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德成主旋律歌词创作特色评析
杨清波
通亮、纯净、朴拙,高亢、辽阔、亲切。一首致敬平凡、讴歌崇奉的新歌《闪亮的徽章》在春节前广为传唱。创作的动力源于一段火遍全网的视频:一位新疆牧民大叔帮游客在泥水中推车脱险后,掀开外套亮出党徽谢绝收钱······
那个瞬间让网友泪目,也打动了重庆词作家谭德成的心。“在那迢遥迢遥的新疆/默默地让胸前的党徽闪着光/万里边关的线上/生命守护家园崇尚国家的崇奉;在那迢遥迢遥的新疆/默默地让胸前的党徽闪着光/修建长城的力量/心中堡垒木吉特立民族的边防;在那迢遥迢遥的新疆/默默地让胸前的党徽闪着光/天下一家的热肠/情同手足互帮谱写奉献的华章······”重庆作曲家周亚辉连夜作曲,藏族歌手金卓玛倾情演绎,一周后便唱响大江南北。
像这样因冲动而不克不及自休的作品,在谭德成的创作中还有很多。如获重庆市“五个一工程”音乐作品奖的《百里三峡美如画》,获重庆市文学艺术奖的《一辈子记得你》,为全国脱贫攻坚模范毛相林业绩冲动而奋笔写就的《下庄》······谭德成已创作500多首歌词,个中50余首被谱曲传唱,除两获重庆市“五个一工程”奖、一次得到重庆市文学艺术奖外,还收成了中国音乐家协会2020年《听见中国听见你》精良作品、重庆市脱贫攻坚十大金曲奖等浩瀚名誉。
一个业余词作者,作品如此丰硕,用原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长江之歌》曲作者王世光的话说,“题材广泛,手腕多样,与专业作者比较也不逊色,个中还不乏佳构力作”,缘故原由何在?
纵不雅观谭德成的创作,无论是在已出版的《洪亮三峡》中真情地“喊山”“荡湖”“望乡”“写怀”“筑梦”,还是将出版的《铿锵山水》将笔触伸向“家园”“儿女”“恋曲”“天国”“梦谣”;无论是于细微处抒大爱深情,还是站夔门巅写恢弘华章,其光鲜的代价取向和自然的艺术呈现总是和谐共生、相得益彰。既紧扣时期脉搏、彰显民族精神,又眷恋故土家乡、通报人间真情,在笔墨的伸展流淌和节奏的幽美律动中张扬奋发向上的精神、善良挚爱的情愫,仿佛为你打开一扇扇铺满阳光的窗,给人神清气爽、昂扬愉悦的力量。
主旋律歌词随意马虎陷入空洞说教的窠臼。谭德成以代价取向定调塑魂,以艺术呈现沁人心脾,在对生活之美、真情之魅、崇奉之力的开掘演绎中,捉住被冲动到不能释怀的题材,以敏锐的瞬间捕捉力、画面呈现力、激情想象力,探求情绪开释的出口,一次次引起作曲家的共振、歌唱家的共情、听众们的共鸣。
“柠檬黄,桔子红/金色柚,橙味浓/喷鼻香满城,梦儿红/歌千年,流江东”,随手点开一首歌词,在朗朗上口的童谣般的吟诵中,一幅五彩缤纷的丰收图映入眼帘、跃然纸上。随后,词作者将目光投向更开阔的视野,更纵深的历史,更残酷的现实,“江上扬白帆/山上披秋风/远古走进来/三峡云播种”“千树万树桔/三峡百里红/自古走出去/江城南北通”“国味古红桔/玫瑰喷鼻香橙红/遍野点灯笼/桔颂天地红······”画面唯美、时空交错、意境深广,一首随处颂扬的《三峡红》,以“云播种”的浪漫想象、“遍野点灯笼”的艺术具象、“桔颂天地红”的关联思维,将决斗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伟大背景下的绿色生态发展和新三峡业兴民富的壮丽图景表达得淋漓尽致。
谭德成从政30余年,其创作源泉来清闲基层摸爬滚打中被冲动的每个瞬间,创作营养厚植于泥土和生活。如果说《三峡红》的创作冲动源于丰收和欢快的传染,《百里三峡美如画》则是深夜的雷鸣电闪、狂风暴雨激活了他对旧三峡波涛翻滚、新三峡波平如镜强烈比拟的画面想象和心灵冲击。“往时的三峡呀三峡/百里美如画/十万个想法没人答/梦里游来呀风雨归/亘古以来哟真切话”“如今的三峡呀三峡/百里美如画/十万个想法在脚下/山巅走来呀穿峡回/翻新世纪哟照中原”“来日诰日的三峡呀三峡/百里美如画/十万个想法绘奇葩/平湖涌来呀山色醉/百里三峡哟美中华······”
“十万个想法”的范例意象新奇独特、反复刷新,令著名作曲家王世光夸奖其“立意高、意境美、角度新”,当即决定再赴三峡采风,回京后谱成曲,戴玉强首唱成功,被誉为《长江之歌》的姊妹篇。
托尔斯泰说:“艺术不是技艺,它是艺术家体验了的感情的传达。”谭德成的歌词充满对故土、对公民、对崇奉的真情厚爱。他曾十余次顶风冒雪到偏远村落庄扶贫,退休后村落民多次带话请他回村落看看,再见面时一位80多岁老人一句“我一辈子记得你”让他热泪盈眶,挥笔写下:“那天太阳照山里/树上鸟儿格外欢畅/火炉边的木板凳我们坐在一起/嘘寒问暖满屋都是春意/山记得你啊/水记得你啊/乡亲们一辈子记得你/你的双脚踩出小康路/每串足迹都传出好······”《一辈子记得你》的标题出自老百姓的口,通过太阳、鸟儿、火炉营造的喜和暖,折射出党员干部与公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文学的最高技巧是无技巧。”巴金老人的话,既是谭德成主旋律歌词创作从心出发、自然流淌的写照,也正成为他努力追逐的特色和方向。由于,源于生活的真情和崇奉,才是艺术魅力独具的永恒力量。
(作者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
版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