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是没有人不喜好听音乐,歌曲是人们最为喜好的音乐形式之一,有差异的只是喜好歌曲曲目和种类的不同而已。

在上周,《歌手2019》第十一期节目中,龚琳娜老师的一曲《庭院深深》宛如天籁,婉转悠扬,可惜排名垫底惨遭淘汰。

当听歌的时刻我们在听什么 休闲娱乐

很多人在网上为龚琳娜鸣不平,认为是听众评审团的欣赏水平有限,接管不了更高层次的艺术表达。
也有人认为《歌手2019》节目有黑幕,栏目主控方人为操纵比赛结果。
对付第二种说法,个人不予认同,由于没有证据表明投票舞弊的存在。

对付第一种说法,我个人则赞许龚琳娜老师听到结果后的表现,坦然接管、愿赌服输。

龚琳娜老师唱的那首歌,她对细节的掌控令人惊异,可谓是金石之音。
不须要太多专业知识,我们也能感知到这是一首非常幽美的作品。
只是,这是一场比赛,选择受众偏小的作品,自然要承担不被广泛认可的风险。

不得不承认《庭院深深》的欣赏是有门槛的,这首歌表达的意境并不是大家都能理解的。
以是,听众评审将龚琳娜老师淘汰并不是毫无情由。

表达者的权利与责任是完全、清晰地通报自己的不雅观点,谛听者的权利与责任是接管、评价、判断表达者的不雅观点。

歌手(演唱者)可以自由选择要演唱的歌曲,听众自然也有权选择自己想听的歌曲。
一个社会成熟的标志便是尊重不同人不同的选择,艺术有高低区分,但我们无权逼迫别人一定要喜好某一种高雅的艺术。
当然,艺术应受到尊重。

当我们在听音乐时,我们究竟在听什么?

有的人侧重于旋律,一段悦耳的音符跳动让他沉迷其间,身心得以彻底放松;

有的人看重感情共鸣,某一句歌词、某一个意象让他想起一段往事或某个场景,继而深受冲动。

我听歌时喜好看歌词,比起旋律,我更看重歌词表达的完成度。
龚琳娜老师的《山中问答》、《一个人没有同类》等歌都完全地表达了相应的内容。
以《忐忑》为众人所知的龚琳娜曾被一些人贴上了“哗众取宠”的标签,实际上她与丈夫老锣一贯在艺术的殿堂上不断探索,创作出了大量取材于古典文学的作品。

评价歌曲演唱高低的标准并不唯一,音域宽广的歌手并不一定都能打动人心。

情绪与技巧的合二为一,才能让一首歌曲抖擞强大生命力。
我们须要的是诚挚真实的音乐作品。

在音乐节目中,有的人的歌技巧性并不是很强,但有极具传染力,能够打动听众,也能取得较好的名次,比如《歌手2019》中的吴青峰,他选择的每一首歌难度并不高;有的人情绪高度投入、以技取胜,比如龚琳娜初登《歌手2019》舞台上演唱的那一曲《小河流淌》技惊四方。

追求艺术极致的歌手自然不会拥有太多有名度,像殿堂级歌者朱哲琴,她的歌流传度并不高,但每一都城是佳构,深度与广度让盛行乐手无法企及。
不过,我们仍应尊重别人的选择,愿赌服输。

作者:孙建民,笔名:青锋暮寒,潍坊市潍城区公民审查院。
旁听者、记录者,客不雅观但不冷心,著有长篇小说《逆天血》,有作品散见于《电影评介》、《审查日报》、《水城文艺》等报刊。
个人微信公众号:世间趣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