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参加练习的张俊凯正在维修通信指挥车发动机(李仕俊 摄)

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  张俊凯修车23年 这是我一辈子的事业 汽车知识

在沈阳联勤保障中央汽车演习场,汽车修理技师张俊凯正带着修理小分队穿梭在驾驶演习场,为战友们办理各种车辆疑难故障。

驾驶员丁毛路:有问题就找张班长啊,没有他修不好的车。
就像年夜夫给患者看病一样,张班长也有一手“望闻问切”的绝活。

张俊凯研发高寒条件下柴油发动机定时启动器(赵佳庆 摄)

当兵24年,张俊凯在修理岗位干了23年。
由于长期和车辆打交道,他闇练节制了车钳铆焊、钣金喷漆、制图加工等10多种修车技能,练就了“点火启动听一听,打开机盖看一看,拿个工具敲一敲,鼓捣几下就好手到病除”的高超技艺。
作为维修技师,练妙手艺,为部队实战练兵供应充分保障是紧张任务,张俊凯说。

张俊凯:部队的修理工,紧张的任务是把我们的装备车辆修理好,保障随时实行任务、随时能开上沙场,我以为,这才是衡量修理水平高低的标准。

张俊凯对改造发明进行测试(赵佳庆 摄)

正由于认准了“保障装备上沙场”的这一想法,张俊凯对军车修理有着近乎“痴迷”的热爱。
近几年军队调度改革,他所在部队陆续配发了多种新型车辆,车上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对张俊凯的修理技能提出了更高的哀求。
面对寻衅,张俊凯表示,必须加强学习,迎难而上。

张俊凯:比如说今年刚配发的解放-1125这个车,就更加智能化了,发动机多了ECU掌握单元、驾驶上多了巡航速率掌握,这些东西不节制,就没法搞维修。
怎么办?还得是加强学习。

2014年12月,张俊凯在夜晚紧急检修车辆。
(赵佳庆 摄)

为了闇练节制新装备,张俊凯这个二级军士长又重新当上了“学徒兵”。
他加班加点啃教材,一有韶光就对照各种电路图进行拆装,一点一点地摸透新车型的修理路子。
提及张俊凯的研讨精神,战友赵文龙钦佩之情溢于言表。

赵文龙:张班长说过,车辆修理实在无外乎两点,一是要把事理搞清楚,二是要多修多实践。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2019年1月,张俊凯参加沈阳联勤保障中央机关拉动演习训练时维修车辆(赵佳庆 摄)

学无止境,勤则可达。
从二十多年前的“解放141”运输车到最新型的“解放1125”教练车,几代军车的故障难题,张俊凯都能轻松驾驭。
然而,正当他如鱼得水之时,却在一次练习保障任务中遭遇了“滑铁卢”。
时至今日,当时的环境张俊凯仍旧影象犹新。
张俊凯:那次练习刚好碰着极寒天气,柴油车只要停一会,就启动不起来。
于是,我带着几个修理工轮流排班,定时发动车辆,我第一次感想熏染到,光会修车真弗成。

张俊凯正在对故障车辆进行抢修 (赵佳庆 摄)

这次惊悸失措的保障,让张俊凯下定决心:必须办理柴油车在低温下启动的难题,这一想法也得到了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由张俊凯牵头的课题攻关组发布成立。
经由几个月的反复试验,“寒冷条件下汽车定时启动保温装置”顺利研发成功,冲破了柴油车低温启动瓶颈,让部队在寒区演习有了保障,该成果还得到了“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

沈阳联勤保障中央某汽车运输旅士官吴满鹏:在保障任务中,张班长总能创造一些细节问题,然后带着我们搞科研改造。
立足自身,办理难题。
做到小修不隔夜、大中修不过周,实打实提高了车辆保障能力。

2019年9月,张俊凯实行国庆70周年阅兵任务,图为张俊凯正在检修阅兵车辆(曾曾 摄)

精通修理、长于改造,张俊凯犹如“工匠”一样,守护着车辆装备。
也正是靠着精益求精的不懈努力,让他逐渐成为了车辆修理领域的“兵专家”。
去年,张俊凯奉命实行庆祝中华公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保障任务,由他总结的参阅车辆“一前、二转、三底、四操”检讨步骤,在多个受阅方队得到推广,为阅兵保障事情做出了突出贡献。

沈阳联勤保障中央某综合保障团团长杨洪生:张俊凯立足本职、紧盯沙场,练就了过硬修理技能、改造了多项技能成果、培养了百余名技能骨干,用实际行动立起了新时期“四有”革命军人的样子,他是我们团队的财富,也是官兵学习追随的榜样。
(:徐凤佳 汪学潮 刘海鹏)

(中国之声国防时空·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央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