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艘轮船靠泊在唐山港曹妃甸港区矿石码头卸货。新华社 杨世尧摄
位于曹妃甸区的首钢京唐公司海水淡化系统。 (资料图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主要路子,建区短短10年的河北唐山曹妃甸区,从一起步便走上了循环发展之路。循环经济是曹妃甸的发展特色,更是曹妃甸这张白纸上画出的最美图画。
原来是污染物的工业尾气,摇身一变成为乙醇燃料和饲料蛋白;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变废为宝用于海水淡化;废渣、尘泥等固体废弃物,投入了高端建材生产……这些都是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缩影。“自曹妃甸区开拓培植以来,就将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节约作为立区之本,坚持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大力推进区域生产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进程,在区域内广泛编织企业内、家当间、社会化等3个方面的循环经济网络,使得参与循环经济的家当总规模超过了千亿元。”唐山市委常委、曹妃甸区委布告侯旭说。
强化顶层设计
随着一声长长的汽笛鸣响,一艘满载矿石的40万吨级巨轮缓缓靠泊曹妃甸港。码头上巨大的抓斗落下,一次就将几十吨矿石送进大型皮带运输机,一起进入前辈装备组成的生产线,生产出高端钢铁产品……首钢京唐公司总工程师朱国森说:“在全体生产流程中,我们共采取了220项前辈技能,个中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占了三分之二,仅就循环经济而言,就有12项‘十一五’循环经济的方案专项。通过这些项目的履行,成功将钢铁生产、能源转换、城市固体废弃物消纳与干系行业供应资源等多种功能有机结合。”
在这些循环经济项目当中,焦炭发电、高炉压差发电、干法除尘、海水淡化、工业尾气生产精甲醇、蛋白饲料等技能已达天下前辈水平,使得全体钢铁生产过程形成多家当领悟,并做到余压、余气、废水、固废四不排放,吨钢综合能耗、水循环率等均达到国际前辈水平,可年节约能源16.4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0万吨。更主要的是,在一系列变废为宝的生态转化中,出身了一大批新兴家当和新兴产品,相称于增加了一个上百亿元发卖收入、上十亿元利税的家当集群。
“曹妃甸区的钢铁生产体系一经建成,循环经济的良性循环链条也就浑然天成。能实现这样的目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顶层设计,方案先行的谋定而动。”曹妃甸区发改局局长孙擘表示,“为实现高标准运行,我们先后聘请了包括14名院士在内的3500多人次的专家、学者军队勘察调研和方案论证,累计占领了267项技能难题,创造出50多项国家专利,完成了一系列评估报告。”
仅针对培植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当地就方案制订了《曹妃甸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培植履行方案》《曹妃甸工业区循环化改造履行方案》两大专项方案,分别针对大钢铁、大电力、大化工制订了3条各具特色的循环经济链条与多产领悟发展的循环经济路径,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形成了资源有效节约、有效共享,成功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优质、高效、可持续的目标。
用活社会成本
“员工们把稳了!
所有生产岗位完成开工准备!
合闸,启动!
”随着河北吉诚新材料公司碳酸锂项目现场指挥一声令下,这个一期工程投资50亿元的项目去年在曹妃甸南堡经济开拓区建成投产。该项目生产的产品属于新型电池的根本材料,乘着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东风,产品供不应求,每吨可实现发卖收入40万元,公司年发卖收入达80亿元。
“河北吉诚新材料公司在南堡不仅培植了碳酸锂项目,还有一个总投资160亿元、采取天下一流新工艺技能的氯化法钛白粉项目在培植中,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年产优质钛白粉100万吨,实现发卖收入200亿元。这也是曹妃甸区培植过程中目前投资额最大的单体化工项目。”南堡经济开拓区管委会主任缐立峰说。
“这家公司能到曹妃甸落户,是循环经济链条与社会成本有机结合的产物。”缐立峰见告,吉诚新材料公司的母公司——唐山燕山钢铁有限公司经济效益显著,在自身钢铁主业发展触碰“天花板”后,开始追求新的家当发展目标。经由深入稽核,他们认为碳酸锂新能源材料项目和氯化法钛白粉项目具有广阔市场前景,且生产所需的液碱、氯气等紧张质料原有企业均可大量生产,本钱上风明显。于是,他们从外洋购进优质锂、钛矿资源,再依托曹妃甸区大港口上风,采取海陆协同办法生产出高质量的碳酸锂和钛白粉。有了成本与上风资源相结合的良好根本,通过210亿元的企业成本投入,不仅在曹妃甸区的循环经济链条上结出了两个大瓜,也为环球的碳酸锂、钛白粉家当增长了新的发展动力——这成为曹妃甸区循环经济链条茂盛发达的一个主要诀窍。
“为高标准打造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我们专门委托国家发改委宏不雅观经济院共同制订《曹妃甸工业区主导家当准入门槛履行办法》,内容包括家当准入公共门槛、家当准入分行业门槛、其他干系配套家当门槛等细则。根据细则,进区项目除需具备家当上风和一定规模外,还要看它是否符合科学发展示范区哀求,能不能在循环经济系统中找准定位。凡是能在循环经济中发挥浸染的项目,我们会优先支持落户。”曹妃甸区区长郑友东表示。
“依托首钢公司的家当链条,浙江金财海洋工程装备、中石油海洋工程基地、大唐科技家当园区等12个钢铁材料深加工项目得以落地,年转化钢铁材料800万吨旁边;依托钢铁电力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引进了北京金隅水泥等建材企业生产高标号水泥;依托文丰木材码头,引进了北京天坛木业等多家木材加工企业,开展建材及家具深加工……”孙擘对区内循环经济项目如数家珍。按照循环经济链条开展产线招商,让选取项目的目标更为明晰,效果事半功倍。目前,曹妃甸区已有上千亿元社会成本投入循环经济生产链条,为当地经济康健发展供应了充足动力。
看重纵深发展
在三友集团展厅,看到一张循环经济示意图。在这张图表上,30多个箭头和6种颜色线条表明了各家当之间的关系,关联度一览无余:氯碱公司生产的烧碱是化纤公司的生产质料,化纤公司生产的元明粉又是纯碱公司的生产质料,纯碱公司副产物蒸氨废液可以用于氯化钙的生产……相互之间形成了纵向紧密衔接、横向彻底贯通的循环经济家当集群。三友集团党委布告、董事长王春生表示:“三友集团能有本日,是不断延伸循环经济链条的结果,也是不断创新创造的结果。”
三友集团成立之初,是一家以海盐为根本质料、生产化工产品的企业,只有纯碱、化纤两个互不关联的家当。近年来,他们坚持以科技投入作为企业发展支撑,建立了2个国家级、4个省级、2个市级创新平台,累计投入上百亿元技改资金履行循环经济深度开拓,先后占领了一大批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技能难题,得到了500多项专利技能,100多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这些创新还把纯碱、化纤、氯碱这3个家当紧密衔接在一起,形成了循环经济链条,构筑起包括9大类、160多个品种的产品生产体系,产品远销环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1年共实现发卖收入233亿元,实现利润25.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和151%,个中来自循环经济的效益达7亿多元。
在三友氯碱公司电解工序,看到烧碱液体在透明管道内缓缓流动。“通过管道,氯碱公司80%的烧碱运送到化纤公司作为生产质料,10%的氯化氢运送到硅业公司作为生产质料,同时氯碱公司副产品电石渣浆全部用于纯碱公司生产质料,通过这种互为动力、互为质料的有效供给,极大增强了集团内部家当链、供应链的稳定性。”该集团方案发展中央主任靳士杰见告。
实现良性循环的同时,三友集团的副产品供应还带动了全体南堡经济开拓区的循环经济链条延伸。目前,通过三友的循环经济链条供应,全体开拓区已经形成了碳酸锂、氢氧化锂、氯化钛白粉、三氯氢硅、有机硅等多条家当链条。“三友集团的经历充分解释:要发展好循环经济,建立高技能、多样化的创新平台是根本支撑,只有将这个支撑做大了,循环经济才能取得长藤广结瓜的良好效果。”曹妃甸区工信局局长刘振军表示。
“科技是第生平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曹妃甸区加大了创新平台培植力度,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向纵深发展。通过政府牵线搭桥,企业投资唱戏,全区已经培植科技创新平台160个,个中国家级2个、省级64个、市级94个,引进和成立高新技能企业115家,取得有效发明专利1225件,研发新产品300多项,全体循环经济链条形成的产值超过千亿元。
与此同时,曹妃甸也在充分引发科研院所、高档院校的创新活力。如2016年整体迁居到曹妃甸的华北理工大学发挥科创资源上风,加强资源协同创新,推进高质量发展,致力于打造创新策源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地,推进“产、城、人”深度领悟,与唐山各企奇迹单位签订互助协议310余项,还专门成立了全国首家“钢铁碳中和学院”,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上风、科技上风,破解曹妃甸在钢铁行业、化工行业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堵点断点难点,为家当创新作出贡献。
由于循环经济带来的突出古迹支撑,曹妃甸区经济指标持续向好,地区生产总值由2011年的350.74亿元增至2021年的850.63亿元,年均增长8.2%;一样平常公共预算收入由17.86亿元增至86.03亿元,增长381.69%。今年上半年,该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40.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1%。
如今,曹妃甸区循环经济正处于发达发展阶段,一批重大项目已经投入生产或全面启动。这些创新技能和创新成果的利用,将会为曹妃甸区的循环经济发展注入更为强劲的发展活力。 (经济日报 宋美倩)