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听说这样一句赏荷的话:真正懂得欣赏荷的人,才真正懂得爱,伟大的爱应该连对方的缺点也爱,完整的爱包括失恋在内,爱荷的人不但爱它花的娇美,叶的清香,执的挺秀,也爱它夏天的喧哗,爱它秋季的寥落,甚至觉得连喂养它的那池污泥也污得有些道理。
花凋了呢?爱它的翠叶田田。
叶残了呢?那就听打在上面的雨声。
《白蛇传》中许仙这般对白娘子道:人生不过七十,除去十年懵懂,十年老弱,就只剩下五十,这五十又要除去一半的黑暗,便只留二十五,再想吃饭饮茶,沐浴更衣,做工生病,东奔西跑,又耗费了不少时日,而真正留下来能跟心爱的人在一起的日子,掐指一算,其实少得可怜。
问世间情为何物?一笼烟雨,一盏愁。
《诗经》有云: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真正的情是一份追求,一份执着,一份始至不渝,亘古不变。
当初软弱迷途的陆游留不住表妹唐婉风中的那一双红酥手,只留得沈园墙壁上两首催人泪下的《钗头凤》。很多年后,徐志摩重步后尘,奋笔疾书“离婚通告”,结束了他与妻子张幼怡未了的夫妻情缘。他痴狂道:“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我不知道这般的情算作什么,或是高尚,或是卑微,但我以为世上的人皆为情醉,却纵不知珍惜才最为可贵啊!
篇二:听说我们不曾落泪
四季的雨飞雪飞让我心碎,却不堪憔悴
——题记
我们的青春就像是音乐,有时侯高亢激昂,有时侯低沉忧郁,但永远都是一首美妙的歌。
喜欢被风吹过的感觉,像绸缎一样滑过脸庞,喜欢将自已的心事藏在心里,将它锁在自已的心房;喜欢听风吹树叶的声音,就好像我们的笑声……有时躲在一个阴暗的角落,想念一段时光的掌纹。那些浮动在记忆里的苍白的水草,慢慢爬上河岸。有时侯绻缩在一个阴暗的角落,匆匆拭去眼角的泪水,独自愈合着那些心的伤痕。
在青春的岁月里,我们哀伤。我们会为成绩发愁,会为友谊欢呼。看着毕业时的照片,脑海中又浮现出和你们度过的快乐时光。记忆是条长线,盘旋在天边。记起我们同窗的日子,嘴角就会不自主的上扬。我们肆无忌惮的笑,我们因作业过多而异口同声的抗议。毕业时在脸上随意涂画,玩得很疯的样子,这些回忆都是最美好的。即使有-天照片褪色发黄,但回忆永远不变,友谊永远纯洁无瑕。
当其他人看着我们悠然自得地享受着每一缕青春的阳光时,谁又看到了我们眼角那些淡淡的泪痕?人们只看到了我们的桀骜不驯,谁又看到我们眼中那无尽的忧伤?青春的外表无比华丽,可这华丽的外表下也有-颗多愁善感的心。我们的笑容在青春的年华里绽放,可是无论多么甜美的笑容,也掩不住内心的悲伤。明明下一秒眼泪就要夺眶而出,但嘴角还是向上扬起。其实,青春就像一朵玫瑰,虽然妖娆美丽,但也有扎手的刺。
在青春的路上,我们有过彷徨,有过迷惘,有过欢笑,有过快乐。在这条路上,我们走过的脚步构成了一首悦耳的歌曲。或许,我们走的路上布满荆棘,但无论怎样我们眼角的泪珠总不会掉落。青春就像是生命的华尔兹,演奏着爱的圆舞曲,弹奏出圈圈点点的幸福。快活风车转动梦幻美景,轻轻哼唱着生命的青春之歌。
篇三:听说这叫成长
曾经有个女孩,她认为自己很聪明,能看透所有人的心。但,就这次,她不敢再猜了。
因为怕结果会是一把利剑,把自己刺伤了。她终于懂了,他是不一样的。
每次,看着他的眼睛,她就有种说不出的恐惧,就怕下一秒,他不在自己眼前了。
小时候,快乐是一根棒棒糖和一件漂亮的裙子,那样简单的世界。现在的快乐,是每天看着他的笑,她也满足地笑了。终于告别了小时候,也告别了憧憬的白马王子。才发现,自己不是公主。
在爱情面前,她不再聪明了,她也愿意当一个爱情的傻子。或许,他也爱她,只是这次,她不敢确定,因为太害怕失去了。虽然,他们都知道,不管有没有美丽的剧情,他们都写不出结局。在错误的时间,遇见了对的人,只能留有遗憾吧。
所以,她很努力地不让自己喜欢上他,她会忍着剧痛,大声喊出我不喜欢你。
这样在离别时,就算她忍不住哭了出来,他也会笑着说再见。被爱的人永远不会错,痛苦的只有重情的人。
她想,伤心,她一个人承受就好了。就算,有那么多忘不了的回忆。曾经,他为了她跑完了一千五百米;为了袒护她,他第一次向父母撒了谎;受伤时,他总会有办法让她开心。
他对她的好,又岂是三句话能说完的?他已经变成了空气,充满了她的世界,但时间不会等他们,它狠心地抽走了一丝丝空气。你会问,那个女孩怎么样了?请你想想,人失去空气后会怎样……
爱一个人,永远比被爱辛苦,但很快乐。再让她选择一次,她还是会毫不犹豫地爱上他,尽管知道结果是苦的。她要让所有人知道,我深深地爱过。你们会懂吗?不过,她会想办法治好自己,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保健是微笑。再见到他,她一定会勇敢地说,我比你幸福。
她说过,她会等。再想起他时,她会笑吗?虽然伤口已经愈合了,但留下的痕迹抹不去了。知道这个女孩是谁吗?嘘,不要说,我们拉钩钩。
终于相信,再怎么快乐的人,在感情面前,都会变得多愁善感。
听说,这叫成长。
篇四:听说
最近,微信朋友圈里满屏地刷着某大型超市的新闻:“听说,超市员工们爆发性感染某传染病,大家近期千万别带孩子出入超市,听说,这病……”定睛一看,连着好多条都是这个有板有眼的“听说”。
更为有趣的是,过了一阵子,又满屏刷着“听说那个超市爆发传染病的新闻是假新闻,听说造谣者被……”
俗话说得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是我认为最至理的一句名言。而有些人虽听过这话,却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这样的例子可真不少。
就拿明星来说吧,关于他们的新闻可谓是“堆积如山”。可是在那么多的新闻中,又有几条是真实可信的。
比如最近有明星正在拍电视剧,可总有媒体在网上胡编乱造,说片酬达到天价一个亿。
这明显就是假的,明事理的人自然一笑了之。但不明事理的人呢开始七嘴八舌议论并把听说来的一传十、十传百。直至各粉互撕,口水仗打起来工作都可以停歇。
甚至有一对夫妻因为对明星的态度各不相同而斗嘴斗到了离婚的地步。
我又想到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山村里的人,他在岩石上画了一只狐狸,被一个人看见后,他向自己的朋友说道:“伙计,今天我上山时看到了一只画在岩石上的狐狸。”朋友听到后,又将这件事告诉了另一个人,他说:“我朋友看到了一只样貌奇特的狐狸。
而另一个人告诉别人时,将狐狸描述成了长着大耳朵,两条尾巴,血红色双眸的样子。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前者都把听到的加上自己的想象告诉后者,而后者也仿照着前者。
村里很快就出现了这样的说法,山上有一只像狐狸一样的怪兽,有着九条尾巴,三只眼睛,四条手臂,五只耳朵,它有着血盆大口,能吞下整整一个人!
所有的人都恐慌起来,生怕有一天这怪物会下山来吃他们。可有一个老猎人并不相信这样的说法,他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于是他就带着枪上山去找那传说中的狐狸。
可转悠了大半天,也没看见什么可疑的影子。他觉得累了,便想找个岩石坐下。忽然间,他看到了岩石上的狐狸,他恍然大悟,哈哈大笑起来。原来所谓的怪物就是这样啊!
听说,不应是听了就说,听了再说可谓上上之策。听了,就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不应人云亦云,听信他人。遇事,耳听、眼见,心明、脑清方可言传!
本文听说作文-关于听说的作文为美德网原创首发,欢迎转载但是请注明来源!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