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在福州港江阴港区拍摄的即将出口外洋的车辆(无人机照片)
“双碳”目标下,应对景象变革已经成为影响国际关系和贸易竞争的新热点。当前,在绿色低碳技能上处于领先地位的发达国家正试图环绕“景象”和“碳排放”建立新的国际贸易规则。随着欧盟碳关税、欧盟《新电池法》等政策法规的出台,以产品“碳足迹”为核心的“碳壁垒”正逐步成为国际贸易中的新型技能性贸易壁垒。据海关总署统计,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量达522.1万辆,首次跃居环球第一,国际贸易中的“碳壁垒”极有可能对我国的汽车出口造成较大影响,我们应高度重视并积极采纳应对方法。
产品碳足迹
产品碳足迹是指某个产品在其生命周期过程中所开释的直接和间接的温室气体总量。国际上较为通用的碳足迹核算方法包括生命周期评价法、投入产出法、IPCC法、碳打算器等,个中以生命周期评价法和IPCC法运用较为广泛。
碳关税
碳关税是基于碳足迹理论的一种环境税收政策,旨在通过向高碳足迹商品征收惩罚性税收,以减少环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从环球趋势来看,发达国家正酝酿构建环球性碳关税同盟,碳关税将成为新型绿色贸易壁垒。环球首个碳关税机制,即欧盟碳边疆调节机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已在2023年10月1日进入过渡期,过渡期内报告企业必须报告产品碳足迹信息,2026年,欧盟将正式征收碳关税。目前,碳关税机制覆盖产品范围仅包括钢铁、铝、水泥、化肥、电力、氢六大领域的原材料,但未来欧盟还将进行重新评估,以确定是否扩大其覆盖产品范围。
欧盟《新电池法》
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规(EU)2023/1542,简称“欧盟《新电池法》”,已于2024年2月18日起施行。按照《新电池法》,自2024年7月起,动力电池以及工业电池必须报告产品碳足迹,须要供应电池厂家书息、电池型号、质料(包括可再生部分)、电池碳足迹总量、电池不同生命周期的碳足迹等信息,到2027年7月要达到干系碳足迹的限值哀求。同时,自2027年起动力电池出口到欧洲必须持有符合哀求的“电池护照”,记录电池制造商、材料身分、可回收物、碳足迹、供应链等信息。
对我国汽车家当的影响
据海关总署统计,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量达522.1万辆,同比增加57.4%。个中,我国每出口3辆汽车就有1辆是电动载人汽车,整年出口177.3万辆,同比增长67.1%。凭借着价格上风和过硬的产品质量,我国出口到欧洲的汽车深受市场欢迎。目前,中国已成为欧洲第二大汽车入口来源国,且销量仍呈上升趋势,这无疑对欧洲汽车行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寻衅。
据剖析,未来汽车家当极有可能成为欧盟碳关税新一批“征税”工具,一旦汽车业被纳入CBAM,上汽、奇瑞、吉利、比亚迪等如今在欧洲市场表现亮眼的车企,都将深受波及。这意味着中国汽车企业将与欧洲的入口商共同面对高额的“碳关税”本钱,从而损失原来出口欧盟的价格上风。
此外,欧盟《新电池法》对我国电动汽车出口也将产生重大影响。法规哀求电池厂家卖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的回收,增加了企业本钱。对欧盟当地经销商入口中国电动汽车也会产生顾虑,进一步影响中国电动汽车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法规还哀求尽职调查供应商的电池原材料来源,引发中小企业的淘汰。然而,这也将匆匆使电池和电动汽车企业投资于研发更加环保和高效的电池技能,以降落碳足迹和对环境的影响。因此,该法规有可能暂时抑制中国汽车出海和动力电池出海的势头,但也为中国企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和寻衅。
应对建议
一、加快完善海内碳市场培植,应时推出碳税制度
目前,全国碳交易市场在法律制度、配额有偿分配、数据管理、行业参与者扩容等方面均有待推进。因此,应加快完善我国的碳交易机制,并应时推出我国的碳税制度,一方面,让碳价更好地反响市场供需,另一方面,将碳关税的收入留在海内。加快完善海内碳市场培植和推出碳税制度有助于提高我国企业碳减排能力和竞争力,应对发达国家征收碳关税的寻衅。
二、建立重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体系
推动完善重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体系,建立重点企业碳排放核算报告、核查等标准,有助于提高产品的环境透明度,促进企业降落碳排放,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这也有助于应对国际贸易中涌现的碳关税和贸易壁垒,保护我国企业的利益和竞争力。
三、积极构建低碳产品标准国际对标互认
为了避免“碳壁垒”对贸易造成的不必要障碍,我国应积极构建与国际互认的碳核算体系,将中国产品碳排放打算及认证标准尽快与国际标准对标互认,为我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扫清碳排放标准领域的障碍。
四、加快培植碳足迹根本数据库
通过加快培植碳足迹根本数据库,能够供应充分的数据支持和参考,加强汽车家当的碳足迹管理和掌握,推动家当向低碳方向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并为政府决策和消费者选择供应科学依据。
五、积极引入绿色低碳技能,坚持可持续发展
企业应通过采取前辈的绿色低碳技能,实现家当绿色升级;加快建立企业碳排放管理制度,构建一套完全的碳排放管理合规体系,包括生产流程各环节的数据记录、碳足迹打算、碳本钱支出的文件留存等。企业须要加强自身的碳减排能力,降落碳排放水平,并加快推动家当构造的优化升级。
(作者周桃系中国科学院深圳前辈技能研究院碳中和技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孙立群系中国科学院深圳前辈技能研究院碳中和技能研究所副研究员、冯威系中国科学院深圳前辈技能研究院碳中和技能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