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小时候,妈妈从外地给我买来一本书,书面上画着一个人物。我好奇的问:“妈,这是谁?”“这是一代文学巨匠鲁迅!”从那时起,我便对这位削瘦弱小的老人有了印象,第一次认识了这位文学巨匠。

  虽然,我还依稀忆起那一幕在我心中留下的记忆。但是,真正认识鲁迅,还是在小学。从那时起,我不仅眼睛看到了鲁迅,还在心中看到了鲁迅。

我认识的鲁迅作文600字 知识百科

  我从《故乡》中看到了鲁迅的身影,那对少年时代朋友闰土的怜爱之情,感受到了少年鲁迅的纯真和无奈,感受到了鲁迅一股从心中涌出的隐痛。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那充满诗情画意的作品,又把我拉到了久远的年代里。我听到了童年鲁迅的欢笑,听到了老师的谆谆教导,听到了孩子们对戒尺的责备。

  《祝福》中的善良的劳动妇女祥林嫂,在封建宗法思想残酷的统治和压迫下的悲惨命运,震撼了我的心灵。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使我们这代学生真正感到了封建制度是怎样的一个鲜血淋漓的吃人制度。

  当我理解了鲁迅先生的作品时,它使我认识到鲁迅先生正是这样以笔来疗救我们这个受半封建半殖民统治的民族。“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鲁迅到日本留学,从学医治病到弃医从文治国,无不充分显示了鲁迅对民族、对祖国的忧患意识。在腥风血雨里的年代,“且介亭”中的鲁迅先生正是这样以笔作投枪匕首,为民众而“呐喊”。

  生铁虽然硬但脆,钢却既硬又有韧性,因此,钢制的器物远比铁制的优越。做人也需要有点儿韧性,既不一味低头,又不鲁莽从事。我们中国,正是有鲁迅这样的人,才逐渐强大。

  篇二:我认识的鲁迅

  在我对鲁迅先生的第一映像中:他是一位对自己比较严格,同时又有坚定信念的学生。我记得当时我们在学完三味书屋这篇课文后,语文老师站在讲台上一脸严肃地对我们说:“你们看看你们自己,啊,学习习惯一点也不好。你们再看看人家鲁迅,小小年纪便如此珍惜时间,你们自己说说该不该学习学习?”结果,第二天,便真的有人在自己的桌子上刻了一个“早,XX”。

  从那以后,鲁迅先生珍惜时间,治学严谨的形象便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中。再加上每次我读鲁迅先生的文章都会有一些话读不懂,有一些自我认为是“错别字”,可老师却对我们说这些字是以前的旧写法,鲁迅先生还写了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导致我对鲁迅先生的崇拜又上了一层楼,总认为他是一名“神人”,在心中把他“供”得像神灵一样伟大。也常常导致我有无比的自卑感。常常对自己说:“我是人,他是神,差距太大了!”

  后来,直到学习了少年闰土和社戏这两篇文章后,我才明白,原来我心中的“神人”其实并不“神”。他与我们一样,有七情六欲,有自己的理想与希望,他也和我们一样调皮,一样好玩,一样有许多缺点,一样喜欢朋友,一样渴望友谊。于是我便把我的自卑感人到了北冰洋去;同时我心中还产生了一种无比的自豪感。为啥呢?当然是因为我和伟大的鲁迅先生有共同点啦!

  于是,我带着这种莫名的优越感又过了几个月,直到我读了鲁迅先生写的藤野先生一文,我才明白,我和伟大的鲁迅先生是有差距的,而且差距还很大。他能在仙台学医学到一半的途中有勇气弃医从文,并且他的决定也并非一时心急乱下的,他也是经过深思熟虑后下的,其实最重要的是他的决定是正确的。于是乎,他在我心中的地位又由凡人上升到了“神人”的位置。

  其实,对于近代中国来说,鲁迅现身确实是一位神人级别的人物。因为他的弃医从文,治愈了国人思想与精神上的疾病之后,才有了后来那么多得仁人志士去开辟新中国的革命道路,中国的面貌才会焕然一新。

  于是乎,鲁迅“神人”的形象由住进了我的心中。直到高中学习了选修课本上的一篇文中《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后,我发现,鲁迅先生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又发生了变化:鲁迅先生确实是一位凡人,不过,他却是一位拥有着许多优秀习惯与闪亮光点的凡人。他有着坚定的信念,坚韧不拔的意志,洞察社会的眼光,有坚持民主的立场;同时,他也有犹豫迷茫的时候,他也有个人主义的时候。总之一句话:我认识的鲁迅是一位不平凡的凡人。

  以上就是美德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我认识的鲁迅作文6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如果想要了解写人作文更多资讯,请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