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奔波苦,不如回家‘修地球’。
”回家种地这事,张相红并不是一时兴起。

在外打拼20年,他先后开拖沓机、农用车,钱没怎么赚到不说,到头来还欠了6万元。
反倒是在家务农的父母和妻子,打理着家里的10多亩地皮,靠种烤烟和粮食作物,收入稳、增收快。

修地球修出致富业 汽车知识

思前想后,2007年前后,张相红决定回家,开始了他戏称的“修地球”奇迹——种地。

张相红今年52岁,家住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甸阳镇同邑村落

村落庄处于半山腰,从施甸坝区上去,山高路远。
这种看似僻壤的地带,要靠种地致富,没人能信。

张相红反其道而行之,想的啥?

“开三轮车10来分钟就到地里。
水龙头一开,水就流进耕地,省时又省力。
”张相红可不傻。
在当时,当看到村落庄在政府和保山市烟草公司的帮助下,修了机耕路,每块地都建筑了水窖,配备了灌溉管网,彻底告别了人背马驮的日子,脑袋灵光的张相红笃定种地有盼头。

张相红决定回家种烤烟和豌豆。

锄草、施肥、浇水……天不亮,他就到地里劳作。
乃至为省去回家用饭韶光,他还把午饭也带上,一贯劳作到入夜。
同样的活,别人找10个工,他只找5个,甘心自己多辛劳一点。

村落里人都说张相红“手闲不下来”,平时要找他,都得去地里寻。

“那么辛劳干嘛?”有人不解地问。

“闲不得、

回家种地没几年,张相红又享受到了新“红利”。

眼看村落里外出务工职员增多,地皮闲置越来越多。
村落委汇合时成立了互助社,将外出务工庄家的700亩地皮集中流转,租给故意扩大栽种规模的庄家。

至2021年,张相红在家里原有的18亩地皮根本上,通过租地栽种,将栽种规模扩大到了40亩。

种的地多了,张相红起早贪黑、精耕细作的习气没有改变。

一分耕耘,一份收成。

别人家地里的豌豆才小指头大小,张相红地里的豌豆已经长到食指粗细了。

村落里同样面积的地皮,张相红种的地,产出要比其他村落民高许多。

2021年,张相红种地年收入超过了20万元。

天道酬勤。
这些年,靠着种地,张相红带着妻子养活了一大家子:养活年迈的父母,照顾残疾的弟弟;供两个孩子读书,及至大女儿风光出嫁,为没连续升学在家务农的儿子买了小轿车……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张相红利用种地所得,花费70万元在村落里盖了一栋小洋楼。

“今后10年内都不会淘汰。
”对新居造型,他甚是得意。

遇上好光景,张相红在今年又将栽种规模扩大到了50亩。

“有钱了,下一步要干啥?”

“连续‘修地球’。
”张相红的诙谐一如既往,黝黑的脸上,没有愁容和疲态,尽是笑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