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句千古流传的诗句,可以说已经把竹子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描写得淋漓尽致。
竹在高山中默默生长,无论是悬崖峭壁,还是怪石嶙峋,它都能在逆境中坚韧不拔地顽强生存。尽管长年累月守着无边的孤寂,一年四季饱受着烈日严寒,风霜雨雪的折磨,但它始终“咬定青山”,没有一句怨言,直直地挺立着。千百年来,竹以刚正不阿、高风亮节的形象示人。
古往今来,历代文人却不知道对梅花不知倾注了多少情。“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把梅花推到了群芳之首。而竹呢?它既具有梅花笑傲风雪的坚强品格,更以文静高雅、虚心进取、高风亮节、乐于奉献等美德而给人留下完美的形象。
我喜欢竹子,不仅因为它全身都是宝,更因为它具有从不索取,无私奉献的品质。它为了人类默默地奉献了自己的一切:鲜嫩的竹笋用来制作各种美味佳肴;翠绿的竹叶更是大熊猫的美味食佳肴;是人们用来做折扇骨架的好材料;竹皮被削成竹条,用来编织成了各种各样坚固耐用的竹制品……
我为竹子无私奉献的品质所感动,不由得想起像竹子一样为祖国奉献的建设者,他们为祖国、为人民辛勤地劳动着,无私地奉献着,没有一句怨言。
我爱竹、欣赏竹、崇拜竹、赞美竹,不仅是因为竹的万般姿态给人以艺术的美感,而是因为竹的自然和独特品格给了我哲理的启迪和人格的力量!
篇二:竹之韵
古往今来,历代文人不知对牡丹用了多少情。牡丹的大紫大红,大福大贵,曾勾了多少人的魂?“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须是牡丹花盛开,满城方始乐天涯”。
却,有多少人能对竹别有心意?
而,我爱竹,我赞竹。
我画竹。拿着铅笔和纸张,步入竹林,坐下,夏天的竹林,微风迎面吹来,一大片阴凉映在其中。风吹得竹片沙沙作响。太阳的光斑时隐时现。竹片的边很利,风擦边而过,振动发出的声响听起来就像悦耳的“丝竹”。铅笔勾的竹,刚劲、利落的特点完全在纸上淋漓尽致地表现。
我看竹。楼下院子有一处竹林,我从小喜欢在哪儿玩耍,它四季常绿。它的刚劲,让人深感震撼。一年,台风季节,那年的台风特别大,好不容易待到放晴,出门前,只见院子里的大树都被刮得七零八落,唯有它们,紧紧地抓着土地,宁弯也不折。古人云;“君子当如竹”是啊,像竹这般的精神,才是真君子吧!如郑板桥的诗那样“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他真的不愧为“花中四君子”。
我服竹。去年的冬天,天气虽然不算很冷,却冷得时间很长,我一段时间都在忙着,等到闲了下来,抬头,看到它们,很是惊讶,一个冬天下来,我穿着羽绒服还一个劲的哆嗦。它们还坚强地伫在风中,摇曳。那时的它们,像一个个驻守阵地的士兵。白居易的《题李次云窗竹》里道:千花百草凋零后,留下纷纷雪里看。
我叹竹,来年的春天,天气总算回暖。刚发芽的春笋,一个个从地里钻出来,挨着翠绿的成竹,像斗志满怀的战士般屹立着,用它那尖尖的角指向天空。
确实,它顽强的生命力令我折服。它在这世间勇敢的活着,每时每刻都努力的向上。它们约五十至一百天就长成了成竹。六十年后,它们会开花,一生一次,开过即逝。竹,确实拥有不消失的春天。它的开花意味着死亡,它们却用朝气和活力,书写着他们的不屈。这就是竹,到生命的最后还有努力地在世间留下它的痕迹,告诉世间,它来过,而且活得很漂亮!
如竹这般的精神,从古至今,一直没断过,在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里源远流长。像文天祥,从小立志报国,宁死不屈服于敌人的手上,最后吞了冰片,临死前,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刘伟,“断臂钢琴师”,第一季《中国达人秀》的冠军10岁失去双臂,12岁学游泳,16岁学打字,19岁学钢琴。他的一句话: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的活着!
是的,我爱竹,爱它的刚正不阿,爱它的宁折不屈,爱它的无私奉献!
关注美德网官方微信,获取更多初二作文独家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