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超半数调查者称“汽车配件只换不修”
四川手机报获悉,此前数月,成都邑市场监管局联合成都邑消协,以线上线下问卷和明察暗访的形式对我市汽修行业现状进行了调查。个中,共获取了10000份有效样本,并对成都12个区(市)县22家汽车维修企业进行了实地调查。
问卷调查显示,超半成消费者认为“配件只换不修,无形中增加了用度”,占比达51.8%; 46.2%的消费者认为“商家价格不昭示,不透明”;34.2%的消费者认为“配件不合格”;此外,认为商家“漫天要价”、“故意延长工时,抬高工时费”、“故意浮夸或遮盖汽车故障和隐患”、“随意抬高配件价格”等占比皆在20%以上。个中,最突出的问题集中在返修、消费投诉处理方面。有四成的消费者表示自己的汽车有过二次返修,超半成消费者认为自己在维权方面“没有专业知识,举证难”。
汽车维修消费不合理情形多选比例图
汽车维修消费不合理情形多选比例图
维修维权问题多选比例图
一个修理厂老板加员工就两个人,汽车追尾后小小的维修竟然花了近7万元,汽车多次维修问题却始终未办理,新换的轮胎涌现质量问题却因举证难而无法维权......据拜访案例显示,部分标杆企业做得较好,但行业内的通病也可见一斑。
当前,行业内维修职员资质良莠不齐、企业经营不规范、主要设备无专人定岗定责、操作不规范、配件不合格、价格不透明等系列问题。安全隐患大且易产生消费投诉轇轕。
“希望通过这次调查,去抛砖引玉,促进企业康健发展,还老百姓一个明白消费的环境。”省消委家用汽车专委会主任李应鹏说。他表示,维修职员从业资质是一大问题,现行的维修从业职员从业资格条件,标准很多但实行力度不强。个中,许多维修职员从业年限不足,维修水平也就达不到哀求。在他接待的近千件投诉中,小病大修、乱修、乱换配件的问题习认为常。
消费者如何选择维修店?
此外,会上发布了《成都邑汽车维修行业消费评议调查报告》,成都邑消协副秘书长王蓉提出了以下3点建议:
1、选择正规商家。察看汽修店是否有业务执照和干系的行业技能审查合格证;
2、修车前签订书面条约,保留干系凭据。明确维修价格、故障缘故原由、所换配件;
3、修车时哀求维修者供应维修记录,注明有关情形及维修往后正常利用期限。
成都邑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易传斌指出,下一步,要加强对汽修行业监管,重办不诚信经营行为,避免“劣币驱逐良币”,加强干系部门的联动事情力度,掩护好消费者权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