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上“攒”起来的“混凝土”乐队成员都是90后,从开始的“音乐噪音”到断断续续有了腔调,再到后来飘出悦耳的音乐……工地上组乐队,这件起初并不被大家看好的事儿,真的干成了。

12月,青岛已经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时节。

工地上有个混凝土乐队 汽车知识

夜里9点,开完逐日进度例会的闫寒走进项目驻地最北边一间不起眼的房间,鼓手王万生、贝斯手贺耀宇、伴唱董志钰早已准备就绪。
乐器稍做调试,一个默契的眼神,鼓点、吉他、贝斯同时奏起,属于“混凝土”乐队的“时区”正式开启。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须要多大的地方……”舒缓的歌声犹如耳边的诉说,飘进驻地宿舍,冲破了郊野的寂寥,也填补着培植者对亲人的眷念。

“冲动之举”

这是去年7月的一天,中建六局上合国际互换中央项目启动不久。
正值酷暑难耐的时候,每天的事情都是挥汗如雨。

项目经理闫寒结束一天的事情后,回到宿舍,打开尘封已久的吉他,在空地上随便“支了”一把椅子:“下过雨的夏天傍晚,我都很期待……”轻快的音乐冲破了酷暑的闷热,传到了不远处的施工现场。

“工地上太辛劳了,当时只想让大家放松一下。
”提及一年前的“冲动之举”,闫寒轻描淡写。

随着歌声渐远,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十多岁的小女孩向闫寒跑来,有些含羞地说:“叔叔,能帮我唱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吗?我妈妈就在那儿干活。

顺着小女孩手指的方向,闫寒瞥见一位戴着安全帽施工的女工友。
“去把妈妈叫过来,我唱给你们听!

回到办公室,母女依偎在一起听歌的画面萦绕在闫寒面前。
作为施工培植者中的一员,闫寒深知工友们背井离乡的苦楚,“工地生活呆板乏味,何不组织一支项目乐队,为思念家人的工友送去关爱,为项目所在地的孤寡老人和孩子送去温暖呢?”

一夜未眠后,闫寒动手乐队的预备事情。

广募人才的“英雄帖”发出,便得到了青年员工的积极相应,职员初选、购买乐器、任务分工,不到一周,项目乐队雏形初现,闫寒将它叫作“混凝土”乐队。

“乐队成员都是90后,混凝土代表力量、联络,是项目培植中用途最广泛的材料,听到这个名字,人们立时就能遐想到建筑工地。
”闫寒说。

“东风来了”

万事俱备,欠缺的“东风”让大家傻了眼。
乐队演奏,既须要节制乐理知识,又要闇练操作乐器,更须要乐队成员默契合营。
这些,对付已经成年、毫无根本的成员来说,无疑是一项不小的寻衅。

项目卖力的上合国际互换中央(胶州市委党校),是上合示范区的重点工程,项目经理闫寒,科室长贺耀宇、王万生,技能员董志钰分别担负着重要事情,每天加班到8点、日行1万多步是常态。

繁重的事情加上乐理知识的繁芜,让乐队成员打起了退堂鼓,“项目上实在太忙了,节制一门乐器也并不想象中的那么大略。

“既然已经开了头,就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
” 闫寒一边晓之以理地奉劝,一边定下了 “铁律”,每周日利用公休韶光到培训机构学习,每天放工后进行两小时集训。

贝斯的琴弦又粗又硬,贺耀宇的手指磨出水泡又变成厚厚的茧;每天近万次的架子鼓悬空踩踏,让王万生后背酸疼、右腿抽筋乏力;男女音域不同,反复磨合练习使得董志钰嗓子沙哑……与付出成正比的是,短短两个月,乐队就具备了登台演出的水准。

2021年国庆佳节,这是建筑人每年回家探亲的“大假”,而项目却在节前接到10月8日慰问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的演出任务。
一边是难得回家的机会,一边是公益演出,没有事先商量、更没有硬性哀求,乐队所有成员默契地退了返乡的车票,留在项目编排节目。

真的干成了

没有报酬、没有名誉,还要在原来繁重的事情之余排练、演出,是什么信念支撑着你们?

面对的疑问。
王万生说:“我出生在内蒙古屯子,打我记事起爸爸就一贯在外务工,现在我也常年在外,希望通过为留守儿童演出这种办法,填补自己童年的缺失落和对女儿的亏欠。

王万生见告,女儿已经五个月大,眼睛像妈妈,嘴巴像自己,每天午饭、晚饭后都是爷俩视频通话的韶光,这种陪伴虽然分外,但却从未缺席。

《我想有个家》《最好的未来》《我爱你中国》《你的答案》……去年至今,“混凝土”乐队先后参加了全国农人工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活动、关怀屯子孤寡老人慰问演出等公益活动,他们带着并不专业、但是精心排演的歌曲走遍了胶州周边的村落,为须要的老人、孩子送去了温暖的陪伴。

每到一处,虽然忙于演出并没有太多机会与不雅观众互换,但通过老人热切的眼神和用力拍打的双手,闫寒感想熏染到这样一场演出,对付他们的意义。

伴唱董志钰则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那是今年7月的一个雨天,项目举办了欢迎“小候鸟”慰问演出,演员谢幕后,两位工友坐在座位上,盯着舞台迟迟不愿拜别,直到有人喊了一句“散场了”,他们才相互拍着肩膀缓缓起身。

看着两人渐远的背影,董志钰彷佛读懂了什么。
“我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我想一定是我们的演出触动了他们对家人的思念,那一刻,我也特殊想家,心里酸酸的。

从开始的“音乐噪音”到断断续续有了腔调,再到后来飘出悦耳的音乐……工地上组乐队,这件起初并不被大家看好的事儿,真的干成了。

逐步地,大家不再“躲着”乐队的琴声,而是一放工都“凑到”职工小家,有的随着乐队高歌一曲,有的切磋几下“琴技”,有的随着乐队学习乐器。
项目因此购买了15把吉他,每到工休,大家不再刷抖音、玩游戏,而是有了共同的爱好。

按操持,2023年8月31日项目交付投用。
闫寒说希望那天可以举办一场“混凝土”乐队的专场演出,“我想带着乐队连续唱下去,让爱不再‘留守’,让陪伴可以常伴旁边。
”( 张嫱)

来源: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