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德祥 编辑:汤雅洪
【编者按】
以独创“谱曲能唱、离曲能吟”八行体朗诵诗而著称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八旬著名墨客和词家杨德祥师长西席,一贯把自己的二十四年军龄,当作人生最斑斓的二十四个节气。可见他的军人情结,多么刻骨铭心!
“八一”建军节前夕,他带着剪不断的情丝,为我们创作了组歌《军人是我最美的选择》(10首)。以一个老兵特有的视角,情真意切地抒发了祖国之恋、故乡之恋、军营之恋、哨所之恋、鱼水之恋、战友之恋、老歌之恋……把二十四年从军的脚印和心仪的韵脚,编成了一个影象的方阵,再一次接管日月的洗礼和军旗的校阅阅兵。
让我们和老兵一起放歌吧:
就算已经复员故里,也不过是人生阵地的一次转移!
只管已经解甲归田,也不过是人生双翼的一次迁徙!
军人是我最美的选择(组歌10首)
杨德祥
歌头:军人是我最美的选择
由于拥有三山五岳,
谁能比得上我英姿的巍峨?
由于拥有五湖四海,
谁能比得上我心胸的辽阔?
我的摇篮属于故乡,
我的生命属于祖国。
我用军徽见告国徽:
军人是我最美的选择!
由于拥有日出月落,
谁能比得上我诗情的红火?
由于拥有春光秋色,
谁能比得上我画意的磅礴?
我的纽带属于故乡,
我的抱负属于祖国。
我用军旗见告国旗:
军人是我最美的选择!
歌1:军魂颂
就在南昌叛逆的枪声中缔造,
就在万里长征的铁流中熏陶。
前赴后继,是它赤色的基因,
舍身殉难,是它不屈的代号。
哦,军旗、军徽、军号,
光荣的史册高耸着光荣的坐标。
看吧,战地的黄花分外喷鼻香,
这便是军人心中最绚丽的画稿!
就在枪林弹雨的洗礼中绽苞,
就在出生入死的历炼中出鞘。
热血忠实,是它凯旋的彩门,
势如破竹,是它不朽的浮雕。
哦,军衣、军鞋、军帽,
英雄的步伐回响着英雄的注脚。
听吧,我们的军队向太阳,
这便是军人嘴里最壮美的歌谣!
歌2:致三军仪仗队
目光里闪烁着国威,
国威里闪烁着军威。
墨绿、洁白、深蓝在这里绝配,
仪表见告我东方巨龙的腾飞。
哦,威武的三军仪仗队,
壮美着中原的千山万水。
当军旗与军歌交响的时候,
我的心潮也澎湃着肃静崇高!
枪刺上闪烁着军威,
军威里闪烁着国威。
花朵、浪朵、云朵在这里荟萃,
英姿见告我钢铁长城的雄伟。
哦,威武的三军仪仗队,
缤纷着神州的秋色春晖。
当军乐与步伐铿锵的时候,
我的激情也放飞着祖国万岁!
歌3:战士的另一半
战士的一半属于故乡,另一半属于边关,
当祖国母亲召唤时,我便是渴望迁徙的那只紫燕;
战士的一半属于白天,另一半属于夜晚,
当万家灯火残酷时,我便是守候安宁的那副门栓。
就由于成长在鲜艳的红旗下,
就由于深知赤色来自热血的感化。
好男儿哟才把另一半交给了誓言,
纵然在睡梦里,也会睁一只当心的大眼!
战士的一半属于本日,另一半属于来日诰日,
当集结号角吹响时,我便是已经上膛的那颗子弹;
战士的一半属于出发,另一半属于凯旋,
当转移阵地退伍时,我便是熔炉历炼的那块城砖。
就由于幸福在残酷的阳光下,
就由于懂得温暖来自五更的寒冷。
好男儿哟才把另一半交给了祝愿,
纵然在鼾声里,也会绷一根当心的心弦!
歌4:我们的连队藏龙卧虎
都说你是战鼓中的战鼓,
多少前赴后继从这里起步。
不信去问班长的班长,
他们的传奇至今还在军旗上讲述。
我们的连队藏龙卧虎,
生龙活虎是我们共同的风骨。
为了可爱的中国更加可爱,
看我们在枪林弹雨中欢迎日出!
都说你是熔炉中的熔炉,
多少英灵忠魂在这里浇铸。
不信去问老兵的老兵,
他们的遗嘱至今还在丰碑上倾吐。
我们的连队藏龙卧虎,
生气勃勃是我们共同的气度。
为了俏丽的中国更加俏丽,
看我们在万家灯火时送上祝福!
歌5:飞自哨兵心窝的歌
你的天门、海门、金门、玉门,
都是我巍巍国门的化身。
我在祖国的边防线上守夜,
总有幸福的暖流把我的幸福滋润津润。
为我祝福的是那澎湃的涛声,
为我传情的是那列队的雁阵。
还有那叮叮咚咚的驼铃,
摇醉了我的诗句哟我的星辰。
你的苏州、柳州、兰州、锦州,
都是我泱泱神州的象征。
我在祖国的边防线上值更,
总有甜美的梦境把我的甜美亲吻。
为我辞旧的是那喜庆的花鼓,
为我迎新的是那欢腾的龙灯。
还有那闪闪烁烁的焰火,
缤纷了我的憧憬哟我的青春。
歌6:老兵的老歌
珍藏过《真像一对亲兄弟》的甜蜜,
珍藏过《骑马挎枪走天下》的足迹;
珍藏过《行军路上一壶水》的友情,
珍藏过《见到你们格外亲》的情意。
由于我属于军旗,
由于我属于八一。
由于军歌里飞扬着我的军魂哟,
每首老歌都是老兵最难忘的影象!
传唱过《谁不说俺家乡好》的亲密,
传唱过《边陲处处赛江南》的传奇;
传唱过《革命熔炉火最红》的英气,
传唱过《公民军队忠于党》的欣喜。
由于我属于军旗,
由于我属于八一。
由于军歌里飞扬着我的军魂哟,
每一首老歌都是老兵永恒的影象!
歌7:无名义士的遗产
弹尽粮绝的前沿,
石块是他们末了的铁拳。
在凯旋门前花雨缤纷的镜头里,
我们却再也见不到他们的笑脸。
纪念碑上找不到他们的姓名,
展览馆里见不到他们的照片。
但谁又敢说他们没有留下遗产?
喜鹊报喜时,分明是他们留下的遗言!
背水一战的阵地,
刺刀是他们末了的防线。
在庆功宴上羽觞碰响的画面里,
我们却再也听不到他们的笑谈。
功劳簿上找不到他们的勋章,
回顾录里见不到他们的片段。
但谁又敢说他们没有留下遗产?
红梅报春时,分明是他们留下的遗嘱!
歌8:当过兵的人都是战友
有人在东海前哨把朝阳迎候,
有人在西域哨卡把月牙相守。
正是壮志凌云的好年华哟,
看我们共同把日月扛在了肩头。
不须要在凯旋门前拥抱,
不须要在庆功宴上敬酒。
当过兵的人呀都是战友,
那一身迷彩服便是我们共同的神州!
有人在南沙岛礁与燕群啁啾,
有人在北部边陲与雁阵重逢。
正是血气方刚的好年华哟,
看我们共同把春秋紧贴在胸口。
不须要在光荣榜上留影,
不须要在交响曲中演奏。
当过兵的人呀都是战友,
那一声冲锋号便是我们共同的歌喉!
歌尾:穿过军装的影象
我的目光依然亲密着军旗,
我的右手依然抬举着军礼;
我的脚步依然铿锵着军号,
我的情怀依然热恋着军衣。
哦,穿过军装的影象,
是我一辈子不凋的花季。
就算已经复员故里,
也不过是人生阵地的一次转移!
我的传说依然延伸着军旅,
我的言行依然恪守着军纪;
我的心弦依然弹拨着军歌,
我的光荣依然靓丽着军史。
哦,穿过军装的影象,
是我一辈子不谢的花期。
只管已经解甲归田,
也不过是人生双翼的一次迁徙!
当代艺坛 “德 . 雅”大鹏展翅艺术组合简介
墨客杨德祥当年在军中的英姿
“德”——墨客词家杨德祥艺术简介
杨德祥,1943年9月22日出生于江苏镇江丹徒高资。1962年8月从军,军旅生涯二十四年。曾任原南京军区政治部《公民前哨》报处长、《东线》文艺副刊主编。毕业于中心党校新闻学习班。转业后,担当过《新华日报》“新潮”任务编辑、江苏省总工会电视制作中央主任、《江苏工人报》副总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墨客、词家。是首批“从事新闻事情三十年”纪念章和“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得到者。
先后出版散文诗集、朗诵诗集近二十部。曾为近百台各种大型文艺晚会担当过总撰稿和音诗画节目的创作。已在《词刊》揭橥新作近百首。由他独创、长期实践並取得丰硕成果的“谱曲能唱,离曲能吟”的八行体朗诵诗,深受广大读者喜好,得到诗坛泰斗贺敬之极高的评价和赞誉。贺老说:“我非常高兴能够成为杨德祥同道的一名虔诚读者。”
杨德祥八行体朗诵诗选部分选集
墨客杨德祥紧张作品
首部诗集《长江滾滚过哨所》,曾在当时的江苏诗坛产生过巨大反响。
八行体朗诵诗《我爱江苏》(应邀为央视“心连心”艺术团赴江苏兴化慰问演出而创作。由林达信、韩月乔朗诵。表达了江苏儿女的光荣感、幸福感和任务感。)
八行体朗诵诗《感悟清明》(应邀为中心和政府六部门联合举办的中华经典诵读大型电视晚会《我们的节日.清明篇》而创作。10多年来,在各级电视台播出后,流传甚广,意义深远。)
散文诗《二十四节气歌》之《夏天的旋律》(六章),入选公民教诲出版社出版的责任教诲教科书语文自读教材七年级(上册)《我的四季》。
八行体朗诵诗《祖国,我向你报告》(应邀为首届全国职工春节联欢晚会而作。在各级电视台播出后,广受好评。)
八行体歌词《青春万岁》(由冬林作曲,俞力扬、苏云演唱。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残运会会歌。成为人们美好的影象。)
八行体歌词《中国有我》(别号《童声里的中国》) ,(由戚建波作曲、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合唱团演唱。荣获央视“全国少儿原创歌曲总决赛”精良奖。是江苏省文明委在全国举办的大型少儿征文活动《童声里的中国》主题歌,已收入苏教版小学生五年级音乐教材,并编入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教材《音乐文学》。已在校园广为传唱。央视2021年“六一”晚会隆重推出,广受好评。)
八行体歌词《走不出你的情怀》(由戚建波作曲、山东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于海霞演唱,已在网上热播。)
八行体歌词《好邻居》(由戚建波作曲、沈阳歌舞团女歌手关彤演唱。已在央视音乐频道《民歌中国》专栏播出。)
八行体歌词《东风里有支动人的歌》(为庆祝建党90周年而作,由苏德仁谱曲、著名军旅歌唱家阎维文演唱,在网上热播。)
中心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周涛、赵保乐、鞠萍,以及丁建华、乔榛、鲍国安、雅坤、陈维亚、赵静、林达信、韩月乔、江平等诸多艺术名家,都曾朗诵过杨德祥创作的八行体朗诵诗。
编辑汤雅洪艺术简介
汤雅洪,笔名:洪七功,1956年出生于洪泽,江苏资深媒体人,“少儿写作36计”发明人,江苏省拍照学会会员。原任江苏工人报《文化周刊》编辑、江苏广播电视报《创星少年》特刊主编。现任中国大众文化学会字画艺术专委会委员,江苏省大众字画院副院长,江苏省诗词协会春华诗社理事。
从事文化新闻采编30多年,作品55次荣获省级好新闻奖,个中11次荣获省级好新闻一等奖。参与编发红学泰斗周汝昌一篇呼吁信,匆匆成江宁织造博物馆建成,在江苏新闻界创出一项“與论在先,立项在后”的范例。独家撰写张家港凤凰镇历史文化系列宣布,匆匆成该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应中心电视台约请,现场宣布“新中国22大影星命名50周年盛典”,采写与设计的特刊,被中心电视台电影频道与中国电影博物馆珍藏。
担当主撰稿与主编的图书《报缘情深》,在全国集报界产生了很大影响。参与撰稿的文创图书《金陵印迹》,荣获国际大奖“班尼奖”。
发布编辑/正能量李光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