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旧机“翻新”又好又快又节能
日前,在河间再制造家当示范基地,河北长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员工在生产线上事情。该公司是国家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单位,引进了具有国际前辈水平的检测设备,从生产工艺流程、高端技能研发,再到产品检测,都形成了自主体系。戴绍志摄
河北新闻网讯(戴绍志、王雅楠)日前,一批再制造汽车起动机和发动机,走下位于河间市的全国第四家、北方地区唯一一家国家级再制造家当示范基地生产线,整装待发。如今,河间再制造产品已行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霸占全国再制造汽车起动机和发电机市场份额80%以上。
在河间,每每被当做废品处理的生锈汽车发动机和破损钻头等旧物件有了再利用的代价:经由神奇的工艺之手,它们起去世复生,不仅节能环保,还发展壮大为计策性新兴家当——“再制造”。在这个将废旧汽车零部件、工程机器、机床等进行专业化修复的批量化生产过程中,企业通过采取无损、环保、无污染拆解工艺技能,恢复原机的性能,并兼有对原机的技能改造,再制造后的产品可达到新品性能,还减少了拆解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和能源花费。与制造新品比较,再制造产品可节省本钱50%、节能60%、节材70%、降落污染排放80%。
以一台重3.5公斤、被磨损的汽车发电机为例,若将其全体废弃,重新购置,造价500元,新品制造周期需14天。而在河间再制造家当示范基地,经由再制造加工,变身新品仅需7天,用度250元,可节省五成造价。
河间再制造家当脱胎于汽车零部件回收业,已有30多年的历史。上世纪80年代,河间人自发到全国各地回收汽车零部件,逐渐发展形成覆盖全国的汽车零部件物流体系,并逐渐延伸出起动机、发电机维修家当。进入新时期,河间市紧抓“政策”东风,勾引企业通过技能改造升级,发展再制造家当,打造循环经济“再利用”升级版。
去年,河间再制造家当示范基地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培植。为推进这一家当高质量发展,他们对入驻基地企业实施统一管理、统一监控,推进废旧件、废旧金属及污水集中处置和循环化利用,并引进了由中国工程院两名院士牵头的京津冀再制造家当技能研究院,成为家当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智力中枢”。
同时,他们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利用换件修理法、表面精密处理法等技能,对生产实施严格质量掌握,建立了从旧件供应至产品出厂的完全产品追溯体系。产品需经由拆解、初拣、洗濯、烘干、分类、检测、再制造加工、寿命评估等10余道工序,方能实现整机验收。
如今,河间再制造企业达170多家,年产值60多亿元,产品拓展至发电机、变速箱等10多个种类、上千种规格,形成了从旧件回收、生产加工到产品发卖做事的完百口当链条,正向着当代化、生态化、智能化国家级再制造家当基地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