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了25倍的修理费

  2015年7月,张女士买了一辆白色奔驰GLA。
2019年6月,她在老家江苏盐城开车时欠妥心剐到了石墩子。
虽然很心疼,但由于立时要回吴江,车辆也附近保养期,又想到自己在吴江还认识一个叫吴锋的人,开汽修厂多年,就决定回吴江再处理,没有报保险。

翻了25倍的修理费 车险理赔危险的行业潜规则 汽车知识

  2019年6月28日,张女士将车开到了吴锋经营的维修厂。
修车师傅检讨创造右侧两扇车门有凹陷和擦伤,他见告张女士,修一下大概须要2000多元。
张女士表示最近手头窘迫,就问还能不能走保险。
吴锋说这是个小问题,可以走个划痕险,他还见告张女士,如果保险公司打电话讯问情形,就说车借给朋友开了。
留下驾驶证、行驶证和保险单后,张女士离开了。
其间,张女士问过几次修车进展,吴锋一贯让她再等等,说车修睦了会送上门。

  2019年7月30日,吴锋转了2000元给张女士,说修了这么永劫光不好意思,大家都是朋友,这点钱是打车费,还表示修理费和保养费也不要了。
接着,吴锋的合资人陈晓强加了张女士的微信,将修睦的车交到了张女士手上。

  拿到车后,张女士创造了一张杭州的停车券,就问吴锋怎么把车开到了杭州,吴锋说这是报保险走的流程,万一保险公司调查就可以说,车辆是在杭州回来途中撞了。
重新开上车后,张女士总觉得不对劲:仪表盘上的故障灯常亮,倒车影像、空调、定速巡航、自动停车……彷佛哪里都是问题。
对付张女士的各类疑问,吴锋回应称,这是由于他们把线头拔掉了,抽空再开到修理厂处理一下就行。

  到了2019年8月14日,陈晓强又向张女士要了身份证和银行卡,还哀求张女士把银行卡绑定的手机号码改成他的,说是之前理赔的钱要打到卡里。
遐想到自己的车辆出了这么多毛病,不放心的张女士就去保险公司查看定损单。
一看吓一跳,上面白纸黑字写着50300元,比原来说的2000多元翻了25倍。

  想着这样一来,自己的车不但再转手会折价,说不定还要承担法律任务。
第二天,张女士就去报了警。

  精心策划的事件

  原来,吴锋所说的走保险便是制造一场交通事件,然后再报保险。
为此,2019年7月初,陈晓强就打电话给同行高成,问了一些如何制造事件的问题。
跟吴锋商量后,陈晓强干脆让高成帮忙处理,还答应给高成10%的利润。
为了节约本钱,高成还花了近3000元给张女士的车换上了旧保险杠和两个前车大灯。

  过了几天,高成找到也做过汽修的郭贝,让其开车制造一场事件,还哀求只管即便去撞车头的两个角,挑对方违章或任务大的车,由于这样可以走别人的保险,车辆也不会有事件记录。
高成还特殊提醒,不要一拿到车就去撞,要先到其他城市溜达一圈。

  当时,郭贝正准备到杭州走亲戚。
2019年7月11日,郭贝在杭州住了一晚后,开车回到了吴江。
接下来,他就四处溜达探求目标。
在吴江经济技能开拓区庞金路和云梨路路口等红灯时,他看到对面有辆大众朗逸要左转弯,心想煮熟的鸭子来了,就直冲了过去。
郭贝乃至还没来得及踩刹车,气囊就弹了出来,走出来的时候人还觉得晕乎乎的。

  报完警,车辆被拖走后,郭贝打电话给高成,说事件造好了,气囊都弹出来了。
第二天,高成去看了一下车况,觉得车撞得过于严重,但木已成舟,他就让郭贝报了保险,还叮嘱郭贝一旦交警和保险公司联系他,就说已经全权委托给自己处理了。

  事件发生后,被撞的大众朗逸车车主见师长西席的车损定了2.7万元,张师长西席联系郭贝,郭贝说已委托给修理厂处理,往后就再也联系不上他。
随后,张师长西席又联系高成,被奉告除非认全责,否则不处理,但张师长西席没有赞许。
就这样,一贯拖了一个月,后来,还是高成主动联系张师长西席,让他认全责,还表示可以给他500元,张师长西席还是不同意。
后来,两人又到交警队处理,高成看张师长西席执意不肯认全责,交警也表示张师长西席已作了最大限度的避让,高成只好作罢,赞许己方承担30%的任务。

  到了理赔阶段,高成提出把钱打到修理厂,张师长西席也不同意,保险公司也明确表示不能打到修理厂账户,也不能打到郭贝账户,按规定只能打到车主见女士账户。
然而,自始至终,保险公司都被蒙在鼓里,没有创造个中的猫儿腻。

  实在,事发时张师长西席就以为有些蹊跷。
当时他左转时已经把稳到了对方,为此也踩了刹车,还按了喇叭,但对方却丝毫没有减速,觉得是故意为之,但无奈车内没有行车记录仪,无法还原事情经由。
而且,郭贝也不合营他理赔,末了人都联系不上,张师长西席只能找自己车辆的保险公司申请先行赔付对方答允担的30%。

  但是,保险公司坚持将理赔金打到张女士的银行卡让高成很头疼。
无奈,陈晓强只能联系张女士拿身份证和银行卡。
为了不让她起疑,他提出改掉原来吸收银行短信关照的手机号码。
张女士讯问缘由,陈晓强半真半假地说由于理赔金不能直接到修理厂,而且不只是他这边修,还碰了别人的,到时还要分钱。

  危险的行业潜规则

  到案后,起初吴锋等人还以不知情为由辩白,拒不交代犯罪经由。
为此,警方从手机话单、微信谈天记录入手,通过对案发前后一段韶光内干系内容的梳理、剖析,取得了打破,并立即对案件干系证人展开调查讯问,终极确定了4人的犯罪事实。
近日,苏州市吴江区审查院以涉嫌故意破坏财物罪对吴锋、陈晓强、高成、郭贝等人提起公诉。

  至于为什么没有认定为保险诱骗罪,承办该案的审查官表示,这个案件虽然以骗取保费为目的,但由于构成保险诱骗罪主体必须是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因此不构成该罪。
承办审查官还阐明道,4人的行为也无法认定为诱骗罪。
缘故原由在于,其骗取的张女士车辆维修费,该部分经保险公司定损用度为50300元(个中300元为拖车费),金额未达到诱骗犯罪数额巨大6万元的标准,而根据诱骗犯罪法律阐明,诱骗未遂需达到数额巨大,故该部分不构成诱骗罪。
而张师长西席的车损部分,由于被告人无造孽霸占目的,且获取的保险用度也并未由本案的犯罪嫌疑人霸占,故该部分不应算入诱骗犯罪金额。

  据陈晓强交代,在汽修行业,在保险公司定损前将受损部位扩大,利用私自改换原车高品质配件后故意制造交通事件等各种手段,让保险公司为高额保险理赔金买单,已是行业潜规则。
由于无法及时获取信息,投保人常日难以创造原形,但这些行为很随意马虎导致投保人保费上涨、车辆代价降落。
虽说只要保险公司主动与投保人核实,大部分骗保行为都会露出蛛丝马迹,但现实中,保险公司常日只和驾驶人联系。

  承办审查官表示,一方面,这种犯罪行为大略易学,造孽获利金额大;另一方面,手段较为暗藏,而且大部分作案职员有汽修行业经历,理解骗保的常用方法,对保险理赔的内容、规则和流程等也有比较全面的节制,创造难度大。
再加上保险公司的理赔流程及内控机制还存在一些漏洞,保险公司仅依赖自身力量辨别事件真伪难度较大,这也使得骗保本钱变得更低。

  对此,承办审查官建议,一是应完善干系法律规定,鉴于刑法规定的保险诱骗罪的犯罪主体须是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可考虑按“是否利用保险条约关系”扩大犯罪主体,增强法律威慑力;二是保险公司应不断加强各环节的风险把控,建立有奖举报机制,加强与法律机关的协作,定期沟通互换,剖析研判干系线索,并应时建立针对干系职员的“黑名单”制度;三是加大法律宣扬力度,让投保人明确自己的权利责任,自觉履行保险条约,积极检举揭破骗保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