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在那双布满沧桑的手中悄悄溜走。红绿交替,光阴流转,日历前的她,在我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
阳光穿透书房的小窗,静静搁置在桌上,照亮了老日历的一角,它温柔的手似乎要抚平日历粗糙的脸庞,连滴答的钟声都放慢了脚步。
我和奶奶坐在日历前,奶奶安静地注视着,好像是虔诚的信徒,目光透过老花镜片落在鲜红的数字上,却丝毫感受不到焦灼。她也许陷入了回忆,嘴角噙着笑,安详的侧脸在时光打磨下也愈发温柔。
我有些不解,但心却平静,许久不曾有过的平和让我浑身惬意。倏地,一只鸟落在窗外的架子上,它的啁啾唤回了奶奶的思绪。奶奶搭在右膝头的手意外地包裹了我的手,却不意外地那么温暖,它引导着我,轻轻拂上了日历,并带着我的手摩挲着。粗砺的质感带着些许阳光的温度,慢慢沿着神经注入心底。那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啊,美好、安详、轻松。我陶醉在这静谧平和中,这毕竟是生命中少有得空下来的时光。
我抚摸着,脑海浮现的是奶奶的画面:她一页一页迎接,把日子都堆叠起来,翻过去的红红绿绿在她的记忆中是多少生命中不能忘怀的往事。看日子时,她仔细寻找,生肖八字,节气节日。一页一页,编织成一串不紧不慢、心中有数的佛珠。
她的温暖始终包裹着我,我记得,她缓缓说道:“我知道,你学习很忙,可日子是要一天一天过的呀。”
奶奶的声音透着对世事的了然。她平和的目光依然落在了日历上,就像注视着一个婴儿,欣赏一片刚初生的树叶。我明白,那不仅仅是数字,那是奶奶人生的脚印。
就这样,奶奶埋下了一颗平和的种子,她用一生的阅历,教我如何让日子舒缓、丰腴、清晰,是要在浮躁的尘世坚守一片平和安宁的心灵净土啊。
篇二: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
小时候,我便极其羡慕舞台上光芒万丈的钢琴家。且看纤细的手指从黑白相间的琴键上滑过,一串串云起雪飞般的音符便从指间流出,余音袅袅,三日不绝。不知是欣赏这曲调的悠扬,亦或是羡慕钢琴家们的才华,我动了学习钢琴的念头。
然而学习钢琴需要长久的坚持与十二分的努力。刚一开始,我沉溺于钢琴光鲜亮丽的外表,每天早上都准时开始练习,从未有缺席的时候。可是,随着我练习钢琴时间的变长,曲子的难度也不断地增长着。原本我喜欢练习的节奏鲜明、曲调轻快的简单和弦从乐谱中渐渐消失,剩下的则是一些晦涩的复调乐曲。而且,在当时的我看来,这些赋格曲的旋律不堪入耳,我对它们的厌恶不言而喻。
我刚开始学钢琴时的那股热情转瞬即逝。每天早上,我不再主动练钢琴了,只有母亲不厌其烦地提醒我,换来的却是我的怨声载道。短短的一个小时,每隔十分钟我就要出去消磨一会儿时间,根本就没有真正把心思放在钢琴上。这样敷衍了事的行为也促使了我后来的失利。
那一年,我去考钢琴六级。但是,在这之前,我没有好好练习过几次钢琴,仅有的几次练习也都是弹一会儿停一会儿。果然,我走进考场,双手刚要放在琴键上时,头脑突然一片空白,只好跌跌撞撞地弹完了整首曲子。结果自然是,我没有通过六级考级。这是我的钢琴路上的第一次挫折。
那次经历之后,我感到有些惭愧和后悔。就这样,我在自己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一颗为我儿时的梦想而努力的种子。我开始明白,努力了虽然不一定会成功,但空有想法,却从不付诸努力的人一定不会成功。我也不再敷衍了事了,每天的一个小时我都认认真真的练习,弹不好的地方会多练几遍,老师的教导我更是用心聆听,并对错误加以改正。久而久之,我对此的努力也没有付诸东流,弹钢琴的技艺日益成熟。我仿佛看到,当初埋下的种子隐约开出了绚烂的花朵。
那时,我埋下一颗种子,以坚持灌溉,以努力滋养。记忆中的钢琴家的确光芒万丈,可这每一丝光华,都应该属于他们对钢琴的努力。古曰:“业精于勤,荒于嬉。”在我的钢琴路上,唯有当时埋下的种子时刻提醒着我,不要放弃为此而努力。
就这样,我埋下一颗种子。若是种子常在,它必会结出最甜美的果实,在我追求梦想的道路上,结成一片硕果累累。
篇三: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
阿太是一个花痴,真正的花痴——因为她痴的就是花。
在她那小小的院子里,种过太多的花,有的我叫得出名字,但更多的,是那星星点点开在墙边,叫不出名字的花儿,素净,雅致。
“每朵花里都藏着一个神仙,躲着一个妖怪。要是神仙打倒了妖怪,那花儿才能开的好,不然,花儿可就要枯了。”阿太这样说。
年幼的我把脚踮得好高好高,伸长了脖子眼巴巴地望着那花:“神仙?哪里有神仙?囡囡要看神仙!”
阿太笑着拍了拍我的小脑袋,掸走一粒粒草籽儿:“神仙呀,来无影去无踪的,哪里是想看就能看到的。”见我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阿太的皱纹里都藏满了笑意:“但是呀,神仙会一直陪在养过她的人身边的,囡仔做个乖宝宝好好养花,说不定神仙就会出来,让乖宝儿看上一眼哩。”
我欢喜地几乎要跳起来,拉着阿太的衣袖叫她快些教我养花,她被我拉得直踉跄,笑着提起水壶来:“阿太这副老骨头,迟早被你这个皮丫头折腾散架了。”
知了的叫声催不散暑假的炎热,自打阿太教会我养花后,我便天天往院子那儿跑,还时不时捎上我舍不得吃的饼干,阿太给我做的果汁,毫不可惜地送给我的花儿,我的神仙——那是我和阿太亲手挑的种子,说这颗种子里住的神仙特别好,肯定会早点出来见囡囡的。
可是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暑假的尾巴已经短的捉不住了,我的花儿却一直没有萌芽的动静。在暑假的最后一个晚上,我抱着花盆坐了好几个小时,爸妈都拉不动我,阿太只好陪我坐着。我难过极了,“囡囡不是乖宝吗,为什么神仙不肯见囡囡。”
阿太什么也没说,只是将我怀里的花盆放在了地上。和阿太养出的花儿一比,我的花盆空落落的,不由恨恨的踢翻了花盆,那清脆的破裂声在我心底落下了一道缝隙:“囡囡最讨厌花花了!”然后就头也不回的跑远了。
开学了。繁重的学业让我沉浸在这灰色的钢筋水泥里不可逃离,阿太和她的小院子,在我的记忆里也被有意地抹去了。我拿到了最优异的成绩,所有人都夸我乖,可我心底的裂缝却越来越大。因为我记忆中,那藏着笑意的脸不再出现了。
期末考完后一分钟我便被爸妈扯去了临终病床,冰冷的被单下躺着的是我最亲爱的人,阿太老了,老的像一张单薄的纸,怎么也暖不回去了。
妈妈上前抱住我,爸爸向我解释,可在这医院里,一切都变得苍白了。最后的最后,妈妈对我说:“阿太说要告诉囡囡,花开了。”
在一瞬间的静默后,我嚎啕大哭,声嘶力竭地用光最后一分力气。阿太,你才是那个神仙吧,有你,囡囡的花儿才开了。
眼前浮出一片的朦胧,心底的裂缝有什么破土而出。
好阿太,囡囡不要神仙了,你回来吧。
篇四: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
历史一直不是我的强项,对它也没有多大的兴趣,一直不冷不热的。就在他的嘲讽后,我的心中埋下了“历史”的种子。
记得是期中考前一两个星期,我的同桌换了。换成了另一个男生,因为他的历史很好。班里的同学尊称他为“徐子”。
期中考一结束我和他比起了成绩,我的成绩除了语文都比他好。似乎是出于不甘心,他考我历史问:“白起是谁”?
我承认我的历史一点也不好,问题听得一脸茫然,谁能告诉我白起是谁!
看着我发愣,他得意地笑了笑又问:“中国四大变法”?
“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呃……”这题目似乎简单了点,至少我知道两个。可剩下的两个呢?
“渣渣。”他给了我两个字。
听到这两个字,立马就不服了,历史很好,了不起啊!我要比你更好,哼!
我要学历史,一定要学的比他好!我在心里默默的说。我知道,我很难超过他,在我学历史的时候,他何尝不在学。殊不知,一颗名为“历史”的种子,被他随意地撒下,在我的心里被一点点的历史慢慢灌溉,生根发芽,终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他也可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我已经下定决心,历史誓要超过他,最近没有太多的时间,那么就在期末考试之后“攻读”历史。
在这以前,可能是我“历史”的种子尚处于休眠期,还无法萌发。现在它渡过了那休眠期,得到了一次在比成绩中的洗礼。
我已经在读一些历史书了,知道了白起又称公孙起,是战国时期秦国人,中国古代著名的将领,又称“杀神”。
知道了四大变法分别是: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王莽变法、戊戌变法。
就这样很不可思议地,埋下了一颗“历史”的种子。
篇五: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
“一个思考的人,才是力量无限的人。”巴尔扎克如是说。在纷乱的学习生活中,我的精神总是保持高度紧张,思考能力更是达到巅峰期。但是假期的到来,身体的放松,使我不知为什么而成了“空壳”。
可能是因为我所谓的“思考”,其实指的是学习上的思考而不是生活上的思考,缺乏对生活细节上的观察。
欧洲行,给我带来的转机。使我埋下了一枚种子。
那是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成群结队的洁白的鸽子在天空上盘旋,广场上的那些身穿法国传统服饰的人拉着手风琴舞蹈,年轻人和孩子们大胆放纵,大声谈论着一切。我对这一切丝毫不感兴趣,呆坐在一名老人身旁。
老人望着凡尔赛宫的上层建筑出神,手里抱着速写本,紧握着铅笔,上面是一幅打好底稿的描绘凡尔赛宫的速写,很精致、很用心,老人应是一位有专业美术水平的民间高手。
我对他产生了兴趣,在他旁边坐了许久。老人也没有理会我,继续完成他的画作。而且我这才发现他旁边的关于欧式建筑的书籍!他的画都标有许多建筑名词,他那标准的法国圆体字虽然我看不懂,但却很“养眼”。
他的眼神越来越有神,让人有种“望眼欲穿”之感,他那种眼神似乎能穿透凡尔赛宫而彻底了解到它所含的内容,知识,甚至是情感。目前他已经抬头仰望着凡尔赛宫八十多分钟了。
我似乎感受到了他的思考与想法,老人是在copy这个凡尔赛宫,他要感受到这集人类美好艺术为一体的建筑,还要感受到关于凡尔赛宫一切的一切。老人身旁还有一只行李箱,他的衣兜里还有一张写着今晚出发时间的机票——天哪!这位老人其实是一位在回程中突然注意到凡尔赛宫,因为它的魅力才使他坐下来,慢下来,好好去思考,好好去感受美好艺术的……
在归途中,我的内心早已决定去播下一个思考的种子,一定要在将来的远行中去思考,去端详一切美好事物。哪怕时间不够、哪怕只是露珠流进花苞的小事,也会引起我的思考。
《三体》一书中,强大的三体人之所以败于落后于他们几万年的地球人,是因为“人类是会思考的芦苇,谁也折不断。”我也是如此。思考总能带给人启发和力量。我希望那位老人使我内心埋下那个充满希望,思考的种子,能够早日破土,慢慢生长而成为思考的大树……
篇六: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回首有你陪伴的慢慢长路上,似乎有些枯燥,千篇一律,却又乐趣无穷。我早已
想不起何时与你初次相见,有没有握握你的手说余生多多指教,可是故事的开头总是这样,始料未及。
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后来的我托着下巴在闲暇时想了许久。嗯……是第一次在学校的读后感比赛上获得了一等奖?那时候,还没有吧。噢,对了,一定是上次老师说你在这方面存在一些灵气,是旁人没有的。是有一丝惊喜的,但更早些吧。我与你的故事像是过去了很久很久,久到忘记了它的开始,只知在不知不觉中,迷迷糊糊里,埋下了一颗文学的种子一颗思想的种子。没有王菲所唱的“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从此便无法忘记你的容颜”的这般烂漫,像是不经意间的惊鸿一瞥,亦是冥冥之缘命中注定罢了。
闲来无事总爱翻翻杂物的我,竟搜出了与你一起走过的曾经。小学时的小短文,没有什么文学底蕴,一二年级稚嫩的笔风还不成熟。歪歪扭扭的字也并不整洁美观,一两百个字便是今天的总结,今天……总是一样的开头,还有不少被圈出的错别字与拼音。让人浮想联翩,往事悄然潜入心底。再大一些,字端正了许多,篇幅也逐渐变长了,可以完整地写一件事情,被老师打上了许多好句的标志。甚至三年级时写的文章被夸成五年级的水平,还有不少被当成范文标了五角星。初露笔锋,可谓“小荷才露尖尖角”。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去参加了一些比赛,正应了那熟悉的套路,抱着去体验去玩的心态,也捞了不少的奖项。也算是凭借了自己的小聪明和小才气吧。
种子发芽生长着,我也逐渐年长,父母开始让我选择自己的爱好,并让我专心培养一个特长。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写作,老爸说我在写作方面是有一定天赋的。我并不知道什么是天赋,是与生俱来的?我不知道,我没有看很多的名人名著,没有刻意去模仿谁,我就是我,我就是我的心,心里话娓娓诉出,潺潺如水……一颗文学的种子在我心田滋长开花,我因此喜欢笔下的感觉喜欢独自静心思索喜欢鼻尖流泻出心灵的真与美。仅仅只是这样,没有别的什么。
只是单纯喜欢,并不复杂。开始观察身边的小事,雨后小巷中间的流浪猫,一天的风向,操场旁边落叶飘下的弧度,还有阳光透过窗户在书桌上投下的阴影,高兴或忧伤时心中浅浅地一声叹息……
我不知道那颗种子是否已经硕果累累,但是这一步步前行的路上,它早已萌发并努力生长着,向着阳光向着明亮的地方生长……
以上就是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作文800字的全部内容,更多初三作文资讯请关注美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