,就当场搜聚人家的见地,搞得别人莫名其妙。后来,此事就成了沈阳音乐学院的一则谈资。
李劫夫写歌,不只看重旋律的幽美,对歌词更是讲究。《我们走在大路上》的初稿,大家都以为很不错,但是他仍旧花了很长的韶光,反复打磨。
比如原稿中有一句是“毛泽东领导我们”,后来以为直呼其名不礼貌,在别人的建议下,改成了“毛主席”。“领导我们”去干什么呢?目标也不明确,末了改成了“领导革命的军队”。
总之,歌曲的表达必须要清晰,措辞也必须要普通,并且要有十足的传染力。以是他创作的歌,始终很受欢迎。《我们走在大路上》创作成功往后,立时盛行开来。
1966年,邢台发生地震,李劫夫和一批文艺事情者赶到抗震救灾的前哨演出,又见到了周总理。周总理一见到他,就表示自己非常喜好这首歌,乃至还即兴演唱了四段歌词。
后来,周总理又多次公开表示:创作者该当以此曲为范本,写出更多歌颂公民“斗志昂扬,斗志昂扬”的好歌曲。
李劫夫本名李云龙,少年时期投身参加抗战。1937年的五月天,他独身只身背着一把小提琴闯延安,在延安的剧社里面专门从事美术宣扬事情。
同时,他也开始提笔创作抗日歌曲。写出了《歌唱二小放牛郎》、《狼牙山五壮士》和《忘不了》等传世名作。
建国往后,李劫夫长期在北方音乐专科学校任教,同时创作了大量随处颂扬的作品。他是新中国一位少有的高产作家,生平统共创作了2000余首歌曲。
《我们走在大路上》这首歌的歌词,后来在不同的期间,被修正为了四个不同的版本,不过曲调始终未变。
历经岁月的沧桑磨砺,人事的沉浮变迁,这一首与周总理渊源颇深的名曲,以其动听的旋律以及充满“正能量”的歌词,经受住了时期的磨练,终极成为本世纪最经典的100首红歌之一。
结语很小的时候,就学过童谣《王二小》。小的时候听这首歌,还不睬解什么革命的大道理,基本上听一次,就随着唱一次;唱完一次,就随着哭一次。词和曲,都非常伤感。
《我们走在大路上》曾经也听过、唱过,不过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首欢畅冲动大方,令人振奋的歌曲,竟然和《王二小》这首童谣是同一个曲作家创作的。
李劫夫在音乐创作上的严谨态度,很像唐代著名墨客白居易。白居易主见诗歌的创作要力求普通,以是他会把自己创作的诗歌,念给一些老妇人听,然后再看这些老妇人是否能听懂。
李劫夫同样也坚持把自己创作的歌曲,唱给每一位过路的人听,力求达到普通完美。而这首歌也就凭借其超强的艺术传染力与正能量的歌词,终极成为了一首——“传赤色经典”名曲。
后来,乃至有不少赤色舞台剧、专题片,直接以它的名字来命名。由此可以看出这首歌的艺术传染力到底有多大。
《我们走在大路上》的原初创作灵感,是来自李劫夫与周总理的一次发言。终极,这首歌所取得的辉煌造诣,也得到了包括周总理本人在内的绝大多数人切实其实定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