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早上,主城区池阳路上,吴正友拉开“老爷修车”店铺的卷闸门,开始一天的事情。 “刹车不太灵,车子也须要上油了。” “好嘞,我来检讨下。” 除了脚旁放着的拐杖,吴正友看起来和其他维修工没什么不同。只见他神色专注、动作娴熟,不一会儿的功夫,这辆自行车就规复了昔日的“神采”。 “吴师傅虽然身体不便,但技能博识,不仅修得好,收费还便宜。”顾客张树五表扬道。 吴正友今年56岁,是贵池区马衙街道金山村落人,9岁那年由于车祸失落去了左腿,在那段无助的岁月,他也常常在夜里哭泣。但他是个不服输的人,他在心里一贯见告自己“一定要争口气”。 17岁时,吴正友对维修产生兴趣,跟随师傅学习修理自行车。经由几个月勤奋苦学,他基本节制了自行车维修技能,在家门口开了一间小店。 万事开头难。“很多人不相信一个残疾人能把自行车维修睦,也有人不好意思和残疾人讲价,就不来我这里维修。”吴正友见告。对此,他就用免费维修的办法来招揽客人。凭借着博识的修理技能,他逐渐赢得了顾客的信赖。 积累了丰富的维修履历,吴正友将店铺搬到了主城区实验小学阁下,然后又辗转来到池阳路上。“那时候满大街的自行车,从大桥、红旗,到飞鸽、永久…….”吴正友见告,1995年至2008年是自行车维修的高峰期间,一天能有30多单买卖,险些全天不能安歇。2010年,在残联等部门的折衷下,城区部分公共自行车的维肄业务也优先供应给他。“在自己的努力和大伙的帮助下,那段韶光我挣到了钱在城里买了屋子,结了婚生了孩子。” 虽然荷包鼓了些,可吴正友并没有忘却自己的初心,他常常为学生、残疾人免费修车。“有一次在实验小学附近,一逻辑学生的车坏了,身上又没带钱,我就免费给他修睦了。第二天他父亲还特意来店里感谢我。”吴正友见告,残联和街坊邻居对他的关心他都铭记于心,也想尽力为大家做点事情。39年里,他免费维修的自行车已有上万辆。 店铺开门业务的韶光有限,但吴正友的做事却没有韶光限定。无论是酷暑寒冬,还是凌晨半夜,顾客的车子坏了,只要一个电话,他就及时到场。吴正友记得那是一年冬天,夜里10点多,他已经睡觉了,一名顾客打电话给他,说自行车在平天湖附近坏了。吴正友二话没说,穿上衣服就赶了过去,坐在冰冷的地上修车,冻得瑟瑟颤动他也没有怨言。 由于腿部残疾,吴正友修车要比正凡人辛劳许多,但是他从不喊苦也不喊累,他说凡事都要往好处看。“你看,我的拐杖既能拄、又能坐,还有‘刹车’呢,用途大得很! 把稳到,上午两个小时的韶光,只有两个顾客来修车。“如今,自行车越来越少了,店里一样平常一天只有五六名顾客,挣不到什么钱。”近年来,吴正友也在积极学习电动车维修知识,逐渐扩展业务。 “我的腿脚未便利,只能在这一方小小的天地里施展技能,但我没有虚度光阴,能够靠着这个维修店养活家人就已经很知足了。”吴正友笑着说,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服输,越苦越要坚持下去,日子都会超越越好的。 编辑:戴琪 责编:汪玉芳 审稿:李迅 监制:杜德龙 公益广告展播
”
|有体例!
共招聘79人!
|一位“妈妈”和她的30个孩子|甜蜜“暴击”!
池州“520”登记现场甜齁了|万亩小麦 ,本日开镰收割!
|他进的QQ群,80%以上的成员都是“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