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走亲访友是我们的传统习俗。这几天,我和妈妈来到杭州舅舅家里,开始了快乐的杭州之旅。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溜冰初体验!
那天,一走进商场,来到四楼我看到一个非常大的滑冰场,里面的小朋友滑得有模有样。我连忙跑到妈妈身边,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我能去滑冰吗?”妈妈微微一笑,点头答应。我和妈妈高高兴兴地走向总台,取了入场券,穿上滑冰鞋,走向了滑冰场。
一走进滑冰场,看到那样大的场面,看到那么多的人,真担心自己会摔一跤!我小心翼翼地扶着栏杆滑行着,可没想到滑了一会儿我就可以自由滑行了!看到旁边一位教练正在教小朋友,看到小朋友滑得那样出彩,我也想像她那样!在征得妈妈的同意后,我报名了一节课的学习。
我的教练是一位女教练。瞧!教练教我的第一个动作像“雄鹰展翅!”只见教练把脚往后一抬,双手快速撑开,就像一只刚要起飞的雄鹰似的,真潇洒呀!这是最难学的一个动作,我花了好久才学会!第二个动作像“绕葫芦”。这是我学得最快的动作,教练对我竖起了大拇指!第三个动作叫“金鸡独立”。教练把脚往上一抬,就像一只公鸡一只脚站在冰上,我不禁赞叹道:“这动作真是太漂亮了!”教练拉着我的手说:“一诺,你也一定能做到!”听了教练的话,我自信地学着这些动作,“雄鹰展翅”、“画葫芦”、“金鸡独立”……
时间过得真快呀!已经下课了!我坐到凳子上,脱下鞋子。教练来到我身边,对我说:“一诺,我真想你做我的学生,你很适合溜冰幺!可惜呀,我不住在杭州,只能暑假再来学习了!
溜冰初体验,快乐无限!
篇二:“文明监督员”之初体验
晨风抚动着鲜艳的红领巾,嗅着清新的空气,喜悦毫不掩饰地写在我脸上。要知道,我被选为“文明监督员”啦!能像高年级大哥哥大姐姐那样站在校门口维持秩序,那得多光荣啊!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一大早,我便来到学校,来到传达室穿上一身“行头”,挺直了腰杆站在校门口,再看看咱班其他几名监督员,估计和我一样,既紧张又激动吧!没过一会儿,老师和同学们陆陆续续地来了,我们刚开始配合还不是很默契,后来才渐渐熟练,有节奏地对迎面而来的老师喊出:“老师——好!”的问候声。
可没过多久,阳光越来越强烈了,无情地照射着我们。脑门上的帽子像蒸笼似的,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这下我可算知道了,以前总以为做监督员多威风,这背后的苦与累只有亲身体验了才明白!
坚持!拿出暑假军训时不怕苦不怕累的干劲来!我昂首挺胸,忘记了炎热,一动不动地站好“军姿”。当我看见两个小朋友一边走一边打打闹闹时,赶忙上前去制止;一位家长要送孩子进校门,我又有礼貌地说:“对不起,家长请止步!”
此时,我起初的紧张早已烟消云散,一种自豪的感觉从心底油然而生!因为我是一名称职的“监督员”!
想到这,我挺了挺胸,站得更直了……
篇三:勇敢初体验
在我记忆深处,最难忘的是第一次游泳,那件事让我记忆犹新。
游泳喽!弟弟妹妹一听到这句话就向游泳池奔去,他们抱紧游泳圈就跳,稳稳地浮在水面上。哇!好快,我还呆呆的愣在那儿呢。唉!我深深叹了口气,如果我也能下水就好了。不是我不能,而是我不敢,一看到那深深的水,我的腿就抖起来,我真的无法想象沉下去会怎样?但是弟弟妹妹比我还小,他们仍然勇敢的跳了下去,作为一个姐姐,我不能懦弱。这时,爸爸也喊道:“宁宁,勇敢点!跳!我相信你。”爸爸这句话又给我添加了一丝信心,我闭紧眼睛,捏住鼻子,半蹲,咬紧牙齿,“扑通”一声,我跳了下去,本来我可以浮起来的,但因我太紧张,手脚都动不起来,慢慢的,我开始下沉,已经到我眼睛那里了,恐慌一直缠绕着我,一双双小手推着我往前进,一双大手牵着我往前走,我当时就像在黑暗中找到希望,慢慢的,我找到感觉,自己游起来,啊!我成功了,我到达尽头,爸爸说:“宁宁,你成功了,我就知道你行。”我挠挠后脑勺,笑起来。
这次体验让我印象深刻,从中我明白了,要学会独自面对和敢于克服困难,只有你勇敢,没有什么困难能难道你。
篇四:盲人生活初体验
今天上语文课,杨老师让我们用红领巾蒙住眼睛体验盲人的生活。蒙上前,我心里既好奇也很忐忑。因为知道杨老师不会让我们蒙太久,就放心大胆地蒙住了眼睛,蒙上的那一刹那,我觉得非常神秘。
老师让我们这些“小盲人”把语文书翻到十七课,并和同桌交换笔写名字,大家叫苦连天,字写得龙飞凤舞,翻页数也可想而知。上操后,大家又再次蒙住眼,“啊,啊……”一阵阵尖叫声不断传入耳内,此起彼伏。我和同学相互搀扶着,才步步惊心地回到教室。
放学回家后,我再次蒙上眼睛,小心翼翼地把书包拿回卧室。不料,脸和墙壁来了个“亲吻”,让我疼痛难忍。接着,我又走向厨房想倒杯水,东摸西摸,结果陶瓷水杯被我一下子打倒,来了个倒栽葱,五马分尸。三下五除二搞定作业后,我来到公园找到一个高低不平的地方继续体验盲人的生活。不一会儿,我的身体就不听指挥,往前踉跄,结果速度太快,导致脚又扭伤了。
在这次体验中,我理解到盲人的内心其实特别渴望感受到世界的美好。以前我阅读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心想三天时间能干什么事呀?干什么也不够用啊!可是我理解错了,三天的光明足以让一位盲人看见多姿多彩的世界,感受到人间的真情!
篇五:宣纸制作初体验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今天,我有机会走进泾县宣纸文化园,参观宣纸的制作过程。
一走进博物馆区,映入眼帘的是许许多多宣纸成品和展示图片,让我更加期待体验宣纸制作。在造纸车间,老师介绍了造纸的工序:摊晒、选检、碓皮、切皮、踏料、捞纸、晒纸和剪纸等。我们的体验是从“踏料”开始的,就是脚踏那些白色的“纸浆”,使它们变稀,之后是“捞纸”,两个人抬着纸帘在水槽中左右晃动,一张湿润的宣纸便有了雏形……最后是剪纸,每一道工序、每一件工具都是那么的讲究。
在体验宣纸制作的同时,我知道了一张纸的来之不易,今后也会更加节约每一张纸。
篇六:小记者初体验
记者,一个被人羡慕的职业,无冕之王。
2017年1月,我很荣幸地成为华龙网“2017重庆小记者看两会”中的一员,成了一名幸运的小记者。
我们小记者一行采访了重庆市政协委员、国家一级演员程联群老师。在重庆市京剧团,我们见到了程老师。精干的短发,中式对襟袄,配上大红的流苏围巾,将她整个人都点“亮”了起来。
程老师非常和蔼。面对小记者的提问,她耐心地和我们交流着。近四十年的艺术生涯,历经坎坷的程老师与美丽而沧桑的国粹一起历经沉浮,深深相依。那么,程老师眼中的京剧有什么魅力,如此深深地吸引她呢?我向程老师提出了这个问题。程老师说:“京剧的魅力太大了。在离开京剧的日子里,我始终觉得生命中缺少了一样东西。我最爱的还是京剧,只有演戏才是最快乐的。京剧已经融入我的血液,是我生命中的一部份。”
程老师还告诉我们,国粹传承的重担,在我们这一代,所以剧团现在致力开展“京剧进校园”活动,让青少年感受到国粹的魅力并将其传承。
我很高兴地跟程老师聊起以前曾学过《水袖如花》,这是现代版的京剧歌曲。程老师非常感兴趣,让我即兴演唱一下。程老师的随和、亲切感染了我,尽管没有练声,我也毫不胆怯。演唱之后,程老师大大地鼓励了我,还特别指导,一是注重京剧韵味的表达,这是内在的东西;二是不穿水袖时的,京剧手势是怎样的。这下我又学到了新的知识,受益非浅。
采访的最后,程老师为我们现场表演了一段京剧名段《梨花颂》,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眼波流转,顾盼生姿,声声轻脆,如寂静中划过一条弧线,又如弧线抛入天际,直入云霄,回环转折。我不禁暗暗叫绝,真是一种说不出来的妙境。待余音渐散,我们才如梦初醒般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古人云: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应该就是如此吧!
最后,我们随程老师至天井下合影。冬阳正好,映亮了每个人脸上的笑容。程老师坐在廊间木椅上为我们留言签名,真是一个特别的纪念。
小记者初体验,与艺术大师零距离接触,是这个冬日里最美好的记忆。我们青少年,应跟随程老师等先辈的步伐,推动并迎接传统文化的回归,连接中国传统文化与革新的断层。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初体验的作文的内容,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帮助。如果您想了解到更多的记事作文,请多多关注美德网。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您来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