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看得更高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题记
怎样才能做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呢?首先,我们要树立自信心,告诉自己我能行。成功需要自信,自信是通往成功的桥梁。
其次我们要有持之以恒的心态,不能今天树立信心,明天就抛到九霄云外,这样不可能成功。我们还要坚持不懈,遇到困难我们要坚定不移的去击败它,要把困难挫折变为动力。坚持不懈就像阳光把黑暗驱走;坚持不懈就像水把火种扑灭;坚持不懈就像雨把干旱的田地浇灌。坚持不懈才会成功,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要注意积累。积累可以使我们的知识更加丰富,有了丰富的知识我们才能更轻易的打败挫折和困难取得成功。我们日常如果把知识学的扎实,知识面丰富了,那么就会更有自信心。
当我们分析失败时要客观冷静的分析失败的原因,认真总结,不要被失败吓倒,一蹶不振,把失败化为前进的动力,面对失败不要害怕,反省自己,向失败发起挑战。成功时也不要骄傲,分析成功的原因。值得坚持的要坚持下去,需要放弃的一定要放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越挫越勇。
最后强调一点坚持是通往成功的桥梁!只要我们肯努力就一定会走向成功。
做到了这些我们就可以看得更高,望的更远,我们就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篇二:站在科学巨人的肩膀上_1200字
我进入时空隧道,输入1666-英吉利林肯郡沃尔斯索普村。按下前进钮,只觉一股强大的加速度,恍惚间,我抵达了目的地。眼前一幢农舍绿树掩映,我来到牛顿家——就是那位经典物理的奠基人,鼎鼎大名的伊萨克-牛顿。叩门,屋内传出浑厚的声音,请进。我推门,奇怪,怎么推不动?莫非里面锁住了?再叩,还是那声音,请进,门没锁!我运足力气,腿绷脚蹬,头顶在门上,小门终于无声地动了。刚闪开一道缝,我赶忙挤进去。他就是牛顿吗?青春焕发,神采奕奕,全然没有科技楼的大幅画像那般老成啊!哦,他还只有24岁呀不管太多,寒暄之后,我便开始抱怨那扇门,牛顿先生,您身为物理学家,怎么连自家的门都不修?该上润滑油了吧?为了推开它,我可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呀!No~,太谦虚了,他莞尔一笑,其实你用了270牛的力呐!我更纳闷了,牛顿怎么会知道牛呢?这不是后人用来纪念他的力学单位吗?我也更惊异了,这样的一瞬间,他是怎么计算出我用力的精确值呢?未容我问,他又带着睿智的微笑说,这扇门还是我像你这么年轻、(- wWw.sanwen.Com)
上高等中学时设计的小玩意儿,每位客人进门,都会为我的蓄水池添上6000加仑的水。天哪,太不可思议了,像我这样年轻接着,他又和我谈了微积分、万有引力、光色理论一大堆我课本里全有的最新成果,还说午后要给我看一个特别有趣的玩具。牛顿的小妹安娜一听说特别有趣,也吵着要去。午间不过家常便饭。我的心思根本不在饭菜上,早已飞向那有趣的玩具了。放下刀叉,我们就来到牛顿的实验室。天气晴朗,鸟语花香,可窗帘却厚重地垂着。漆黑中只一道光线射在白色墙壁上。白光忽然化做七色彩带,oh,it‘sbeautiful(噢,太美了)!安娜欢呼起来。
习惯了黑暗,我看清那彩虹发自一根三棱玻璃柱,三棱镜而已嘛!但那人造的七色彩虹实在美丽,我不由也发出由衷的赞叹。牛顿潇洒地拉开窗帘,让明媚的阳光一下子灌满整间实验室。他开始饶有兴致地为我解释那些我早已耳熟能详的知识,白色的阳光是由赤橙黄绿蓝靛紫七色组成的,白光照在物体上,物体反射的光色就是它的颜色。这是我的发现,譬如一抹斜晖中,年轻的牛顿,双颊绯红,神采飞扬!看着、听着,我恍惚入迷了,我感到了星移斗转的无穷魅力,牛顿,这位科学巨擘,分明成了一人为自己稚气的发现而雀跃的孩子,而我,倒成了容忍晚辈饶舌的宽厚长者——这,就是科学的进步,这,就是人类的成长吧?归程,我没有急于进时空隧道。漫步在沃尔斯索普的乡间小路,聆听着傍晚林间画眉嘹亮的啼啭,呼吸着十七世纪鲜润的空气,一种豪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才会有今天这样强大。而为了人类的成长,我将能付出多少牛顿的支撑呢?我也总有一天,要面对更年轻一代的探访和质询,我将会有怎样的发现,怎样的成果,值得显耀、可供雀跃,如前辈巨人那样呢?
篇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俯望
这个世界上不乏那些成就足以翱翔于蓝天之上的人,在我们懵懂之时便明白了何谓成功的、伟大的一生,即使不会那些繁琐的计算或是单词,小孩子也能用稚嫩的童音满怀着憧憬地报出牛顿、爱因斯坦这些鼎鼎有名的科学家。每每提及长大想成为的人,我相信,一年级的小朋友里一定有不止二分之一希望成为科学家,至少我当时的班级情况是这样的。
从小便被熏陶立志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而现实却正如网友的调侃:“小时候我曾经纠结,到底是去清华还是北大好呢,后来发现是我想多了”。在时光的洗涤下,那些曾经宏大的成为科学家的理想,如棱角般一点一点被磨平后消失不见,留下了一个逐渐成熟而“现实”的我们。我们不再去吹毛求疵地问爸爸妈妈那个广告上难认的字到底念什么,一如我们不想去纠结这个化学实验怎么老是失败;我们再也不敢拆开遥控器或者是闹钟探究里面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世界,相同的我们不愿去重新选择一种脱离书本的连接电路的方式。长大的我们逐渐意识到科学家这个词不仅仅只是挂在口边的,实际上它离我们非常非常遥远。身边有人曾把自己比作地球,把成为科学家比作火星,虽然地球人总是口口声声地说着火星文,还不时地发送一些高科技产品到火星上,但实际上和火星有过一星半点接触的人类也寥寥无几。也许直至成为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无法研究出什么惊世骇俗的科学成就,所以我们把未来的“职业规划”干净利落地理了理,逃离了那个好似无底洞一般的科学,也放下了手中拆到一半的遥控器去追逐更“实际”的东西。
大风骤起,回忆的长河飞速的卷起往事,惊涛拍岸般将它们一件件掠过。我的脑海里回想起了那天下午。
初春的午后处处弥漫着慵懒的气息,我和几个好朋友吃完饭慢悠悠地漫步于操场之上,预备铃刚响起,我便和拐角处一个人撞个满怀。扶起她,她看我便连蹦带跳地站稳了,对我骄傲地晃了晃了手中的试管——很不起眼的黄色胶状物,有的凝固了而有的则没有。她小心翼翼地打开试管塞给我闻一闻,隐隐的能闻到些许牛肉的香味。她缓了缓,满足地告诉我这是她做了一个中午完成了8个培养基,这是其中失败的一个,她带回来留作纪念,眼里满是笑意。“废寝忘食”曾经以为只是书上的那些走投无路的书上的小故事,但当现实生活里真正在眼前出现了,却只是洋溢着欣喜与满足,汗水大概也有甜味。
随着我们步入高中,实验室里的东西不再如一开始刚接触那么稀奇,课堂上也很少有自己动手的机会了。当应付完一场场笔试之后再入实验室,作为考生的我们拿试管的手都有些哆嗦,抱着完成这个任务就好的心理勉强地做完一个实验,撑到下课铃响起便是大功告成。实验室也许形同虚设,那些突然就变色的化学实验不再吸引我们,我们也不想去认认真真地解剖一回青蛙看看它到底是如何构造的。但,只是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
我们身边仍有许多为了自己的小小科学而奋斗的人。也许他们不懂得微积分,也许他们对有机化学的奥秘一问三不知,但是他们敢于伸手勇敢地拿起一瓶瓶试剂作实验,他们愿意把拆到一半的遥控器慢慢地拼回原状。千百年来,各国的科学家们在历史中用自己的汗水凝练成一项项伟大的成就而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加速了人类的发展。但是,科学也许并不只是那些惊世骇俗的理论或发明,相反,科学也许只是在我们的身旁。对我们来说,身边的每一件值得探寻的小事、每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都或多或少地蕴含了一些科学的奥秘。认识的直接来源是实践,间接来源才是书本。空余时间放下书本,走向实验室,日复一日,我们也能成为自己生活中的科学家。
牛顿曾这样评价自己:如果说我所看的比笛卡尔更远一点,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有的人选择爬下去安稳地生活,而有的人则愿意留在高出一览众山小。其实科学离我们真的很近,只要一个脚步距离、一个抬手的时间我们便能真实地触摸到生活中的小科学。奋斗与努力,终会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俯望。
以上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作文的汇总,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一定的帮助哦!更多资讯信息请继续关注美德网熊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