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和大师的对话,似乎是一位有修为的老者在指点一位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年轻人的问题很平凡普通,而老者的话却句句暗含玄机。大师告诉青年人要想改善这个世界,必须先彻底的了解自己,只有先成就小我,才有能力成就大我。
只有你把自己的事做得很成功了,你才有足够的资本去完成更大的使命。年青人想要改善世界这个想法听起来确实是有点异想天开。也许仅凭年青人一人之力无法改变这个慌乱的世界,但如果每个人都有这种雄心抱负,世界就能一点点变的更加美好。也许仅凭年青人的绵薄之力不能改变什么,但至少他努力过,尝试过。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依然是成功的英雄。
这个社会是混乱的,但你应让自己变得更有素养,品格更高尚一些。首先应该清楚自己心之所向,在满足了自己意愿之后尝试着去改善别人,改善别人的一些坏习惯,最好是通过人性的相处,帮助他们理解他们,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让他们感受到这个世界需要改善,需要人类齐心协力,共同改造。当世界真的更加美丽了,年青人也就真的成功了。大师话中的真谛自然也显现出来了。
所以,在你想要了解别人之前,应该先看清楚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随之以这样的心思来满足他人的需求,诚心诚意为他人服务,不求取回报。这样,你的人格也就不知不觉得上升到另一种更高的境界。当你的人格升华时,你的身份也从一个年青人蜕变为一个大师。然后将你的亲身经验传给后世人,教他们怎样做一个品德高尚的的人。这样代代相传,世界必然会越来越美好。
所以说,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唯有理解自己才能改造他人,改造世界。
篇二:学会理解那一份爱
如悄无声息的冬雪,似淅淅沥沥的春雨,若仲夏浓荫里沙沙而过的风,日子一页一页静静的翻过。蓦然间我已到了一个在幼稚与成熟之间徘徊的年龄,一段在乖巧与叛逆之间交错的花季。
我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在这该死的青春期中肆意宣泄着自己内心的烦躁,一次次刺痛母亲那疲惫不堪的柔软的内心。
每天早晨,我总是叼着一片面包,拖着未系好鞋带的鞋,嘴角还没有擦拭的牛奶,匆匆跑出家门。将母亲日复一日永不会变的叮嘱隔在那厚厚的门后。
那是冬天的一个清晨,我与往常一样焦急,由于考试的失利,被父亲训斥了一番,父亲那颤抖的双唇和恨铁不成钢的怒容仍历历在目。可我内心的烦躁、叛逆却像触手一般蔓延…出门的时候又听见母亲的叮咛声,可这次不知为何听起来格外刺耳。我顿时一股热血涌上心头,重重地甩下了门,扬长而去。
刚走到楼下,一阵刺骨的寒风向我袭来,钻进我的衣领、袖口,我不禁打了个寒蝉。正欲转身回家添件衣服,刚转过身,不料想母亲早已拿好了毛衣在楼下等我,那一刻,湿了眼,暖了心……
我难忘那一刻,我与母亲的心静了,心也近了。
母亲给予我的是一片蓝天,我给不了母亲什么特别珍贵的礼物,只能学会静下自己那颗浮躁的心,去学会理解那一份温暖的母爱,牵着两鬓微白的母亲走一段人生路,一如我儿时她牵我的那般,这便是我最大的心愿。
关注美德网官方微信,获取更多初一作文独家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