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公民医院全科医学中央主任李健教授与成都邑温江区公民医院全科主任刘晋川主任共同指出,高血压不能讳疾忌医,非药物治疗效果并不是万能的。“从清晨开始,管理晴天天6至10点的血压。”温江区柳城社区卫生做事中央袁辉主任先容说:“高血压管理贵在长期,基层医院的高血压管理须要不断规范化,才能站好血压管理第一班岗。温江柳城社区常住人口有13万4千,目前管理的高血压患者建档5100人。相信通过与四川省公民医院的牵手,高下联动,以清晨血压为管理杠杆,积极探索适宜中国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模式,帮助更多的高血压患者科学管理自己的血压!”
李健教授说:“从治疗角度来讲,选择真正分子长效的降压药物是掌握清晨血压的重点。”
据悉,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约2.7亿,在每年300万例心血管去世亡中,至少有一半与高血压有关。目前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存在很多问题。李健教授先容说:“对付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而言,清晨醒后开始日常活动的最初几小时内(常日在6:00-10:00之间)血压会达到一天中的最高峰值。这是由于人体内血压在24小时内是不断变革的,纵然血压正常的康健人,血压也会呈现较为明显的昼夜规律,表现为就寝最初数小时内血压明显低落,清晨时段血压呈明显上升趋势,如果清晨时段血压明显上升,幅度过大,则属于病理状态,对人体有害,但很多患者每每忽略了这一点。”
“造成患者清晨血压管理不当的缘故原由,除了与其自身的病理生理学等成分有关外,还有药物利用的问题,即很多患者所利用的降压药无法掌握24小时血压。” 李健教授进一步阐明说,“如果患者服用的是短效的降压药和所谓的‘长效药物’,药效并不能持续24小时,在第二天清晨服药前药物浓度低下,药效薄弱,不能很好掌握血压,导致血压颠簸。而清晨服药前也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韶光段,心肌梗去世、心源性猝去世及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多发于这个韶光段。从治疗角度来讲,选择真正分子长效的降压药物是掌握清晨血压的重点。”
李健教授说:目前清晨血压是中国高血压管理的薄弱环节,也是我国高血压管理多年来的痛点。有研究显示,在诊室血压已掌握的患者中,超过60%清晨血压未掌握;诊室血压未掌握的患者中有94.9%清晨血压未掌握。
“并不是每个高血压患者都有头晕、头疼等症状。很多高血压患者从来没有症状,从来不知道自己有这个病,每每病倒了送到医院,一测高压已经到了160了,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问题。”刘晋川主任谈到,“降压看似大略,实在是非常繁芜的问题,必须考虑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规律,考虑清晨血压、夜间血压及服药后24小时的药物血液浓度。目前中国很多高血压患者不头晕就不服药、不肯定期监测血压、自行随意停药等问题非常普遍,这不仅为患者康健带来了隐患,也成了中国式高血压管理老大难问题,导致血压不能很好的掌握,终极引发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一旦高血压患者不能有效掌握血压,造成卒中等疾病的发生,可能导致去世亡或因偏瘫而长期卧床不起、损失措辞能力等各种致残情形,这对付患者及其家属都是沉重打击。”
对此问题,温江柳城社区卫生做事中央袁辉主任表示,只要确诊了高血压,无论有没有症状,是否觉得到头晕,都要根据年夜夫建议按时服药,一定不能随便停药。停药极易造成血压颠簸,对心血管造成损伤。对付高血压患者来说,只有坚持服用长效药物,平稳掌握好每一个24小时的血压,才能真正管理好血压,更好地预防心梗和脑卒中的发生。
“目前血压管理已从传统关注降压的量逐渐转变为看重降压的质。降压达标、早达标、清晨血压达标是硬道理。”李健教授指出,“高血压是一个须要长期管理、定期监测血压的疾病,建立血压管理模式的初衷是希望把优秀的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切实的加强基层社区年夜夫的培训和高血压患者的康健宣教。”
刘晋川主任指出:“清晨血压的管理是很主要的观点,是血压管理的一个切入点,是我国进入血压质量管理时期的标志之一。现在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都是在社区医院长期随访,清晨血压管理的着力点是在基层,社区医院在这方面会有更多发挥的空间。未来我国还须要连续提升基层年夜夫的诊疗水平,不断完善基层高血压的防治管理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