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们企业去银行办贷款,银行回答说由于被列入经营非常名录办不了,这可咋办呀,我们企业焦急用这笔贷款周转呢?”诸城市市场监管局信用监管科里一位神采匆匆的来访职员说道。原来李师长西席所在企业在2023年“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中因公示信息填报不真实被列入经营非常名录,现企业业务发展急需银行贷款,但由于信用受限被卡住了。
诸城市市场监管局事情职员在理解了企业有关情形后,详细奉告其信用修复政策和移出经营非常名录申请所需材料等,手把手辅导企业职员准备材料,快速受理办结,帮助企业及时进行了修复信用,得到企业的认可与感谢。
近年来,诸城市积极推进社会信用培植,强化信用监管,深化信用修复,信用效益持续开释,信用根本不断夯实。
强管理,实现“能修尽修”。做好经营非常名录列入和移出事情,加大力度开展严重违法失落信名单管理,对符合条件的失落信企业,实现“应修尽修”“应修必修”。实行“双书同达”事情机制,主动奉告行政相对人行政惩罚信息信用修复的事情流程、公示哀求等内容,勾引和帮助失落信市场主体积极纠正违法失落信行为。2024年以来,738家市场主体移除经营非常名录,8家企业进行信用修复。
强落实,打造“快速通道”。落实施政惩罚信息信用修复“一网通办”机制,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东),实现经营非常名录、严重违法失落信名单、市场监管部门行政惩罚信息等全类型信用修复申请、受理、审批等环节全流程网上办理,实现信用修复“不见面、网上办”,提高信用修复的便利化水平。开展信用修复“下基层”事情,结合年报公示、“双随机”抽查等事情,推动信用修复“政策上门、材料上门、做事上门”,集中为市场主体办理信用修复,共开展干系活动3场。
强勾引,做好“提醒告诫”。在日常事情中主动宣扬,将信用修复与年报宣扬事情、日常监视事情相结合,通过平台网站、电子屏幕、短信电话、上门宣扬等办法,积极勾引市场主体按照韶光节点进行网上年报,合法开展诚信经营,发放宣扬材料10000余份,受理电话咨询1000余起。
近年来,诸城市环绕企业信用修复需求,连续提升主动做事意识,深入推进信用修复事情,全力做事企业发展,助力诚信培植事情不断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