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山公路犹如彩带串起村落村落寨寨,让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宗地镇平寨村落告别了不通公路的历史。“路通了,村落里人都在忙家当,我也得遇上来,多养些鸡也不愁卖了!”脱贫户杨小岩对未来很憧憬。
要想富,先修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交通扶贫,全力肃清制约屯子发展的交通瓶颈。2012年至2019年,穷苦地区新改建旅游路、资源路、家当路约5.9万公里,为广大农人脱贫致富奔小康供应了坚实保障。
村落农户当增强了发展动力
“路通了,猕猴桃的‘身价’不一样了。”四川省苍溪县云峰镇紫练村落,脱贫户杨军华一大早就来到果园劳作。自打村落里通了硬化村落组路、入户路,原来少见的外地商贩纷纭上门收购。去年,他家果子还没成熟,就被全部预订。去年底算账,两亩多猕猴桃卖了7万多元。
通达,再通达!截至2020年9月,具备条件的州里和建制村落100%通硬化路、通客车的“两通”目标基本完成。2016年至2019年,国家支持穷苦地区改造培植了国家高速公路1.7万公里、普通国道5.3万公里,穷苦地区县城基本实现了二级及以上公路覆盖。
交通扶贫,增强了穷苦地区造血功能。
“家门口就能挣钱,还能照顾家里老小,日子超越越有奔头。”重庆市奉节县升发益汽车配件公司车间里,青莲镇新政村落的脱贫户袁碧喷鼻香干得正起劲。看到青莲镇交通条件不断改进,升发益公司主动前来投资,已办理本地劳动力就业50多名,个中穷苦户31名,人均月收入3000元以上。
地处秦巴山区的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近年来加大力度补齐交通短板,建成家当路1186公里、便民桥352座。运输条件好了,特色栽种养殖家当发展提速,全县发展起黄花菜栽种1.1万亩、蚕桑家当7.5万亩。
“交通 特色农业 电商”“交通 文化 旅游”“交通 就业 公益岗位”……一大批特色家当由于道路的贯通而兴起、壮大。
交通扶贫,为穷苦群众创造浩瀚就业岗位。
作为湖北省孝昌县邹岗镇联合村落的公路养护道班成员,周保华是村落里的大忙人。巡查路面、平整路肩、打消积水……每天从早到晚,他都要在6公里长的“任务地”上忙活一直,“护好村落里路就护住了致富奔小康的希望。脱贫后,单靠管护道路,每月就有1200元稳定收入。”
近年来,各地交通部门积极开拓公路培植管护、快递收发等公益性岗位,优先向穷苦户倾斜。截至2020年8月尾,全国共设置屯子公路干系就业岗位66.8万多个,个中公益性岗位27万多个,共吸纳建档立卡穷苦户37万余人。
村落庄旅游驶入快车道
沿着福建省连城县宣和乡旅游公路,庭院错落有致。城里游客流连古街古宅,争相抢购网红产品——红心地瓜干。“‘四好屯子路’为我们带来了人气、财气。”培田村落党支部布告吴载扬很愉快。
从“藏在深隐士未识”到成为旅游胜地、网红景点,一条条道路的贯通助力穷苦地区吃上“生态饭”“文化饭”“旅游饭”。
在塞外江南,一个个景点因路而美。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在加快公路交通培植的同时,深挖旅游资源,打造“一起一风景、一村落一幅画、一乡一特色”的俏丽村落庄。城阳乡杨坪村落村落民杨天升家就住在茹河瀑布景区附近,他在家门口卖起手链、坐垫、枕头等商品。2020年,彭阳县接待游客6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8亿元。
在太行山区,一座座村落寨因路而兴。
冬日里,沿河北涉县的盘山公路盘旋而上,太行山脉的雄奇风光映入眼帘。2017年,20多公里长的圣福天路穿村落而过,连接起包括鹿头乡在内的4个州里、7个行政村落。这条路在方案之初,就充分考虑生态旅游代价——最大限度保留附近10万亩槐花林,保护沿线响石岭地质公园原生态,保存老周背村落古朴风貌。
“有了路,来俺村落旅游的人多了,返乡创业的人也多了。”老周背村落党支部布告邢娇娥说,从田间路到旅游路,路路通民心、路路助脱贫,老周背村落全村落脱贫,去年人均收入超过7600元。
在东北雪原,一条条公路串起美景。
吉林省临江市花山镇松岭雪村落深处老岭腹地。过去,由于交通阻隔,这里鲜为人知。近年来,临江市加大屯子公路培植力度,将雪村落等景点串连起来,组成旅游交通网,游客相继而来。如今的雪村落,家家户户修葺一新,116户人家中有70多户参与村落庄旅游。
亿万农人提升了生活品质
“进得来、出得去、行得通、走得畅”……“十三五”期间,随着屯子公路培植的快速推进,电商进村落、快递入户在越来越多的穷苦地区成为现实,深刻改变了亿万农人的日常生活。
畅通城乡联系,快递物流更便利。
“叮咚、叮咚”……订单声此起彼伏,快递车辆往来穿梭,附近春节,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陶湾镇西沟村落的网店老板张松奇忙得不亦乐乎。
栾川“九山半水半分田”,拥有丰富的中药材、高山杂粮、菌菇山珍等特色资源。“以前山货难出山,现在物流越来越方便,我看准商机,开网店、卖特产,一年下来收入七八万元。”张松奇见告,如今乡亲们上网买年货成了新风尚,网高下单,快递送到家门口,“新购置的几台电脑刚到货,我正准备扩大经营规模。”
“畅通物流‘微循环’、打通‘末了一公里’、改进屯子交通条件,让穷苦地区与全国大市场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激活了农业发展潜力,开释了农人消费潜力,改进了农人生活。”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李卫东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县村落庄三级屯子物流网络体系培植和“快递下乡”工程,让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城乡间双向流动、高效运转。2020年,屯子揽收和投递快递包裹量超过300亿件,带动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超过1.5万亿元。
补齐屯子短板,公共做事更温暖。
路通了,出行更快捷。“屯子客运太方便了,比骑摩托车快,车费还能省一半!”黑龙江省虎林市虎头村落村落民刘杰感慨,“‘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近年来,随着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持续提升,以县城为中央、州里为节点、建制村落为网点的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农人“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路通了,上学更安全。白云罩山间,昔日的穷苦村落书声琅琅。前些年,江西省于都县仙下乡龙溪村落的孩子们上学须要翻山越岭。“1.2公里的‘希望之路’修通后,孩子们上学安心了。”龙溪小学校长朱森林说,硬件、软件质量不断提升,生源逐年增加。
路通了,看病更方便。贵州玉轮山腹地,乡亲们的看病难题迎刃而解。“以前路不通,家里老人生病要背着走良久才能到乡卫生院,现在路通了,骑摩托车只要十几分钟,太方便了。”从江县加勉乡污扣村落村落民梁绍锋说。
交通运输部有关卖力同道表示,下一步,将提升屯子公路发展水平,推动公路培植更多向进村落入户倾斜,踏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落振兴有效衔接。
《 公民日报 》( 2021年02月03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