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长 因人而异
部分图片来自官微@相信音乐Bin-music
李宗盛大哥的全新巡演「有歌之年」又开始在走了,从5月24日首站苏州开始,接着又是绍兴、合肥等地;最近,青岛、郑州、石家庄、鞍山、昆明、深圳、哈尔滨、长沙、泉州、佛山等地也陆续会开唱。
三石码字此文,并不是要为李宗盛宣扬卖票; 毕竟,李大哥的票很难买,不需旁人多加吆喝就各种售罄,苏州站三石我还是托了朋友才好不容易买来四张内场票。
苏州站的「有歌之年」演唱会上,李宗盛按照年份,把自己创作过、制作过的大 Hit 歌逐一演出,从 1989 年《梦醒时分》、《我终于失落去了你》,1990 年《我是一只小小鸟》、1991 年《漂洋过海来看你》、1992 年《问》、1993 年《爱如潮水》、1994 年《领悟》再到 1995 年《为你我受冷风吹》及 1996 年《夜太黑》……
李宗盛当年写歌就如“小李飞刀”一样平常,每年一首,Hit 无虚发,但在《夜太黑》之后,李宗盛火速快进到直接演唱 1999 年为莫文蔚创作的《阴天》了,台下歌迷叫嚣着还有 97 年和 98 年的歌没唱呢,李宗盛呵呵一笑,说那两年没怎么写出 Hit 歌,干脆略过。
再今后的几年,李宗盛还有脱手过 2000 年江蕙的《晚婚》、张信哲的《崇奉》及莫文蔚《十二楼》和《寂寞的恋人啊》、2001 年周华健《你们》、2002 年黄品源《多好》和刘若英《当爱在靠近》以及 2003 年梁静茹《第三者》这些歌,到 2004 年与林忆莲官宣离婚,从此,老李鲜少再有新作发布。
2010 年趁着直通线巡演期间,李宗盛在广州写下了《给自己的歌》,2013 年又揭橥《山丘》,成为他后期被广为传唱的歌。
2018 年李宗盛写给已逝父亲的《新写的旧歌》,最近入围了 30 届金曲奖的“年度最佳歌曲奖”和“年度最佳作词人奖”,直接和林忆莲的《沙文》及《纤维》分别碰撞,争夺单曲奖和作词人奖。
可以说,2000 年之后老李作的那些歌,传唱度显然不及 90 年代的作品,但李宗盛先后在不同的演唱会、音乐节上唱起这些自己创作的歌,随便一首私人心水,再被唱起都是一首首的宝藏啊!
但在此,我们便是想搞搞清楚演唱会上的“韶光漏洞”,李宗盛的 1997 和 1998 这两年干嘛去了?
「壹」
1997 年无论之于当时的歌迷还是乐坛的从业者而言,都是很故意思的一年。
犹如 1998 年的电影《去年烟花特殊多》所演,在喷鼻香港回归祖国怀抱的 1997 年,乐坛值得被记住的人和歌也特殊多,尤其发生了很多“树挪去世、人挪活”的鲜活例子,但的确没李宗盛什么事。
北京大妞王菲当年以 6000 万港币的价格在喷鼻香港签约了 EMI 的华语部,却宣告再也不发粤语专辑,此时,她发行过的粤语专辑刚好 10 张;今后,在自王菲 1997 年做此决定之后,再到她 2005 年宣告再也不发专辑之前,她又陆续发行满了刚好 10 张的国语专辑,就当菲天后十全十美了。
另一位喷鼻香港天王张学友 1997 年横渡到台湾发行了第六张国语专辑《想和你去吹吹风》,碰着台湾金曲奖放宽报名者的地域资格,于是拿下第一个台湾地区以外歌手的“最佳国语男歌手奖”。
1997 同年,另一位喷鼻香港来的“小鲜肉”陈晓东也在台湾金曲奖上入围了“最佳新人奖”。
和陈晓东在电影中扮演过情侣的梁咏琪,同样到台湾发片,第一张国语专辑《短发》不仅卖出亮眼成绩,连同她的短发人设形象都通过这张专辑牢牢立住了。
莫文蔚从欧洲留学归国,却连发两张粤语专辑都未曾引起反响,干脆 1997 年到台湾发展,发行的第一张国语专辑《To Be 做自己》居然成功了,于市场影响方面,这张唱片出身了如《电台情歌》、《他不爱我》及《广岛之恋》等多首热歌,于专业口碑方面,这张专辑被金曲奖提名了“年度最佳国语专辑奖”。
还有喷鼻香港精神之代表刘德华,1997 年也为了跟台湾市场示好,跟伍佰定制了平生第一首闽南语歌曲《天下第一等》,引起了不俗的反响。
——以上是喷鼻香港到台湾发展的各路“豪杰”。
逆向发展的范例,则是重新加坡北上到台湾,再到喷鼻香港的许美静。
美静在 1997 年发行了一张粤语大碟《静听精彩十三首》,居然在 IFPI 榜上压倒了刘德华,连续多周销量冠军,专辑中的《倾城》后来 2012 年被陈奕迅翻唱后,一贯传唱到现在,热度不减。
喷鼻香港本土市场上,刚出道第二年的陈奕迅和杨千嬅各自发行了第二张粤语唱片《与我常在》及《直觉》,成为此后这二人发展为喷鼻香港乐坛国度栋梁的有力作品。
当年中海内地怀抱了经济领跑天下前列的喷鼻香港,喷鼻香港歌手扎堆去台湾试水市场时,1997 年中国台湾本土还迎来了一股“泰西潮”。
陶喆、顺子的横空出世,令当时在美国乐坛盛行的 R & B 曲风刮到了华语乐坛,加上当时李玟以《每一次想你》专辑逐渐奠定她洋气的泰西乐形象,杜德伟一贯都有在考试测验 R & B 元素,还有任贤齐一首本土 R & B 节奏感《心太软》从内地红回台湾、再把他推向全体亚洲的助力——可以说,1997 年是华语 R & B 元年没错了。
1997 年,杨乃文从澳洲留学回到台湾,张震岳退伍归来,各自发行了非常 Alternative 的专辑。
杨乃文的《One》和张震岳《这个下午很无聊》,虽然从音乐能力层面上,比不及当年在世界范围造成巨大影响力的 Radiohead 那张《OK Computer》,但把这样另类的曲风带到华语乐坛,绝对算得上功德一件。
在李宗盛当时供职的滚石唱片公司,除了前面提及的莫文蔚、杜德伟、任贤齐,以及滚石支属公司魔岩旗下的顺子之外,滚石当年最卖座的男歌手要数周华健《朋友》专辑,女歌手作品恐怕是苏慧伦的《傻瓜》。
组合也有,虽然 1997 最火爆的演唱组合要属动力火车,《当》从出身之日就陪伴了无数青少年和《还珠格格》一起潇洒脱洒度过寒暑假光阴一贯到现在,但被李宗盛从马来西亚带来台湾发展的无印良品 ( 不是咱们现在熟知的日式家居品牌,而是当年品冠和光良的男子二人组 ),1997 年已经发行到第二张专辑,光良和品冠二人干净的和声及创作,才是那个年代最无暇的声音影象。
1997 年还有一位红到无法归类,却又理所应该的张惠妹。
大家记不记得,梁静茹后来多次在采访中提到,李宗盛为她做制作人的《一夜终年夜》专辑,是放置了两年之后,到 1999 年重新录制后才发行的。
换言之,1997 年的李宗盛该当是把很多的心思都用在这张专辑和梁静茹身上,本来操持要在 1997 年出击成为年度新人,结果由于梁静茹的演唱办法一贯未能达到李宗盛的哀求,于是乎这一年的李宗盛像奇迹真空了一年。
加上当时林忆莲有身,老李陪着林小姐在加拿大安心待产,顺带磨砺梁静茹,于是乎,李宗盛的 1997 年就那样子过去了。
「贰」到了 1998 年,李宗盛在周华健《有故事的人》专辑着力不少。
老李顺应了当时歌坛三个男声合唱的潮流 ( 前有张学友许志安郑中基合唱《甲乙丙丁》,后有刘德华吴宗宪柯受良一起扮《笨小孩》),跟周华健、黄品冠一起创作并合唱了《最近比较烦》,同时,李宗盛还帮老友周华健制作了专辑里其他几首歌。
从给周华健创作的歌词看得出,1998 年的李宗盛除了连续做他的音乐之外,重心逐渐有转移到家庭,言语之间都是在表达他对妻子的不雅观察和体恤:《最近比较烦》当中他唱“太太创造秘书裙子很短,她就买了八千块的耳环 ”,周华健的《末了晚餐》中李宗盛则写“这些日子 / 你最爱听的那温顺的歌 / 我常常都没有办法唱完 ”,以歌词表达了对付缺少陪伴太太的歉意。
当然,在 1998 年那个拼作品不拼流量的年代,周华健、李宗盛以及他们的音乐人朋友,大家都是陪事情多过陪太太。
周华健专辑录制期间,乐手、制作人的太太们,已经自发成团,开玩笑说自己是“寡妇村落”的人,带着食品去录音室探班这群音乐人时,会常常看见地上摊着几个人。由于编曲大师洪敬尧、还有周华健、李宗盛他们常常在录音室累了就窝进睡袋里。
当时周华健乃至说他看到他的一双宝贝儿女时,都是算长度不是算高度的,由于孩子们见他的状态也总是睡著的。
对了,1997 - 1998 那两年在梁静茹之外,李宗盛还签下了南京的创作才女刘沁到台湾发展,为她制作了首张专辑《青睐》,次年被金曲奖“最佳新人奖”的提名。当年一同参入竞争的其他新人还有陈绮贞、林晓培、阮图画、黄小桢,末了是林晓培胜出。
「叁」
See, 以上,大概便是李宗盛在 1997 年和 1998 年的音乐动作,要说没有大 Hit 歌,也是李宗盛过于自谦了,毕竟出身于 1998 年的《最近比较烦》传唱度非常可不雅观,带动当年周华健《有故事的人》专辑亦卖出很好的销量战绩。
到李宗盛和林忆莲的女儿李喜儿出生后,1999 年 1 月,林忆莲发行了在滚石唱片的末了一张录音室专辑《铿锵玫瑰》,主打歌《铿锵玫瑰》是林忆莲作曲、李宗盛作词的歌,是这二人迄今为止唯一一次的词曲互助。
而后再一次听到李宗盛为林忆莲写的歌,就到了 2003 年林忆莲单曲《最好的事》了,也是到目前为止李林二人的末了一次互助了。
1999 年迈李的自选代表作,在「有歌之年」他选了给莫文蔚的《阴天》,其实在这一年,老李互助了很多的女歌手,有人大火成功了,比如莫文蔚;也有人定位找的刚刚好,纵然没有红极一时,至少由于老李多添了一些压箱底的好歌,比如许茹芸、万芳,还有 1999 当年被滚石唱片大力宣扬却在第二年才走红的梁静茹。
还有人名声本来很大却在老李手里哑了火,那是李玟、张惠妹——你还记得李宗盛写给她们的歌是哪首吗?
好啦,三石我得承认,虽然常常看到“少年不听李宗盛,听懂已是不惑年”的朋友圈分享我是见一个屏蔽一个,但内心也是真很喜好李宗盛,以是写他的次数很多,而且每一次只要一开头,就会呼呼啦啦各种史料都随着抖出来了。
如果你还没看到这次「有歌之年」巡演,赶紧抢票去看,顺带以本文预习一下老李为什么不选唱 1997 和 1998 年代表作的缘故原由——说好的不帮卖票,末了还是没忍住帮老李的这场巡演吆喝了两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