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在展现东北抗日英雄赵一曼、吉鸿昌等人大胆业绩的展示区,同时展出的是1935年在上海拍摄的进步电影《风云儿女》的海报和电影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篇,虽然因年代久远,曲谱上音符已模糊,但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一揭橥就迅速传遍大江南北,成为鼓舞广大民众救亡的战斗号角。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 向延生:电通影片公司,便是咱们党的电影小组直接领导下开办的一个公司,田汉作为左翼运动的主力就写了一个电影剧本叫《风云儿女》。电通公司自己出的画报叫《电通画报半月刊》,在第二期的封二上面登出《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谱,电影还没有放映以前,唱片已经先发行了,后来电影再一出来,这个歌曲传播得非常快。
这把展柜里的小提琴是公民音乐家聂耳利用过的,在聂耳短暂的23载生命里,亲历战火的他用音乐作武器,留下了《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开路先锋》等42首音乐作品,勉励着中华儿女。节奏短匆匆有力、情绪饱满的《义勇军进行曲》极具艺术传染力。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 向延生:这首歌曲非常普通,非常大众化。虽然是进行曲,按一样平常说是很随意马虎泰西化的,但聂耳做得非常好,只用两个音,一个二级音,一个六级音,就把它拽回来了,非常地中国化、民族化。从腔调、从节奏来讲,都是非常地有战斗的气息,有革命的精神。从聂耳开始,写了好多这种抗战歌曲都很大众化的,以是真正的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从聂耳掀起了高潮。
音乐文学理论家 晨枫:“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就把人们唱得热血沸腾,旋律就那么激进,让你不可能停歇半步,面对强敌我们只有冲锋在前,绝不能退缩半步。
展柜里与1935年上海出版的首版《义勇军进行曲》唱片一同陈设的,是1941年美国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演唱《起来》的唱片,点击现场多媒体触摸屏,播放的正是保罗·罗伯逊当年的中文演唱版本。在他的传播下,《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了天下反法西斯沙场上的一支国际战歌。这统统的起源和唱片封面署名为刘良模的人有关。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 向延生:刘良模实际上也是咱们中共的地下党员,他后来被迫离开中国去美国留学的时候,请教给罗伯逊用中文来唱这个《义勇军进行曲》。保罗·罗伯逊是美国很有名的一个黑人歌唱家,他在群众里边有很大的号召力,对咱们中国这个《义勇军进行曲》的传播起了很大的国际上的浸染。他不只是在美国唱,他还去英国、去捷克、去苏联都唱这首歌曲。
音乐文学理论家 晨枫:《义勇军进行曲》作为我们14年抗战期间最著名的一首,它记载我们一段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真正的民族精神、中国精神,是佳构和结晶,我们不畏艰险要争取民族独立自由解放的一种全民族的意志。
正是凭借这种民族意志,《义勇军进行曲》雄壮的歌声从抗日战役一贯唱到理解放战役,在84个字的歌词、37小节的节拍、46秒的奏唱时长中,它的每一个音符都照映着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总台央视 裴斐:从一楼展厅《义勇军进行曲》的出身,走到二楼展厅《中华公民共和国国歌》曲谱展品前,这一段展陈路线仅须要十几分钟,但这样的胜利,是无数共产党员和公民群众浴血奋斗换来的,这鲜红的背景板上这昂扬的旋律,永久勉励着每一个中国人。
(总台央视 裴斐 邵舒宽 黄鑫)
(编辑 朱辛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