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动车缓缓驶出昆明站

中老铁路正式通车!

激动中老铁路正式通车  第1张

视频加载中...

先来第一视角

“沉浸式体验”一下

坐上列车是什么感想熏染

接下来

小布带你

全方位理解中老铁路

中老铁路

是我国“一带一起”倡议

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计策对接的

主要项目

也是“一带一起”倡议提出后

首条以中方为主投资培植

全线采取中国标准、利用中国设备

并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接的

国际铁路

图源:“中国铁路”微信"大众年夜众号

北起中国昆明市

向南经玉溪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至老挝都城万象

全长1000多公里,设计时速160公里

为电气化客货混运铁路

工程于2016年12月全面开工

“中国铁路”微信"大众年夜众号 陈畅 摄

共设43个车站

海内段新设 11 个车站

分别为峨山站、化念站、元江站

墨江站、宁洱站、普洱站、野象谷站

西双版纳站、橄榄坝站

勐腊站和磨憨站

图源:“中国铁路”微信"大众号

中老铁路通车后

从昆明至景洪仅需3个多小时

至老挝万象

有望实现直达运输、当日通达

中老之间互联互通

实现超过式发展

未来还有望与中南半岛其他国家相连

成为泛亚铁路的关键起承段

图源:“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年夜众号

今年是中老建交60周年

两国公民期盼着这条铁路顺利开通

它不仅方便沿线人民群众出行

两国职员互换

还对拉动沿线

旅游、农业、物流等家当发展

和对经济特区、综合开拓区、城市化培植

有巨大促进浸染

图源:“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年夜众号

它是一条

经济发展之路

对外开放之路

互助共赢的友情之路

11月21日在老挝都城万象郊区拍摄的中老铁路(无人机照片)。
图源新华社

中老铁路承载着“一带一起”美好愿景。

中老铁路作为“一带一起”倡议与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计策对接项目,对付发挥铁路在推进“一带一起”培植中的做事保障浸染,加强云南与周边国家的贸易、投资、做事等多方面互助,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推动浸染。

交通根本举动步伐互联互通是云南培植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命中间的支撑和保障。

中老铁路是云南省“八出省五出境”铁路通道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建成将在“政策沟通、举动步伐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5个方面匆匆进云南与南亚东南亚之间的联系,提升云南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水平,促进人文互换,加强务实互助,匆匆进互惠互利,加快云南区位上风转化,进一步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中老铁路架起两国互助共赢的桥梁。

中老铁路建成通车后,从中国昆明至老挝万象有望实现直达运输、当日通达,对改进老挝交通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形成沿线大能力铁路客货运输通道、扩大人文互换具有主要意义,给老挝经济发展和公民脱贫致富带来信心和希望。
中老铁路将使两国在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实现更为密切的多层次互动,架起互助共赢的友情之桥。

图源:“昆明铁路”微信"大众年夜众号

“中老铁路

不是铺出来的

而是架出来、钻出来的”

小布带你用两分钟

回顾中老铁路的培植

中老铁路培植

体量弘大、地形地貌繁芜

全线须要翻越

磨盘山、哀牢山、无量山

须要超过

元江、阿墨江、把边江、澜沧江

全线隧道167座,总长达590多公里

占全线总长度的63%

施工任务繁重

海内段500余公里共有93座隧道

桥隧比高达87%

10公里以上隧道15座

懦弱围岩占比达87%

建筑难度极大

中老铁路橄榄坝特大桥 胡超 摄

在云南修路难

修铁路更难

突泥、涌水、坍方、高温作业

......

都是“家常便饭”

中老铁路海内玉磨段整年降雨充足

地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缝合带

隧道多数穿越断裂带

围岩破碎、地下水丰富

溜塌、突涌、大变形等不良地质磨难频发

具有“三高”“四生动”的特色

其地质布局繁芜,施工难度大

培植难度超出预想

(知道多一点:“三高”指高地热、高地应力、高地震烈度;“四生动”指生动的新布局运动、生动的地热水环境、生动的外动力地质条件、生动的岸坡浅表改造过程)

图源:“中国铁路”微信"大众号

友情隧道:穿越高含量盐岩地层

友情隧道

连通中国云南

西双版纳州磨憨镇

和老挝琅南塔省磨丁经济特区

是中老铁路跨境隧道

含盐量均匀约30%,局部高达80%以上

高含盐段落长达1.7公里

交通隧道工程穿越如此高含量盐岩地层

在国内外均属首例

云南省国资委供图

针对友情隧道盐岩强溶解、强堕落、膨胀等特性,中铁二院设计团队对高含盐岩地层中的隧道建筑难题进行理论剖析和仿照试验,逐步完善处理方案,科学施策,动态设计,优化支护参数,补充了在该地层下建筑隧道的技能空缺,确保了友情隧道定期保质贯通。

元江特大桥:创两项天下第一!

元江特大桥位于

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境内

横跨红河深切V型峡谷

大桥全长为832.2米

个中最高的3号桥墩达154米

相称于54层楼房的高度

为天下同类铁路桥梁第一高墩

同时

大桥主桥采取变桁高上承式连续钢桁梁构造

249米的主跨也创同类型桥梁天下第一

中老铁路元江双线特大桥 胡超 摄

通达隧道:涌水每天能灌满17个标准拍浮池

洞内涌水每天可灌满

17个标准拍浮池

50多摄氏度的高温

事情一下子

就得进空调房降温安歇

……

通达隧道内涌现大量涌水 玉溪市委宣扬部供图

通达隧道

位于玉溪市元江县

与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交界处

共穿越4个断层和1个大断裂带

集涌水滑塌、高地应力、高地热等

不良地质于一体

地质条件极其繁芜

是国家一级高风险隧道

安全风险高、施工难度大

施工职员在隧道掌子面打钻 玉溪市委宣扬部供图

掘进、遇险,再掘进!

据统计

2016年4月开始施工以来

隧道共发生大小坍方

溜坍、突泥、涌水80多次

施工职员在通达隧道涌水段开展抽排水作业

除了突泥涌水等难题

隧道内还遭遇高地温

环境温度

常年坚持在40摄氏度旁边

喷浆作业的时候

拱顶温度超过50摄氏度

由于隧道内常年涌水

高地温段的湿度在80%旁边

洞内水雾弥漫

施工职员就像在“桑拿房”里面事情

在拱顶作业超过3分钟

就会呼吸困难

资料图 中铁五局施工职员在隧道内打钻

除此之外

中老铁路培植中

遇见的困难只有多没有少

比如

景寨隧道围岩破碎、富水,软硬不均

随时可能发生突泥涌水和软岩大变形风险

建成开通后

火车通过这个隧道仅需4-5分钟

而培植者们却坚守了1600多个昼夜

然而在中老铁路的建筑中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5年多来

上万名培植者

不辞费力、昼夜奋战

用汗水、勇气和聪慧

打通了全线最长的安定隧道

保护亚洲象穿越野象谷的勐养隧道

连通中老两国的友情隧道

……

中老铁路海内段线路的

轨道质量指数TQI值为2.5

普速铁路的TQI值一样平常达到7就合格

而中老铁路海内段在2.5以内

打造了轨道工程新标准

确保了中老铁路海内段

线路稳定性、平顺性达到海内最高水平

(知道多一点:轨道质量指数TQI值是对铁路轨道构造轨距、水平、高低、轨向等7个项目的综合评价,数值越小越好)

硬币在行驶的列车上直立不倒。
昆明局供图

中老铁路按照“畅通领悟、绿色温馨、经济艺术、智能便捷”的当代化铁路客站培植理念,打造一批表示云南区域文化、当地民族特色的佳构站房。

个中,玉溪地区采取当地彝族与哈尼族民居的范例特色。
提取屋檐形式,斗拱特点,装饰纹理形成建筑的特色风貌。

峨山站

普洱站以“茶马古道·云滇驿站”为设计理念,将民族元素融入建筑细节,彰显大气精细;

西双版纳站以“雀舞彩云·灵动版纳”为设计理念,如展翅的孔雀翩翩起舞,彰显激情亲切好客的民族风情等。

橄榄坝站

把生态环保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贯穿铁路培植全过程,根据沿线不同景象特色、植被状况、地域文化等特点,因时制宜地选择适宜的绿化植物进行栽种,夯实地基、固化边坡,减少水土流失落。
建成路景领悟、一站一景的“绿色长廊”,呈现“四季常绿,站区有花”“景随路走,绿随车移”的生态景不雅观。

9月11日在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境内拍摄的中老铁路(中)与昆曼大通道(无人机照片)。

亚洲象保护区设计选线:

为保护珍稀动物亚洲象,铁路穿越的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约14公里范围内,采纳延长隧道减少地表出露、调度隧道斜井位置、“以桥代路”等优化工程形式,避开亚洲象紧张栖息活动区域,将工程对亚洲象迁移通道的影响降到最低。
同时,针对亚洲象的活动习气,创新研发了钢绳格栅防护栅栏,针对大象可能误入铁路区域,在保护区附近隧道进出口和路桥连接处设置了防护栅栏。

绿色生态选线:

沿线有自然保护区20处,风景名胜区5处,国家森林公园3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3处。
并绕避了各种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和环境敏感点,降落对沿线环境的影响,促进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全面折衷发展。

打造绿色景不雅观长廊:

中老铁路是环球第一条全线开展系统性绿化景不雅观设计的跨境铁路,也是亚洲首条领悟了生态环保、景不雅观美化、人文风情的终年夜干线铁路工程。
“海绵城市”理念,全面利用于站前广场、生产生活区设计中,实现对自然降雨的网络利用及安全排放。
针对中老铁路沿线日照强烈、雨旱交替、雨季暴雨频发的环境特色,设计职员优选了植物种类及配置模式,优化路基边坡绿色防护工程,力求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一段一景的景不雅观效果。

我们相信

这条友情、科技、绿色、开放的铁路

必将承载着中老两国公民的梦想

穿山越岭,创造辉煌

来源:“云南发布”微信"大众年夜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