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词:郭云策

作曲:井维玲

壹声曲苑歌曲端贡击鼓敬神明 休闲娱乐

演唱:菅广福

编曲:孙轶

录音:声场音乐空间

词、曲、演唱者简介:

词作者:郭云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泰安市作家协会第一、二、三届副主席。
多次荣获全国和省市文学奖、社科成果奖,紧张作品有《历代东平方志集校》《二十世纪东平人物》《东平百年历史图志》等。

曲作者:井维玲,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音乐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
在《歌曲》《群众歌会金曲》《音乐生活》等刊物揭橥作品近百首;部分作品在中心公民广播电台、中心电视台及省市地方媒体播出;多次为电视剧及地方综艺晚会创作主题歌;在中国文联、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金融音乐家协会等组织的歌曲征评中多次荣获等级奖。

演唱者:菅广福,青年民族男高音,中共党员,声乐艺术硕士,山东省文化馆青年歌唱演员,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师从于鞠銮升教授,阎维文第四届声乐大师班学员。
济南市“泉荷奖”精良十佳演员,参演民族歌剧《檀喷鼻香刑》,音乐剧《不一样的焰火》、《敬礼》。
曾获泰山文艺奖、“神州唱响”、“齐鲁风情”等音乐类奖项。

端贡击鼓敬神明

——东平端鼓腔新唱

词:郭云策

天造万物水为灵,

江河湖泊汇东平。

波光浪影聚财富,

渔家岁岁庆开凌。

哎咳哟,哎咳哟,

抬上贡品桌,搭好十里棚,

燃起高喷鼻香来,挂出七彩灯。

奏乐声里三叩首,

斟满美酒献龙宫。

男女老少表恭敬,

端贡击鼓谢恩典。

船行风涛保安然,

网撒湖海鱼虾丰。

哎咳哟,哎咳哟,

台上唱大戏,船头扎红绫。

龙门鲤鱼跳,坛里酒喷鼻香浓。

子子孙孙颂神明,

天地和谐福永生。

东平端鼓腔简介

东平端鼓腔,又称“敬河神”“端鼓戏”“端供戏”,是一种流传在鲁西南东平湖地区渔民群众中的曲艺小调。
传说源于唐朝贞不雅观年间,渔民为了防害避灾,每年春天开凌时节,准备挂帆进湖或入海捕鱼之际,摆上丰硕的贡品,举行敬河神活动,向龙宫各神祈福求安。
这种仪式逐渐演化成以说唱为主的地方小调。
其伴奏乐器为单面羊皮鼓,演出时手持羊皮鼓,边击鼓边演唱。
由于受到渔民群众的喜好,遂由最初内容单一的敬神请愿发展为举行开网渔猎、新船下水、婚庆喜事以及年节聚会等主要活动时不可短缺的演出艺术。
“端供腔”种类繁多,常见的有“七字韵”“十字韵”“摇五更”“贺年夜王”“小龙行雨”“敬河神”等。
个中“七字韵”“十字韵”是它的基本唱腔,所唱曲目多有故事情节,如《王婆骂店》《张郎休妻》《小龙行雨》《唐僧取经》等。
传统的端鼓腔唱词是代代口传的。
进入21世纪以来,端鼓腔艺人紧跟时期,继续创新,以歌颂渔民新生活为主,常常现编现演,授予了这一古老的民间小调新的生命力。
2010年6月,东平端鼓腔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贡击鼓敬神明》是词作者郭云策、曲作者井维玲根据敬河神的传统祭拜活动、演出范式和这一曲艺品种的紧张音乐元素而呈现的一首原创歌曲。
歌词表现了渔民对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敬畏和虔诚,反响了渔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旋律欢畅悠扬,风格独特光鲜,营造出了乡亲们敬河神的虔诚、热烈氛围,表现了新时期渔民的精神风貌和对美好生活的神往。
端鼓新唱的创作是词曲作者在继续和创新方面一次大胆的、全新的探索和实践,表示了作者对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紧迫感和义务感。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运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