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军队向太阳……
这是中国人最熟习的歌声之一。有人说是《中国公民解放军进行曲》,也有人说是《中国公民解放军军歌》,到底是哪一首歌呢?
两个小青年鼓捣出惊世的音乐名作
抗日战役期间,延安是革命圣地,是进步青年神往的地方。1939年,两个文艺青年公木和郑律成在陕北的窑洞里,共同创作了不朽的音乐之作。
当时,公木和郑律成都在抗大政治部宣扬科,住的窑洞是隔壁。一天,郑律成创造公木的条记本有很多诗,个中一首《子夜岗兵颂》,这是公木半年前在抗大一大队做学员时写的一首短诗,登在连队墙报上,诗中反响了他在抗大学习时深夜站岗放哨的一点儿感想熏染。诗写得很美:
一片鳞云,筛出了几颗流星,相映溪流呜咽鸣。是谁弹奏起这一阕乡曲,四周里低吟着断续的秋蛩。远处一点孤灯,像一点流萤。闪动在有无中,画出了无涯的阴郁,也画出了山影重重。你可敬的岗兵,手把着枪托,特立在路口,面对着西风……
郑律成高兴得不得了,把这首《子夜岗兵颂》拿去不声不响地用咏叹调谱成一首独唱曲,然后用他那带有朝鲜族腔调的清亮歌喉唱给公木听,这使公木又惊奇又激动,牢牢握着他的手说:“一首诗变成一支歌,那确实是一个质的飞跃。”
延安宝塔山
到了1939年四五月间,郑律成提出搞个“八路军大合唱”,约公木写词。郑律成还说,什么叫大合唱,便是多搞几首歌嘛。此时,冼星海与光未然也提出搞“黄河大合唱”。“大合唱”这名称,便是这样来的。说干就干,那时郑律成才25岁,公木29岁。
公木首先写了《八路军军歌》和《八路军进行曲》,接着还写了《骑兵歌》《炮兵歌》等。8月份,“八路军大合唱”的歌词全部写完。该组曲包括《八路军进行曲》、《八路军军歌》、《快乐的八路军》、《骑兵歌》、《炮兵歌》、《军民一家》、《八路军和新四军》七首和之前的《子夜岗兵颂》共八首歌曲,选择八首是为了突出了一个“八路军”的“八”字。
创作过程中,每当公木写成一篇词,郑律成随即便拿去作曲。延安的条件是很艰巨的,公木后来回忆郑律成的创作过程时说:“没有钢琴,连手风琴也没有,只是摇头晃脑地哼着,打动手势,有时还绕着屋当中摆的一张白木茬桌子踏步转悠……”有的老战友说郑律成是在窑洞里敲着盆、拍着腿完成作曲的。
9月份,曲还没作完,郑律造诣调到“鲁艺”(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去了。鲁艺音乐系的条件好一点,有乐器。10月份,郑律成作曲完毕。
1939年冬,鲁艺音乐系将该作品油印成册,并在杨家岭中共中心大礼堂由郑律成指挥进行了演出,引起了轰动。
杨家岭中心大礼堂
“八路军大合唱”的全部歌曲印成油印小册子,传遍全延安,传遍全军,掀起了唱歌高潮,前方后方都唱。1940年5月,《八路军军歌》和《八路军进行曲》两支歌刊登在由毛泽东、王稼祥、肖劲光、郭化若、肖向荣为编委果《八路军军政杂志》上。总政宣扬部部长萧向荣还专门请公木和郑律成去用饭,说了很多鼓励他们的话。
1940年,《八路军大合唱》以《献给八路军的军歌合唱集》为名,在延安荣获“五四”青年节征文音乐类甲等奖。
公木曾说:“如果我不坐几次牢,不亲自参加抗战,不亲自作抗战时势研究,那是绝对写不了这样的歌词的。这是我当时的一种真感情,很自然很自觉地写的。不是首长叫写的,也没有谁见告我要这么写,也没领导提见地,更没有开什么研讨会。回忆起来,那时我们二人胆子也真够大的,既没有请示也没有申报请示,一写便是军歌、进行曲……”
这句话很有启示,如果当时是领导把关,搞三堂会审式的专家审查鉴定,可能也出不了那样有激情、有个性的好作品来。
《八路军进行曲》一鸣惊人
“八路军大合唱”八首歌曲篇篇经典,要说最有传染力确当首推《八路军进行曲》。这首歌的歌词和旋律冲动大方、奋进,富有战斗性,它的影响,乃至超过了《八路军军歌》。
《八路军进行曲》歌词
向前!
向前!
向前!
我们的军队向太阳,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我们是一支不可降服的力量。
我们是善战的健儿,
我们是民众的武装,
从无畏惧,
绝不屈从,
永久抵抗,
直到把日寇逐出国境,
自由的旗帜高高飘扬。
听,风在呼啸军号响!
听,抗战歌声多洪亮!
同道们整洁步伐奔赴解放的疆场,
同道们整洁步伐奔赴仇敌的后方。
向前!
向前!
我们的军队向太阳,
向华北的原野,
向塞外的山岗。
这首歌的歌词采用了非方整的是非句构造,听说这是郑律成特意向公木哀求的。正是这种是非句构造的歌词使郑律成创作出了不同凡响、动人心魄的旋律。郑律成的女儿郑小提在《“军歌之父”用音乐勉励抗日将士》一文中还讲到:谈及《八路军进行曲》的创作,父亲曾说自己是受到《大刀进行曲》的启示,但这里已不是“大刀”的形象,而是千军万马、勇往直前的挺进场面。歌曲以大胆雄壮的气势、铿锵有力的进行曲风格,歌颂和塑造了八路军朝气发达、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英雄形象。
1939年2月,郑律成在抗大女生一队教唱歌,左二为队长丁雪松。经由三年交往,他们于1941年12月结为夫妻。
他还创作了《英雄赞歌》
“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这首随处颂扬的《英雄赞歌》词作者便是公木。公木原名张永年,别号张松甫、张松如,笔名公木,1910年生,河北束鹿(现辛集市)人。1928年考入北平大学第一师范学院。1938年进入延安抗大学习,后留校事情并连续从事诗歌创作。1942年冬调鲁艺文学系任教。1945年秋,参加延安文艺事情团赴东北,历任东北大学教诲长、教诲学院院长。1954年秋调北京任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副所长。1961年后任吉林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副校长,吉林社科院副院长及中国作协吉林分会主席。1962年,创作电影《英雄儿女》歌曲《英雄赞歌》。1998年10月30日,公木因病在长春逝世。他的墓碑上镌刻着《中国公民解放军军歌》的原始歌词。
墨客、词作家公木
全天下唯一一位为两个国家军歌谱曲的音乐家
能为一个国家的军歌谱曲,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可是他曾为两个国家的军歌谱曲。他便是郑律成。
音乐家郑律成
郑律成1914年出生在朝鲜全罗南道光州杨林町。原名郑富恩,后因酷爱音乐,改名律成。1933年春,进入朝鲜在华抗日团体开办的南京“朝鲜革命干部学校”。1937年10月奔赴延安,先后入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193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役胜利后,郑律成与夫人丁雪松奉命返回朝鲜事情,郑律成历任朝鲜公民军俱乐部部长、朝鲜公民军协奏团团长等职,谱写了《朝鲜公民军进行曲》。1950年朝鲜战役爆发后,周恩来总理亲笔致函征得金日成赞许,郑律成回到中国,随即加入中国国籍,定居北京,先后在北京公民艺术剧院和中心歌舞团从事音乐工作。1976年12月7日,郑律成于北京逝世。原国家副主席王震在郑律成传记的媒介中写道:“他是当代继聂耳、冼星海之后,又一位精彩的精良的作曲家,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奇迹的开拓者之一。”
郑律成和夫人丁雪松(新中国第一位驻外女大使)、女儿郑小提(作曲家)合影。
《八路军进行曲》曾被孙立人定为新一军军歌
《八路军进行曲》不仅在八路军各抗日根据地唱得响亮,乃至在抗战后期连国民党的部队也爱唱。那是1945年抗敌演剧队第五队进入缅甸慰问中国远征军时,抗日名将、新一军军长孙立人把该队演唱的《军队进行曲》(1940年在重庆《新音乐》月刊揭橥时所用的歌名),也便是《八路军进行曲》,暂定为该军的军歌。个中他把“我们是一支不可降服的力量”修正为“新一军是一支不可降服的力量”。听说有人悄悄提醒孙立人说:“这可是共产党的歌曲。”孙立人歧视一笑:“我可不管它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只假如我们中国人写的,只假如号召中国人打鬼子的,唱!
只管大胆地唱!
”于是,《八路军进行曲》在滇缅沙场上,成为国民党部队最喜好的军歌。
《新音乐》月刊于1940年1月在重庆创刊,至1950年12月晦刊。《新音乐》在抗战期间揭橥了大量反响抗日救亡的音乐作品和理论文章,是国统区影响最大的一家音乐刊物。
1997年国家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纂的《纪念孙立人文集》中记述:“他也特殊喜好‘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军队向太阳’这支进行曲,并让在部队中教唱。直到后来听说这支歌成了《公民解放军进行曲》,才停滞了传唱。”
孙立人察看抗日劲旅新一军
《八路军进行曲》在解放战役更名为《公民解放军进行曲》
抗日战役胜利后,《八路军进行曲》作为广大官兵最喜好的歌曲连续传唱,曲谱一贯保留原样,但各部队根据当时的形势和任务,对歌词作先后了多处修正,并更名为《公民解放军进行曲》。
原歌词“我们是善战的健儿”抗战期间曾改为“我们是善战的前卫”,解放战役中又改为“我们是善战的军队”;
“永久抵抗”改为“大胆战斗”;
“直到把那日寇驱除国境”改为“直到把蒋伪军消灭干净”;
“自由的旗帜高高飘扬”也曾改为“朱德的旗帜高高飘扬”,不过没有多永劫光又规复为“自由的旗帜高高飘扬”,解放战役附近尾声时又改为“全中国公民彻底解放”;
“奔向仇敌的后方”改为“拯救受难的同胞”;
“抗战的歌声多洪亮”改为“蒋区公民呼喊反抗”;
歌词末了一句“向华北的原野,向塞外的山岗”改为“争取民主自由,争取民族解放”。
由于当时歌词的修正比较频繁,又没有比较严格的统一规定,甚至流传着许多不同的版本,但总体上大同小异,只是个别词句有所不同。这里列举解放战役初期和后期两本正式出版的歌集,看看这首歌歌词的变革。
1946年出版的《新中国歌集》,收录了《八路军进行曲》,歌词如下: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军队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降服的力量。我们是善战的健儿,我们是公民的武装。从无畏惧,决不屈服,永久抵抗,直把那日寇驱除国境,自由的旗帜高高飘扬。听,风在呼啸军号响,抗战的歌声多洪亮。同道们整洁步伐奔向解放的疆场,同道们整洁步伐奔向仇敌的后方。向前向前!
我们的军队向太阳,争取民主自由,争取民族解放。
1949年由北平书店出版的歌本《大众歌集》刊发的《公民解放军进行曲》,歌词如下:
向前!
向前!
向前!
我们的军队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肩负着公民的希望,我们是一只不可降服的力量。我们是善战的健儿,我们是公民的武装,从不畏惧,决不屈服,大胆战斗,直到把蒋伪军消灭干净,全中国公民彻底解放。听,风在呼号军号响!
听,蒋区公民呼喊反抗!
同道们整洁步伐奔向解放沙场,同道们整洁步伐拯救受难的同胞。向前!
向前!
我们的军队向太阳,争取民主自由,争取民族解放。
1949年北平书店《大众歌集》刊登的《公民解放军进行曲》。
“解放战役期间,实际上各地部队都在修正这首歌的歌词,不一样的版本很多。”《八路军进行曲》的词作者公木的夫人吴翔对歌词的变革曾表示,“那都是国家形势的须要。”
这首歌在解放战役连续传唱是由于它具有“大兵团形象”
出身于抗战初期的一首军歌,何以在解放战役期间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呢?
正如《八路军进行曲》的词作者公木所言:创作这首歌曲的1939年,尚是敌强我弱,只能以游击战为主,还不具备大兵团作战的条件和能力,但这首歌曲却是“大兵团的形象”,“有着雷霆万钧的力量”,写出了计策反攻的觉得。“以是才不但为当时的抗战军民所传唱,而且到了对日本侵略者进行大反攻的期间,它更发挥了战斗歌曲的威力。在转入公民解放战役的时日,只把歌词中的个别词句稍作调度,便连续为解放军战士所接管,紧随着南征又北战的步伐,合营着胜利复胜利的节拍,凯歌高奏遍及祖国大地。直到本日,有着当代化妆备,穿着新式军服的公民解放军唱起这首歌来,听觉形象和视觉形象仍旧是和谐统一的。正由于如此,它的生命力顽强,可以久唱不衰。”
解放战役中公民解放军进行大兵团作战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解放战役期间,也有一支国民党军队把《公民解放军进行曲》当作军歌,据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原国民党军第二绥靖区青年教导总队音乐教官、中共特工聂景康表露:山东的国民党军第二绥靖区青年教导总队曾用《公民解放军进行曲》原谱,改写了歌词,当成军歌。后来青年教导总队被俘士兵参加解放军,学唱《公民解放军进行曲》时,一学就会。一问才知道,他们早就会唱……
《公民解放军进行曲》成为开国大典阅兵式主旋律
开国阅兵该当奏什么样的军乐呢?1949年9月中旬的一天,在受阅部队的联席会议上,军乐团总指挥罗浪提了这个问题。
自8月份全面铺开阅兵演习以来,军乐团就参加了步兵方队的分列式演习,罗浪选了一些曲目试验,可撒开腿急行军惯了的步兵怎么也踏不到音乐的节拍上。
罗浪说:“不愿定下曲目,军乐团没法演习。”
会上紧张有三种见地。有人提出用天下盛行的德国曲目,也有人提出用苏联曲目。
罗浪的见地是:“华北军政大学曾在石家庄搞过一次阅兵式,用的是我军自己的军乐。这套曲子以解放区盛行歌曲作为陪衬,以《公民解放军进行曲》为主旋律,中间穿插了《骑兵进行曲》、《炮兵进行曲》。晋察冀军区几次阅兵式都是用这组军乐联奏。我主见用它。”
主持会议的阅兵指挥所主任杨成武让罗浪把自己的方案写成笔墨,列出阅兵时拟演奏的乐曲名称及群众游行的乐曲名称,一并呈送阅兵指挥部,上报中心军委。罗浪熬了一个晚上,把公民解放军现有的进行曲串在一起,搞出了一份阅兵曲目方案,于越日清晨交到了杨成武的手上。
50年后,罗浪回顾说:“3种见地相持不下,末了还是那哼唱了多年的熟习的旋律,征服了中心领导的心。”
于是,一套以解放区盛行歌曲作为陪衬,以《东方红》、《义勇军进行曲》、《公民解放军进行曲》为主旋律的开国大典乐曲出身了;而开国大典阅兵式则因此《公民解放军进行曲》为主,穿插《三大纪律八项把稳》、《骑兵进行曲》、《炮兵进行曲》、《战车进行曲》等曲目。开国大典阅兵式,确立了《公民解放军进行曲》在新中国军乐的地位,也为日后成为中国公民解放军军歌奠定了根本。
开国大典军乐队
《中国公民解放军进行曲》成为我军的主要标志
1951年,中国公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统一修订了歌词,刊于同年8月由总政文化部编印出版的《部队歌曲选集》第一集。如将原歌词“直到把蒋伪军消灭干净”改为“直到把反动派消灭干净”,把“全中国公民彻底解放”改为“毛泽东的旗帜高高飘扬”,把“争取民主自由,争取民族解放”改为“向末了的胜利,向全国的解放”。个中,有些改动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已经完成,即1949年下半年。
原军委总政治部文化部1951年8月1日编印的《部队歌曲集第一集》
1951年2月1日,中心公民政府公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部命令颁布的《中国公民解放军内务条令(草案)》的附录二,曾以《公民解放军军歌》之名刊登了该曲。1953年5月1日颁布新的《中国公民解放军内务条令(草案)》,附录二重新以《公民解放军进行曲》之名刊登了这首歌。
1951年版《中国公民解放军内务条令(草案)》
1965年《公民解放军进行曲》更名为《中国公民解放军进行曲》。这一期间,一些报刊书本曾将这首歌作为“军歌”加以论述先容。实际上,这首歌以前未经正式确定为“军歌”。但是几十年来,这首歌冲动大方的旋律,总是在公民解放军的主要活动如阅兵式上奏响;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开头曲,伴随着八一军徽涌现的也是那振奋民气的旋律!
《中国公民解放军进行曲》已成为军旗、军徽之外的我军主要标志之一。
八一电影制片厂片头
1986年12月,公木(右)及夫人吴翔与郑律成夫人丁雪松(中)在一起。
正式定名为《中国公民解放军军歌》
1988年7月25日,经中共中心批准,中心军委决定将《中国公民解放军进行曲》定为中国公民解放军军歌。同日,总参、总政为正式颁布军歌联合发出《关于颁布〈中国公民解放军军歌〉的关照》和奏唱的暂行规定。关照指出,《中国公民解放军军歌》表示了我军的性子、任务、革命精神和战斗作风,反响了我军的光辉战斗进程。正式颁布《中国公民解放军军歌》,一定会勉励全军指战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续和发扬光荣传统,努力加强我军的革命化、当代化、正规化培植,肩负起培植四化、保卫四化的历史重任。高唱《中国公民解放军军歌》,将使广大指战员更加振奋革命精神,引发战斗激情亲切,增强革命军人的光荣感、自满感和义务感。
《中国公民解放军军歌》形象光鲜,旋律流畅,腔调坚实,节拍规整,集中表现了公民军队豪迈雄壮的军威,具有勇往直前的战斗风格和摧枯拉朽的强大力量。
中国公民解放军军歌
向前 向前 向前
我们的军队向太阳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我们是一支不可降服的力量
我们是工农的子弟
我们是公民的武装
从无畏惧 绝不屈从
大胆战斗
直到把反动派消灭干净
毛泽东的旗帜高高飘扬
听 风在呼啸军号响
听 革命歌声多么洪亮
同道们整洁步伐
奔向解放的沙场
同道们整洁步伐
奔赴祖国的边陲
向前 向前
我们的军队向太阳
向末了的胜利
向全国的解放
2017年8月1日庆祝中国公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在公民大会堂举行。图为现场奏唱《中国公民解放军军歌》。
新的内务条令有关军歌的规定
2018年4月17日《解放军报》
2018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国公民解放军内务条令(试行)》,个中第十四章“国旗、军旗、军徽的利用管理和国歌、军歌的奏唱”,专门列有一节,对军歌的性子、军歌奏唱的机遇和场合作出规定:
第四节 军歌的奏唱
第三百一十五条中国公民解放军军歌(见附录三)是中国公民解放军性子、宗旨和精神的表示。新兵从军、学员入校,必须学唱军歌。国庆节、建军节等重大节日组织集会,应该奏唱军歌。
第三百一十六条军歌可以不才列机遇、场合奏唱:
(一)军队单位举办的庆典和主要集会;
(二)主要外事活动和重大国际性集会;
(三)部队迎军旗、校阅、行列步队行进和集会;
(四)其他掩护以及显示军队威严的机遇、场合。
部队教歌员正在给战士们教唱《中国公民解放军军歌》。
第三百一十七条 军歌不得不才列机遇、场合奏唱:
(一)丧事活动;
(二)舞会、一样平常联谊会等娱乐活动;
(三)商业活动;
(四)其他不宜奏唱军歌的机遇、场合。
第三百一十八条奏唱军歌时的哀求,按照本条令第五十九条的规定实行。
第三百一十九条军歌一样平常不与其他歌曲紧接奏唱。举行接待外国军队来宾的仪式和在我国举行由军队主理的国际性集会时,可以联奏有关国家的军歌。
(作者:徐平,系军史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