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原来是一名电器维修工,修了近30年的电器。
2012年,全国光伏家当受欧盟制裁等影响进入“寒冬”。
但他却不畏“寒冬”,爬上屋顶潜心研讨太阳能发电。
如今,他带领团队设计建成的并网光伏项目达450个,年发电量超过7000万度,年减排二氧化碳达到6万吨以上。

他叫郑夏均,诸暨人,今年55岁,他一手创办的浙江鑫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是绍兴市光伏能源利用领域的龙头企业。
“推动光伏能源运用,这位土专家是在日晒雨淋中开拓了创业新路。
”8月31日,省经济与管理研究会专家委员会一行实地调研了该企业,专家杨云贵为他点赞。

绍兴49岁的电器维修工竟然创办了国家级高新技能企业 汽车知识

年近五旬创新业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教授沃尔特·皮特写了一本书《人生四十才开始》,说的是40岁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
2012年,郑夏均49岁,此时他已经干电器维修近30年。
这一年,由于安装太阳能路灯,他打仗到了光伏家当。
“太阳能是新能源,前景广阔。
”年近五旬的他重新定位自己的奋斗方向:向太阳能发电领域进军。

就在他作出决定不久,欧盟制裁中国光伏家当。
“全国光伏家当陷入困境。
”市经信委有关卖力人回顾说,2013年,光是绍兴倒闭的生产企业多达上百家。

“那时我还在读高中,老爸早出晚归,后来才知道,他在爬屋顶。
”女儿郑琇平回顾说,50岁的人了,这股拼劲深深影响了她。
大学毕业后,郑琇平回到老家诸暨,和父亲并肩创业。

“光伏家当是朝阳家当。
”郑夏均说,在他看来,欧盟制裁就像一个孩子摔一了跤。
“只是这一跤摔得比较重。
”他认定这个家当会逐步向好。

以是,当许多人抱怨时,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光伏电站的培植上,连同几十年的积蓄。
“坚持,不是一样平常人能做到的。
”江苏上市公司天合光伏公司一位高层坦言,正是由于他的这份坚持,“天合”牵手了“鑫升”,结成计策伙伴关系。

功德迹是太阳“晒”出来的

当时光伏家当陷入困境,紧张是出口受阻。
海内光伏新能源运用市场还未启动。
太阳能发电,许多人的印象是“蓝色光伏板”。
但怎么让光伏板多发电?在当时,这是个新课题,事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也是摆在“鑫升”面前的最大难题。

31日,正在诸暨一家企业房顶现场指挥安装光伏板的郑夏均,一边抹汗一边说:“全靠自己摸索。

同样大小的光伏板,安装后发电效率却大不同,个中的奥秘就在于施工质量。
郑夏钧把自己掩护电器的存心与手艺全用在了光伏电站的施工培植上。

“一个小角度,就能影响发电效率,日积月累便是大数字。
”工程师赵佳琦以1000平方米的屋顶光伏为例说,发电率低10个百分点,一年发电经济效益就要差数万元。

据威信机构检测,“鑫升”发电效率高达80%以上,位居全国同行前列。
凭此,去年,“鑫升”跻身该领域为数不多的国家级高新技能企业行列。

“鑫升”是怎么做到的呢?“太阳‘晒’出来的。
”郑夏均笑着说,第一次安装是个家庭户,设计之初,他每天爬上他家屋顶,不雅观察日照韶光、方向、调度倾斜角、方位角及透风尚流。
“毛估估欠妥准。
”为了拿到第一手数据,郑夏均常常跑诸暨气候局,“调”出了诸暨日照韶光、历年台风记录等气候资料。

“电工学气候,不大略。
”诸暨气候局一位接待过郑夏均的卖力人回顾说,老郑的学习劲头让人敬佩。

让阳光帮着赢利

要真正让市场接管“鑫升”并不是件随意马虎的事。
郑夏均至今感激一个人,他叫寿能丰,家住诸暨城区。
寿能丰曾经担当定海纺织机器职业技能学校校长,退休后回到诸暨老家。
他是一位环保达人,从报上看到光伏发电运用于诸暨企业屋顶的后,主动找到“鑫升”。

“2014年,我家房顶安装了家庭光伏电站。
”提及发电,寿能丰打开手机负责地先容,到今年6月尾,屋顶电站累计发电近2.5万度,累计收益2.8余万元。
“太阳能发电,不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而且,屋子冬暖夏凉。
”这些年,寿能丰老人当起了“鑫升”品牌责任宣扬员,逢人就先容太阳能发电对生态培植的浸染。

“实在,不少企业房顶是公司闲置的一块大资源,利用好了,就能为企业创造额外的效益。
”在“天合”光伏板和“固德威”逆变器制造商的支持下,郑夏均为企业出资建电站,助力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截至今年6月尾,“鑫升”为全市50多家企业投资培植光伏电站,累计并网居民光伏项目400户。

“光伏发电,是国家的新兴能源发展方向。
我们的路还很长。
”郑夏钧说,光伏电站运营至少是二三十年,掩护好他们的任务更艰巨。
“就像自己的孩子,须要细心呵护。
”前阵子台风多,他带领团队起早摸黑巡检在一线,确保电站安全。

(原标题《50多岁的“追光少年”》,原作者 何轶群 孔卿媛。
编辑金燕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