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绝句 作诗规则 比如哪句压什么韵 还有什么限定 我什么都不知道 详细点
答:若想学习古今诗词创作,不能不先搞懂弄通韵律。韵律就好比诗词创作入门的拍门砖,也是诗词创作的根本。没有韵律的诗词,就会失落去感情色彩和美感,也就象是一杯白开水,品之无味。但凡有韵律的诗词,读起来抑扬抑扬、朗朗上口。朗诵起来声情并茂、动听悦耳。闻者的感情随着诗中的意境跌宕起伏,使人以为有一种流畅回环的韵律美。
为了使朋友们更好地理解诗词的韵律,下面我们就简去繁先将诗词韵律(以今韵为主)作一简介:
一 韵辙
刘勰的《文心雕龙——声律》有“同声相应为之韵”的话,虽然和我们当代的阐明有出入,但还是揭示了汉语词句语体的基本特色。我们常日指的韵辙,实在便是戏曲、曲艺以及诗词、歌词的专用名称——合辙押韵。也便是诗词等当中的词句与词句,呼应起来有合辙押韵的关系。
1 合辙押韵
所谓合辙押韵,大略地说便是指两个韵母相同的句尾字相押。大家都知道,汉字的读音是由声母和韵母两部分组成的(少数字只有韵母)。如“汉”字,它的声母是h,韵母是an ,合起来读han (汉)。而合辙押韵同声母无关,如“弹”字,声母:d,韵母:an 。虽然二字读音不同,但用的是把同一个韵母—an 利用到诗句的尾字中,以起到合辙押韵的浸染。现编两句解释:铮铮铁汉,犹如炮弹。两个句尾字押的都是an韵,读起来顺口易记, 也是诗词语体的基本特色。
2 韵辙分类
当代普通话的观点因此北方话为根本,以北京话为表准的语音。我个人以为我们还是该当提倡用以北京话为标准的今(新)韵,这是由于古韵实在是令大多数人不易节制,也不利于初学者的学习和创作。从当代人创作的诗词(含歌词等)来看,基本上是按照传统的“十三辙”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来合辙押韵的。“十三辙”即十三韵辙之意。这种韵辙的分类,起之于明清,约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了。从语音的详细内容来看,便是将几个发音附近的韵部相互通领悟并,也称通押。下面就将比较通畅的韵辙名称及所含的韵母和收音列成一个简表,供大家参考:
辙 名 包含的韵母 收音
一 七 i (—i) v (er) i v
姑 苏 u u
发 花 a ia ua a
梭 波 o e uo o e
乜 斜 ie ve ie ve
怀 来 ai uai ai
灰 堆 ei uei ei
遥 条 ao uao ao
由 求 ou iou ou
言 前 an ian uan van an
人 辰 en in uen vn en
江 阳 ang iang uang ang
中 东 eng ing ueng ong iong eng ong
以上便是十三辙表,供各位朋友参考。
3 押韵办法
诗词押韵的办法,既有传统的继续,也有当代的创新和发展。当代诗词的韵式一样平常都比较灵巧,乃至有的诗词连韵都不要了,如有的散文诗或者自由诗根本就没有韵,只是词句的排列组合有诗词的样子容貌而已。笔者倒是认为:只假如诗词,还是该当有韵律的,有韵律的诗词才能算是真正完备意义上的诗词。但诗词作者对押韵的办法却是有一定的选择的,这是由于选择不同的办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这对诗词意境表达的完美与否,起着较大的浸染。办法选择的不得当,会直接影响诗词内容的表达,削弱诗词的美感。诗词作者一样平常都回采取如下的几种押韵办法:
(1) 通韵
一首诗里句句押韵,也便是说通篇押韵就叫通韵(排韵),也有俗称铁打韵的。其特点是韵感特强,诗意较浓,易读易记。缺陷是有时为了考虑押韵,限定住了词句的选择,从而影响了意思的表达。笔者将在本版发的《随着-------》一帖,便是选择的通韵,押的是“灰堆”韵,请查阅。
(2) 跳韵
这是较常见的韵式,跳一句一韵,也叫隔句韵或双句韵,便是每隔一句一韵,单句不论,双句必韵,也有起句也韵的。其特点是韵点分布工致,有较强的韵感。最大的好处是:不用象通韵那样句句必韵,这样可以省去一半的句子因考虑押韵而影响词句的选择和内容的发挥。请参看笔者将发的《月离我很近,你离我很远》一帖,用的便是跳韵。
(3) 变韵
一样平常的长诗很难做到一韵到底,由于过长的篇幅只用一个韵,使诗意的表达和词句的选择,会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诗词作者每每采纳变韵的办法来办理这个问题。也便是在一首长诗中,采纳两个以上的韵,就叫着变韵。这个韵式在长诗中比较多见,笔者就不举例解释了。
(4) 交韵
便是奇数句和偶数句各自押韵,即相互交替押韵。这种韵式最早见于《诗经》,当代诗里也有,但不是很多见。笔者还是现作一首小诗句加以解释:
烛炬燃烧柔弱的身体,
是为给别人带来光明。
她生平都在毁掉自己,
用泪迹书写光荣平生。
一`三句用的是“一七韵”;二`四句用的是“中东”韵,这便是交韵。
(5) 抱韵
有的诗词作者还采纳这样一种韵式,只管不多见但时有涌现。便是在四句一节的诗中,一
四句押韵,抱着二`三句的押韵。为更好的解释问题,笔者还是写一首拙诗加以解释:
爱你不须要缘故原由,
不存在任何间隔。
只要决定作的事,
就须要努力勤奋。
一`四句押韵,二`三句押韵。前者用的是“一七”韵,后这用的是“人辰”韵,前者抱着后者的韵。这种韵式更为少见,在这里就不多作解释了。
(6) 叠韵
这里的“叠”不是指前后字的叠,而是指前后句的叠,是指诗句中前后两句的末端两字的押韵相同。也便是说“韵角”(末端)两字有两个韵,末了一字是轻音节韵,这种韵式在诗词里也就更为罕见了,倒是在曲艺和童谣中比较多见。为了加深各位朋友的理解,笔者还是现编一拙诗加以解释:
你我分别好久啦,
度日如度三秋啦。
虽然朝思暮想啦,
甜蜜却润心头啦。
末端第二字(久`秋`头)三字押的是“由求”韵,尾字押的是“发花”韵,这便是所谓的叠韵。
4 韵辙选择
诗词韵辙的选择,一样平常考虑如下几个成分:
(1) 作品的内容和感情成分
首先是要充分利用韵仄音色上的特点,来表现丰富多彩的诗词情绪。如“发花”`“江阳”`“中东”`“言前”等韵的收音是放口(开口)韵,音色比较洪亮,选择这样的韵仄适宜表现年夜方冲动大方`热烈旷达的豪情壮志。如文天祥的《过单独洋》一诗,便是选择的“中东”韵,充分地表达了作者激越壮阔的情怀,也使读者朗诵该诗时体会到了爱国主义的激情。二“一七”`“苏州”“梭波”等韵的收音是收口(闭口)韵,音色比较柔和,选择这样的韵辙就适宜表现忧郁凄婉的情绪。如陆游的《钗头凤》一词选择的是“梭波”韵,较好地表示了作者在回顾与表妹唐婉的深厚感情时,那种百感交集`悲苦难忍的心情,也使读者深切地体会到了作者的悲痛和哀怨。
(2) 韵辙本身的特点成分
汉字十三韵辙中,无论是哪一种韵辙,都有一个包含汉字的多少问题,有宽韵和窄韵之说。
宽韵如言前、江阳、中东、人辰、发花、遥条、一七等韵辙,因包括的常用汉字多,构词能力较强,被大多数作者选择其作为韵脚用字。特殊是写较长的诗篇时,要选择宽韵。窄韵如乜斜等韵辙,包括的汉字屈指可数,构词能力也较差,一样平常诗词作者较少采取。
(3) 诗词的音乐性成分
由于好多的诗词是可歌的,以是作者在创作时如果考虑到谱曲的功能,就要考虑到这一成分了。若是雄壮豪迈的歌曲,就该当选择言前、江阳、中东等韵辙了。若改编的是女声歌曲,用一七韵就会婢女歌手更易唱得响亮动听。
总之,无论选择什么样的韵辙,都要视详细情形而定,不必照抄照搬。尤其是在写短诗时,完备可以随着觉得走,心里怎么想得就怎么写。如果越写越以为别扭,难以将意思表达的透彻,也可以换个韵辙重写,直到满意为止。
5 韵脚安排
古典诗词的韵脚安排是有一定格式的,只要按照格式创作就行了,在这里就不多先容了。当代诗词则比较灵巧,这和自由诗文体的多样性有关。不过大致也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一是句式、节奏整洁有序。此类诗常分为几段,每段句数相同,为了使韵脚安排的合理,且大多是双数句。一样平常都在双数句押韵,每段的第一句可韵可不韵。
二是句式节奏参差不齐。这在自由诗和散文诗中比较常见,其韵脚安排也无规律可循。有的段落是通韵,有的段落跳韵,还有的段落内就变韵,无论采纳什么韵式,韵脚相隔的都不太远。从中可以看出,当代诗韵根据内容的须要,安排得比较灵巧。
三是句式、节奏错落不等。这样的诗,每每被人们称之为自由诗。作者常常把一句较长的诗分成楼梯似的几行,以增强感情的起伏抑扬。但一样平常韵脚比较稀疏,有的隔好几句才安排一个韵脚,乃至有的一个段落才有一个韵脚,当然这要视情形而定了。只管句式分成几行,但大多还是用通韵和跳韵的形式作韵脚安排的。见笔者发的《情》一帖,楼梯的句式,一段一个韵脚。
二 格律
格律,紧张是指古典诗词在字数`对仗`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范。古典诗词和当代诗歌最大的差异,在于古典诗词有着较为严格的格律,而平仄又是根本。因此,我们在这里还是以古诗词的平仄来阐明格律。
1 声率
实在便是在音调上的平仄哀求,是指音调的是非律和高低律,即是非调的交替和高低调的
交替。平仄利用的得当。音调就会高低折衷平衡,使诗词具有抑扬抑扬的韵律,正象刘勰在《文心雕龙—声律》所说的“异音相从谓之和”,这样就会使诗词既有“同声相应”的韵,又有“异音相从”的律,无疑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的。
平仄的内容古代和当代是有差异的,为了言简意赅,我们还是从当代的角度去说。大家都知道汉语拼音是分为四个音调的:阴平(一声)、阳平(二声)、上声(三声)、去声(四声)。所谓平便是汉语的一、二声;仄便是三、四声。这在古诗词句中每个字都是有哀求的,往后祥介。
2 对仗
对仗既是对偶,就象是古代仪仗队一样,两两相对,紧张是指律诗当中相连的奇数句和偶数句的对偶关系。如无论是五言和七言的八句律诗,一~二、三~四句(以下类推)-------,都是对联的关系。一样平常首尾两联可对可不对,可宽对也可工对,但中间两联必须是工对。请参考笔者将发的《楹联的基本哀求》一帖。
3韵脚
除第一句可押可不押外,别的句字跳韵,即偶数句押韵。其紧张哀求:
(1)韵脚在偶数句尾。
(2)第一句可韵可不韵。
(3)一样平常一韵到底。
(4)不许可一个字重韵。
3 字数
古诗词中的每首诗词,都有非常规范的字数。这个中包括:
(1)每首诗词有一定的总字数。
(2)有一定的句数。
(3)每句又有一定的字数。
如五言律诗,总字数为40字;8句;每句五字
長風、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