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8月19日讯(福建日报 汪洁 李烈)“大家好,我是来自中山大学的孙敏哲,我要特殊先容我在这次两岸大学生领袖营的舍友,来自台湾长荣大学的林景上同学。
”近日,在“融青春 向未来”两岸大学生领袖共话领悟发展分享会的现场,一对来自大陆和台湾的舍友上台为大家讲述这几天在海青营地相处生活的故事。

作为一个科幻小说迷,孙敏哲初见林景上的时候,想要探求共同话题,便向他推举了一部名叫《银河护卫队》的电影。

我们有聊不完的话题 休闲娱乐

“我一头雾水,敏哲给我看电影海报,才知道他原来说的是《星际异攻队》。
”林景上笑着说,像这样“不同”的情形还有很多,比如大陆的摩托车在台湾叫“机车”,洗发水品牌海飞丝在台湾叫作“海伦仙度丝”。

“但是,很快创造我们有太多的共同之处了。
”孙敏哲说,他们会在篝火晚会上一起齐声高唱周杰伦的歌曲,会一起玩大家都喜好的狼人杀游戏,同为大学里学生干部的两人还有聊不完的共同话题……

“在没有见面的时候,我们都是靠想象来推测对岸的年轻人是如何生活的。
感谢两岸大学生领袖营给我们这个机会,让我们同吃、同住、同行。
远间隔的猜想,只能让我们创造不同;只有深入互换,才能知道我们都一样。
”语毕,孙敏哲拉起林景上的手,齐声向现场125名两岸大学生送上参与这次领袖营的八字感想:“台陆搭配,干活不累!

像这样精彩的分享在会场持续一直。
台湾大学的曾湘菱向大家讲述了在大陆如何利用社交媒体做好志愿做事的故事,来自台南大学的领袖营四届“元老”林彦良分享了自己从参与者变成组织者的发展和进步,台湾师范大学的赵天恺通过这几天的企业参访行程说出了自己对大陆新质生产力的理解……

不雅观点的互换和碰撞匆匆进了两岸大学生的友情,而在活动现场发布的数据更能客不雅观地反响领袖营的影响力——两岸大学生领袖营举办8年来,累计有百所台湾高校702名大学生及百所大陆高校285名大学生参加,活动的足迹遍布两岸15个城市,行程累计达4万公里,是参与人数最多、高校覆盖面最广的两岸大学生互换活动。

活动尾声,“两岸同源 领悟发展”仪式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6名两岸营员在活动前分别在大陆的长江、黄河、闽江及台湾的马祖水系、浊水溪、爱河采集水,并将这些承载着两岸情意的水带到活动现场。
6名营员细致地将水倒入同一个容器中,汇聚在一起,不分彼此。

“百川异源,皆归于海”,无论身处何方,两岸青年都将像这来自五湖四海的水流一样,在互换领悟的时期浪潮中找到中华民族的归属感与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